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周相
摘要:本文作者研读王阳明心学,叙述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结合工作经历浅析心学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启示。
关键词:心学 启示
一、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军事家、思想家以及哲学家,曾官至兵部尚书,他一生倡导“心学”学说,是姚江学派创始人,在学术思想上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观点,然后用自身的体悟进行了完善,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心学”体系。
(一)《大学》阳明心学之源泉
《大学》位居四书之道,是儒学经典,也是阳明心学的源泉,是阳明心学的基础。王阳明通过精读精研《大学》,悟出“良知”, 并以“良知”为主线,注解注释《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注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尽其心之本体,谓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本体。知至善,惟在吾心,则求之有定向,至善即“中和”。本段注释,已体现阳明心学之本质,即:心即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二)阳明心学的精髓
1. 欲修身,先正心
心就是理,天底下没有心外之事,同样也没有心外之理。养心实际就正心,正心就是要克己。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具备了为自己着想的想法才能够克己,进而成就自己。
而克己则要求个人必须做到戒慎于不视,恐惧于不闻,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界,才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只有心是正的,良知光明,那么一切外在的困难也就不足而惧了。
2.工作即修行,实现知行合一
心正了,良知才会是光明的,才能够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才会具备一颗无善也无恶的纯粹之心。怎样才能体现出这个呢?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陽明心学认为:致良知就要去格物,就需要事上练。如何做到呢,只有去实践,即去工作,不仅为了践行而修行。王阳明认为,在工作中知良知,尽量进入“四和”境界。所谓“四和”就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因为,心学认为万事万物为一体,皆在吾心中。工作有目标,有实施流程,工作场地是修行的重要场所,工作越复杂,越能体现出个人的修为。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静心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解决困难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实现良知的过程。修身是体,工作是用,用良知去修身就是工作,工作中修行是提升心境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人最大的无良知就是不能履行职责。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置身在狭小的空间里,整日郁郁不得志,而心胸豁达的人,他所处的世界也要比他人更为宽广与灿烂。
4.“诚”一做人之根本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是心之本体,要回良心之本体,就是反思诚的功夫,诚者不自欺也。王阳明的心学观点认为:人的本心是真是的,时间万物都由真事与假事组成。求真必然要务实,而求假则对应着务虚。因此求真并不只是指对人的态度,同时也代表对自我的认知。欺骗别人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欺骗自己基本上很难做到。怎么才能做到诚,即做好四件事,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总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让世俗、习气蒙蔽我们的心。
(三)良知与良心
孟子认为良心与良心不仅仅是道德的总和,同时也是人的一种天赋。汉语中“良”即道德。“知”即认识、知识,多为“理性”。“心”即意识。良心者就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无论是什么人或多或少都有之。良心是维护社会道义和公正的最后评判,良知即真知,接近于客观真理、知识,都可谓良知。没有良知,有良心也是枉然。
二、在此职,行此礼一知行合一
(一)在此职,行此礼
在什么岗位上,就要按岗位的要求去做好每一件事。子曰:在其位,谋其政。行:践行、实践。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我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古代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其对于宗法等级制度的维护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发挥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总之,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履职典范
王阳明一生从事职业可谓繁杂,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职业,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知行合一,用良知做事,在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辉煌成就。
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三次事件王阳明每次都能事前分析确定目标,用心思考,反察自省,用心学致每个人的良知,最后确定方法,取得最终胜利。就是贼首都认为做任何事,尤其是做贼,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最终也是做不成的。
经过上述三件事实践,王阳明认为:履职的关键是“事上练”,所有的事一旦只是独立想象,无论怎么去想,无论想的是否全面,都将会无济于事。必须要从事情本身出发进行磨炼无。做事时无愧于心、无愧于仁,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取得“炼心”的效果。
我从王阳明的心学学说中认识到这么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是从心上出发的,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因此心无外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心上之事,就看是否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