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旭珊
摘 要:短文改错题是历年全国统考英语试卷的常规题,是对高中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考验,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型。很多学生在遇到改错题的时候不得其法,究其原因在于对设置此类题型的目的不清楚,对考点理解不够准确,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本文通过对改错题中易错的方向和考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学生在面对改错题的时候应该主义的事项,并对短文改错题型中的一些解题技巧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引言:高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对本学科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体系内部是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的掌握和句型结构等内容。外部是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表现。英语短文改错题型的设置就是针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做整体考核,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能力运用两方面做综合对比的题型,能够明显拉开学生分数和档次。针对该提醒中经常设置的陷阱和普遍易错的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
全国统考不会出偏题怪题,不会回避主要知识点的考察,近几年的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难度和考点基本相同,包括基础语法的使用、名词单复数、此行的转换和动词的时态语态等,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能够练习到的内容。所以在身体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去考虑,对大致要考的内容进行判断,针对每一处问题优先进行归类,先分析出是要考什么知识点,再根据知识点去解题。在短文改错的解题过程中,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最忌讳的就是凭借语顺去感觉错误,最后造成了全篇阅读完成哪里都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在这样的第一印象中,很容易判断失误。解题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地是,短文中一定有错误,可以先排查较为明显的问题,在用排除法看看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还没有出现,在对有疑惑的位置一一对照,能够做到精确解答[1]。
二、常见的错误习惯
(一)被动型习惯
在高中英语学习和习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形成一些被动的解题习惯,一些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会按照汉语的阅读习惯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会错误的理解一些语法和语境。其次,粗心大意一直都是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似是而非,看上去读完了,却根本没有明白短文要表达的意思。最后,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存在走马观花的情况,阅读中丢词落词,根本无法理解全文,在解题的过程中只好断章取义。
(二)主动型习惯
主动型的错误习惯一般都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解题思路思考问题造成的,很多学生经常自以为是的通过语顺感觉错误点,根本不去细心排查,很容易造成失誤。另外还有些学生对文章内容会有先入为主的理解,对文章中的错误凭借经验解答,虽然能够找到正确的错误点,却使用了错误的改法。最后还会有一部分学生擅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文章进行修改,非但没有改对,甚至还对文章原意造成了影响,以致后续问题全部出错[2]。
三、正确的解题技巧
(一)正确的阅读和审题
解题技巧的第一步是要学生学会阅读和审题,掌握文章大意和逻辑关系。学生在第一遍阅读短文的过程中可以凭借语顺将自己认为文章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方便解题过程中查找,有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心里紧张,一转眼就忘了问题在哪里。之后再通过审题明确题中错误类型,具体是词性错误、平行结构错误、固定搭配错误还是多词少词、单复数或人称问题。
(二)解题的方式和步骤
在改错题的解题过程中,方式和步骤是非常关键的,当阅读过程中学生发现语法和词汇错误的时候,应该仔细阅读,完整阅读,确保错处是在完整语境中。解题的时候应该保持放松,不可以忙中出错,能够确定下来的问题优先回答,先易后难的顺序可以保证学生在后面的答题过程中顺便使用排除法将问题类型进行减少,缩小问题范围。另外,学生应该从自己最有把握的问题开始解答,词汇、语法、写作逻辑层层递进。最后,学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应该重视改错题行的练习,因为改错题需要反复阅读和审查,相对很耗时间,为了让后面的写作大题时间更加充裕,必须要让学生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答题速度。
(三)审查
答题审查是考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短文改错题有效地审查方式是将答案放到原文中进行全篇阅读,通过新的语顺去验证是否有词汇、语法和逻辑上不通顺的地方,全文时候符合英语搭配习惯,要将审查时的阅读当成是一篇新的文章来读,之前提到过的有拿不准的地方要选择觉得最接近的答案,不可以空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短语改错题,是拉开学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模块,如果学生能够对改错题进行很好的练习,通过对英语知识点的系统认知和对题型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此类题型的时候有更大的信心,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和技巧,可以让学生在分秒必争的考试时间里获得极大的优势,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答题习惯进行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在改错题中有效地提升成绩档次。
参考文献:
[1]王慧玲. 高中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的有效性研究[J]. 学周刊,2019(18):43.
[2]张凤芸. 谈高中英语短文改错的解题技巧[J]. 教学研究,2011,34(06):88-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