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敏
摘 要:最好的阅读方式是主动的阅读,而要想让学生们在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就要学会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以课内教读教授学生方法,以课内自读检验学习效果,以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空间。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不仅成功的将阅读活动从重复性知识教授变成了主动性阅读方法探究,而且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组织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发展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只有学会主动的阅读,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丰富,阅读才能真正发挥其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感与心灵的作用。而要想让学生们学会主动的阅读,就要极力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极力打造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正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故在接下来的文本描述过程中,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从课内教读、课内自读、课外阅读方式的选择入手,浅谈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课内教读:以问激思
课内教读过程是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感知和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理论灌输过程。故在课内教读过程中,我们应选择能够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阅读引导方法,在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向的同时保留学生的自主认知空间,让学生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课文内容、应用阅读方法,以获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观潮》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是以以问激思的方式组织课内教读活动的。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先以多媒体呈现钱塘江大潮涨潮视频,然后问学生们:“钱塘江大潮是否壮观,钱塘江大潮的涨潮过程是怎样的呢?若是让你将钱塘江大潮的详细涨潮过程描述给自己的伙伴你会如何描述呢?”在学生们对该视频内容进行创造性描述之后,我继续问道:“你们觉得自己的描述和视频相比哪个更具震撼力?如何才能写出更有表现力的文字呢?”随后,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研读文本,在对文本的欣赏中学习了作者的语言描述方法,感知了文本的语言之美。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视频导入文本教读,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厚的语言描述资料,为学生们感知文本从事与作者相似的语言活动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对个人成果与作者成果的对比中学习了语言组织方法,树立了语言优化意识。整个教学过程中虽有教师参与,但仍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帮助学生积累了阅读经验与阅读信心。
2、课内自读:合作共享
与课内角度相比,课内自读过程中教师的干预更少,能够给与学生一段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在该段时间内,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择阅读方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故在组织课内自读活动之时,我们不妨以小组教学的方式,力促学生之间的交流共享,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例如:在《珍珠鸟》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根据自己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共同习惯和知识总结能力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了互补式分组。然后,展示如下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1)作者家的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作者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2)作者为什么要为珍珠鸟写文章?
(3)为什么珍珠鸟愿意和作者一起玩耍?
随后,我又让学生们以接替式发言的方式交流了本组的交流探究成果,在合作成果分享中固化了自身的学习体验。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推进文本解读活动,提供给了学生们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空间,促进了学生阅读自主性的发挥和独立的、合作的阅读态度的形成。
3、课外阅读:主题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涵盖广阔的综合性学科,要想学好语文仅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故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要以组织课外閱读活动的方式将语文阅读活动延展到新的知识空间。而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就是延展学生语文阅读空间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白鹭》一文阅读完成之后,我以动物为主题,将老舍的《猫》《小麻雀》、梁实秋的《猫的故事》、刘亮程的《狗这一辈子》等多篇文章编写成了语文阅读资料,让学生们对这些文本进行专题阅读,并试着说一说这些小动物都有哪些特点?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心爱的小动物呢?你能够把它介绍给大家吗?
随后,召开主题演讲会,让学生们演讲材料撰写中应用了阅读感悟,在对同伴演讲的倾听中积累了撰写经验。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组织“1+X”的主题性群文阅读活动,构建了一个与课内教学相沟通的综合性读写实践空间,以多文本阅读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学生们见到了更加多彩的语文空间。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创设是以学生自主性阅读活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无论是在课内教读环节、课内自读环节还是在课外阅读环节,我们都要选择能够体现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峰.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开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34.
[2]姜蕾.让阅读成为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