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敏
品德学科是实施德育引导的基本学科,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三个角度整理了一些正能量的观点,以便及时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与行为习惯,为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准备。那么,为了进一步优化品德课的教育功效,小学品德教师可以积极设计情境体验活动,优化品德课的教学环境,及时优化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认识。本文将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反思;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品德思考三个角度分析小学品德课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情境体验活动。
传统的小学品德课是以理论知识的高强度传播为主的,比较重视课堂知识容量,所以小学品德教师过于依赖“灌输法”,忽视了小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现实反思,使小学生难以及时内化学科知识,无法及时优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对此,新课改则以“学生主体”的原则强调了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希望教师可以全面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其中,建构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尤其是对于心智发育并不健全的小学生来说,小学品德课教师要积极设计情境体验活动,借助情境的启发、导思等多重作用去优化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以便进一步改善小学品德课的育人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反思
客观来说,要想真正发挥品德课的思想引导作用,就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因为小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成长经验,而且他们所产生的思维认识与行为活动基本都是在生活中展开的。因此,在设计情境体验活动时,小学品德课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由此唤起小学生的生活回忆,使其思考哪种行为是对的、哪种行为是錯的、如何改正、如何处事等。由此,便可有效优化情境体验活动的人才培养质量。
就如在“我爱我的家”一课教学中,我就在备课阶段设计了一个任务,即小学生需准备一张全家福,介绍家庭成员与家庭活动。在品德课上,学生认真展示了自己的全家福,介绍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工作、性格等,然后分享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比如,有的小学生提到自己家中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圆梦日”,即父母会在这一天满足自己的愿望;有的小学生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在寒暑假与父母一起旅游,因为父母想要通过这一家庭活动去增进亲子了解,让自己增长见识;还有的学生提到父母为自己准备的惊喜生日派对,表示这将是自己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幸福生活,等等。面对学生的真情表达,我引入了本课主题,即家庭是温暖的、和谐的,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呵护,而学生也要懂得回报家长,主动分担一些家庭琐事,做一个爱家、有责任感的人,与父母一起创造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知识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感受,因为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新的教育追求,只有不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感悟,让学生学得开心、幸福与满足,才能进一步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小学品德课教师便要积极创设游戏情境,尤其是要重视角色模拟类游戏,由此再现一定的品德问题,促使小学生迁移生活经验,由此展开品德思考,使其在游戏中产生丰富的德育认识,保证小学生在品德课上学有所得。就如在“我学会了”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情景剧剧本,鼓励小学生自由组合,积极展现这些剧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情景剧:小兰每天都会说“我学会了”。当小兰看到电视上有一个手工活动时,便大声宣布:“我学会了”;当小兰听到一个新知识时,很快便说:“我学会了”;当其他同学展示了一个特长时,小兰也会说:“我学会了”。但是,每次操作时,小兰却没有一次成功过。之后,小学生则可根据这些简短的剧本去扩编表演内容,积极在品德课上表演、展示。借助表演游戏,小学生可真切感受到“学会了”这三个字的含义,有效内化本节课的知识内涵。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品德思考
问题是引导小学生思考品德知识的基本活动,但是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传统的小学品德教师虽然偶尔会提出一些问题,却习惯要求小学生按照标准答案作答。然而,品德教学的重点在于真实、有效,需要关注小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此,小学品德课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开放的学科问题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小学生自主阐述个人观点,以便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品德感悟,使其实现学习进步。在“规则有什么用”一课教学中,我就全面整理了学校规则、班级制度、交通规则、公交车乘车规则、公共物品使用规则等,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据此,我提问“规则有什么用”,鼓励小学生自主思考设立公共规则的原因与意义。学生指出,规则可以约束群众行为,保护公共财产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如此,学生则可及时梳理规则意识,懂得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然后,我再以“如果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引导小学生大胆展开联想,从而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懂得遵守规则不仅是自己的义务,同时也是保护自己正常权益的前提条件,让学生懂得权利与义务是共同存在的,不可只为自己考虑。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课上设计丰富的情境体验活动是为了切实引导小学生自主建构品德知识,优化小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自主内化所学知识,积极改善个人行为与思维意识。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