城市中心区山体景观保护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刘颂张心素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5期

刘颂 张心素

摘要:山体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具有城市空间格局形成、景观风貌塑造、供市民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但同时面临无序开发和被周边高层建筑物遮挡或城市天际线被破坏等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城市中心区山体景观保护的4点策略:1)分级分区划绿线,保护山体本体景观;2)控制城市建筑高度,保护天际线和观山视廊;3)合理利用山体资源,突出城市山水景观风貌特色;4)加强多层级规划编制,细化落实管控措施。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山体景观保护,山体本体保护,建筑高度控制

DOI: 10.12169/zgcsly.2019.08.03.0004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空间的蔓延使城市周边的山体被建设用地包围,而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一部分。这些“入城”的山体往往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由于“山城争地”的矛盾,一些山体被开山采石等掠夺性资源利用或被大规模城市开发,山体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受到破坏,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山体周边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破坏了山水形胜的空间尺度感及山体轮廓线,影响了城市整体天际线,也遮挡了观赏山体的视线。但同时,人们又深刻地认识到,山体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宝库、绿地系统,以及游憩系统的重要节点,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具有城市空间格局形成、景观风貌塑造、供市民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心城区的山体保护规划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山体保护规划理念、保护线划定和管控、规划实施与管理3个方面[1]。黄光宇[2]高度肯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探索并创建了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殷铭[3]构建了福建省武夷山市山体景观眺望体系,对多维模拟城市天际线、借助GIS工具选择并评估观山视廊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探索:杨葳[4]在福州市山体景观保护研究中提出分级保护、强化视廊控制的方式,在规划编制和实施层面提出应将山体保护融入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并以法定图则的形式加以落实。

在实践方面,当前国内外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时,将重要的山体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和景观风貌的重点要素进行保护,如韩国首尔在城市景观总体规划中基于山体视线保护进行了城市高度控制。国内一些典型的山水城市单独编制了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并进行山体保护与修复措施的落实,如福州编制了《福州市山体保护规划》,系统地将山体本体保护及视线视廊保护结合,突出了山、水、城的空间结构[4];也有城市颁布了山体保护条例或办法,如《三亚山体保护条例》建立了山体保护生态红线制度、山体行政管理协调机制、山体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治理机制,整合了山体损害预防和修复法律责任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为三亚市山体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5]。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城市中心区的山体景观保护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城市中心区自然山体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1山体景观保护的内涵与原则

针对城市中心区山体景观所面临的危机,对其保护主要涉及2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态保育、林相改造、景观风貌恢复和历史文化修复等对山体本体进行修复;通过各种控制手段保护山体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不受破坏,以便更好地展现山体自身的景观特色,保证山体本身的土壤、植被、生物等自然资源被合理利用。二是保护山体构成的天际线和观赏山体的视廊,充分发挥山体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生态服务调节功能,实现“显山透绿、山城相融”的城市景观风貌格局。

山体景观保护主要遵循4项原则。1)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即保护并修复城市中心区山体的生态系统,发挥山体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及小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在挖掘利用山体资源的同时注重山体生态环境的保护。2)系统性完整性保护原则,即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步骤落实保护措施,保证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完整与协调,突出山体个体景观特色[6]。3)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即根据山体的坡度、面积、植被分布、在城市中的位置、现状开发建设情况等因素合理利用山体资源,充分挖掘山体的文化景观,将山体资源与城市风景游憩系统有机结合。4)建筑高度控制原则,即对影响山体景观视线的城市建筑进行高度控制,对城市重点集散空间、交通走廊与山体之间的视廊以及山体形成的天际线予以保护,将山体景观引入到城市之中。

2山体景观保护策略

2.1分级分区划绿线,保护山体本体景观

保护山体景观首先要保护山体本身生态系统、景观风貌的完整性,因此要对山体资源进行分级分区和划定山体绿线,并根据等级与分区特点实施不同的管控措施。

2.1.1山体分级分区保护

在充分进行山体资源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山体景观评价体系,判断山体景观资源的重要性等级,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其中,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关键。覃事妮[6]提出景观敏感度、植被状况、人文价值、游憩价值、欣赏价值、环境质量、开发条件共7个评价因子对柳州市区山体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设定4个保护级别,然后对同一座山体按景观敏感度和景观观赏价值的高低划分为主要、次要景观面,提出不同力度的保护控制措施。李政霖[7]根据中心城区内山体的景观价值、历史文化内涵、微气候调节能力等因素,综合划分3个级别山体并确定各级山体保护内容及建筑建设控制范围。

根据山体所处的区域特征和自身条件,在分级的基础上对山体进行分区保护,有利于落实不同要求的保护管控措施。在杭州萧山城区山体保护规划中,结合城区山体生态敏感度综合分析,划分了禁建区和限建区,并采取不同的保护控制策略[8]。在梅州畲江新城的山体保护规划中,将被保护的山体进一步划定出绝对保护区和相对保护区,其中,绝对保护区是指山体保护线范围内的区域,相对保護区是指山体保护线以外的周边山地及与山体相连部分的绿地[9]。

2.1.2山体绿线(山体保护线)划定

山体绿线是指城市绿线中专门针对山体划定的绿线,并按照绿线管理办法实施严格保护。为了保持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保护山体的生态环境与动植物资源不受破坏,有必要把山体纳入绿线控制。

唐志军[10]在株洲市枫溪生态山体保护规划中,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生态敏感度分析和山体景观的完整性原则划定山体的绿线控制范围。有些城市建立了刚性的山体绿线划定标准,如自贡市将山体山脚线以外50m范围作为山体绿线范围的划定依据[11]:广州市番禺将相对高度超过20m的山体及靠近山体的生态森林均包括在绿线控制范围内[12]。

2.2控制城市建筑高度,保护天际线和观山视廊

为避免高大建筑物对山体形态的遮挡和破坏,形成多层次的景观与优美的城市天际线,控制城市建筑高度是重要的途径。韩国首尔市规定在城市新建或改建时,必须处理好建筑物和山体的关系,“山体周边建设布局应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并留出观山视廊;以山体为背景的城市天际线、建筑群轮廓需顺应山体轮廓线走势,且不得突破”[13]。

对于山体天际线景观的保护,重点在于水平方向延展的山体轮廓的连续性。对于观山视廊景观,应注重视锥范围内景观的深远与层次,即山体与建筑物的层叠关系[14]。

眺望控制法是常用的一种视廊控制方法。一般选择城市开放空间,如城市公园、广场、道路交叉口、道路、河流的重要节点等作为眺望点,在从眺望点看山体形成的视锥范围内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一般认为视锥范围内的山体前侧建筑不得遮挡主要山体体量,山体后侧建筑不得高于山体轮廓线。如为了保护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重要山体景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15]提出建设一处廊道,保证200/0~ 30%的山景不被建筑物遮挡,并通过7处眺望点的视廊分析确定观山视廊内建筑高度的范围[16]。但是眺望控制法存在2个问题:一是控制范围是由眺望山体的宽度确定的,因此对于单一眺望点,控制范围是一个狭窄的楔形区域(图la);二是该方法只能应用于眺望相对高度恒定的山体(图lb),无法适用于连绵起伏较大的山体[17]。

为避免单一视廊分析控制的弊端,有些城市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物高度控制。如福州市采用了分区控制与眺望控制结合法,保护山体周边的区域既要满足多种视线通廊的眺望控制要求,也要达到山体周边的分区控制要求,该方法将多种控制要求叠加后取建筑高度的最低值作为满足各种控制要求的高度值[18]。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采用定量模拟和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景观视觉分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建立城区山体景观模拟模型,针对城市景观特色以及不同层次景观类型,分别进行视域、视觉频率、视线走廊、主导景观面、竖向高程、天际轮廓线、空间尺度等一系列视觉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实现了将若干方案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多情景的比较,使结果更加全面,控制更加精准。有学者利用三维可视化和GIS技术评估在酒店中观赏尼亚加拉瀑布的可见性,并发现对高层酒店建筑进行高度控制可以获得因景观视线优化而带来的潜在经济利益[19]:ROD[20]利用GIS得出挪威特隆赫姆中心地区的一栋高层建筑和城市景观之间的通视范围。钮心毅等[17]引入一个视觉影响模型,改进了原有的眺望控制法,它是以GIS为平台、三维可视分析为支持技术,形成综合视觉影响模型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并以舟山市沈家门旧城区为例进行验证,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2.3合理利用山体资源,突出城市山水景观风貌特色

山体景观是彰显城市地域性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名片。对山体资源进行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突出山体特有的文化景观特色也是对山体景观保护的有效途径。

山体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憩型和综合利用型3种[21]。1)生态保护型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手段重建山体生物生境群落,恢复被破坏的山体生态系统并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最小限度进行开发。该方法适用于生物资源保护要求较高的山体,如马来西亚近打自然公园( Kinta Nature Park),原为露天旧铅矿,利用自然恢复方法构建植被群落,恢复自然生态环境。2)生态游憩型是指将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山体充分发挥其休闲游憩、生态科普、文化展示等功能,将山体全部或部分纳入城市公园体系向市民开放,以解决城中绿色空间不足的问题。该方法适用于景观资源较好、地质条件稳定、生物保护要求较低的山体,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尊重山体特点,仅对矿坑石壁进行景观化改造,将其打造为人们亲近自然的郊野游憩地。3)综合利用型是指对山体进行修复和景观改造后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适当进行商业、公共设施等开发建设,如上海天马世茂深坑酒店,在对石坑进行修复后,利用坑壁高差创造优美的瀑布和湖面景观,并沿坑壁建造酒店,创造了景观与经济等多重价值。

此外,还应注意挖掘山体的人文景观价值,突出山水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如济南市提出强化老城“山、城、湖”天际线特色保护,构造了“佛山倒影”[22]著名特色景观。在贵阳市山体保护利用中,提出在城市中心区范围内,根据现有山峰名称、相关历史文化、景观生态重要性等命名108座重要的山峰,保护重要的文化载体,传承山川文化[7]。

2.4加强多层级规划编制.细化山体景观保护措施

目前,对山体的保护是国内许多山水城市关注的重点,如武汉、重庆、厦门等已经单独编制了山体保护专项规划;三亚、济南、武汉等城市颁布了山体保护办法,利用法律手段对山体进行保护。将山体景观保护专项规划制定成法律文件,从管理制度上加强保护力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利,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规划实施。

但是,山体景观的保护还应贯穿于各个规划阶段才能逐步细化落实管控措施。在总体规划阶段,应与城市风貌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规划、游憩规划等相关配套规划相衔接,明确其在城市整体景观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山体景观价值评价分级,确定保护分区、重要视点与视廊、天际线以及保护要点。在城市设计阶段,明确城市三维形态格局、建筑物高度控制、重点地区建筑形態控制的引导要求。在详细规划阶段,通过视线视域分析,确定山体周边建筑形态、开敞空间布局、植物种植设计等进一步细化控制指标。

3结语

城市中心区的山体与城市人工要素共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景观风貌,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源地和风景游憩地。保护山体景观,要从整体性保护理念出发,通过系统编制山体保护专项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和生态修复保护山体本体。同时,通过对重要区域进行建筑物高度控制,保证山体轮廓线不被建筑物遮挡,使城市中心区的居民可以欣赏到山体景观和具有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使城市环境与自然山体相融合。基于城市中心区山体的特殊区位,可以对山体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突出山体独特的景观资源和风貌特色,发挥其在自然教育、休闲游憩、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山体景观保护也是所有公众的共同责任,可以建立山体保护公众参与机制,通过网络媒体等形式加大对山体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对山体的情感依恋,提高社会对山体保护规划的认知,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山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

参考文献

[1]丁兰,陈涛武汉市蔡甸区山体保护规划及管控实施策略[J]规划师,2017,33( 11):100-105.

[2]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5(1):57-63.

[3]殷铭,周俊汝,薛杰,等总体城市设汁中山体景观眺望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J].风景同林.2017,(12):101-106.

[4]杨葳,王文奎,林大地,等.福州市山体保护规划研究[J].规划师.2008,(8):28-31

[5]杜群.三亚市山体保护地方立法的拓展和生态法治创新:三亚市山体保护条例述评[J].南海法学.2017(2):28-37.

[6]覃事妮.柳州市山体景观保护研究[J]规划师,2009,25(6):36-40.

[7]李政霖,何浪,杨孝增.基于多源数据挖掘的山体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以贵阳市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杭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8]王风.杭州萧山城区山体综合保护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9]黄星辉.梅州畲江新城规划中的山体保护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0]唐志军,叶显东,夏慧君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山体保护与利用:以株洲市枫溪生态山体保护规划为例[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11]景阿馨,杜文武,张建林.自贡市中心城区自然山体保护与利用研究[J].南方农业,2014,8(4):13-18.

[12]许宁.山体绿线控制规划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0,19(4):78-81

[13]首尔市政府.首尔市城市景观规划总体规划[EB/OL].( 2017-04-07)[ 2019 - 07 - 30] .http://spp.seoul. go.kr/main/news/news_report.jsp? search_boardld= 1849&act= VIEW&boardld=1849&tr_code= snews.

[14]吴泽宇,周俊汝基于山体视线保护的城市高度控制策略研究:以韩国首尔市为例[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东莞:[出版社不详],2017·582-590.

[15] Hong Kong Planning Department. Urban Design GuidelinesHong Kong Planning Standards and Cuidelines[R].2006.

[16]赖晓雪城市山体保护规划控制体系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山体保护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3):69-76.

[17]钮心毅,宋小冬,陈晨保护山体背景景观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及其实现技术[J].上海城市规划,2014(5):92-97.

[18]郑雪玉.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J].福建建筑,2011(3):9-10.

[19] YIN L,HASTINGS J.Capitalizing on Views:Assessing Visibilityhy Using 3D Visualization and CIS Technologies for Hotel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of Niagara Falls,NewYork[J].Joumal of Ur-ban Technology,2007 ,14(3):59-82.

[20] ROD J K.Visibility and dominance analysis:Assessing a 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in trondheim[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B:Planning and Design,2008 ,36(4):698-710.

[21]王玉圳城市双修指导下的三亚山体修复规划探索[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杭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2]尉群,陈楠,陶然,等.山体保护及周边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城市开发,2016( 24):70-72.

收稿日期:2019-08-03

第一作者:刘颂(1968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為景观规划设计技术方法,城乡绿地系统规划。E-mail: liusong5@ tongji. edu.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