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升思路

2019-09-10 07:25舒畅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

舒畅

摘要:采访是一种艺术,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下,新闻记者的采访思路更需要审时度势不断进步,才能够体现出新闻采访的艺术性,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升策略,为新闻工作的改革指出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提升思路

其一是对采访内容与素材的准备,要确认采访的主题、所涉及的问题,思考本次采访的目的,这样能够保证采访时更快进入状态,将被访者引入重点。

其二是人脉方面的铺垫,这是在早期便应当开始做的准备。作为记者,所接触的被访对象遍及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甚至于各个阶层,如果记者要确保被访者能够接受采访,能够顺利进行沟通,就必须要以人脉为基础,因为如果没有事先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必然会让对方感受到强烈的戒备感,所以必须要事先做好人脉的建设,这样才能够避免在采访之前的联系受到阻碍,降低采访的效率。所以作为记者要经常参与各个领域的相关活动,结识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这样不仅仅能有更多的经验收获,同时能够在实际采访之前借助各个领域人脉的协助去联系被访者,这是必要的工作,否则与被访者的沟通成功率会受到很大影响。

其三是对于采访背景资料的准备,不同的被访者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性格,这些都是采访过程中可能影响彼此沟通的要素,所以记者在开始采访之前,特别是对公众人物进行采访之前,必须要首先尽可能做好相关资料的调查。

采访的本质,是有目的、有方向的沟通过程。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目的性是明确的,即是对于特定信息的获取,為了获取信息,记者需要在采访过程中灵活应变,根据采访的目标,把握采访的节奏,确保采访顺利完成。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必须要掌握逐步切入的技巧,做好与被访者关系的协调。

记者为了达成采访目标,首先必须要确保自身与被访者的关系不陷入僵局,否则沟通将无法继续。所以记者要合理调整角色定位,如果与被访者尚不熟悉,在采访时不应过早体现出熟悉的感觉,要自然地维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让被访者感到唐突,如果采访内容中涉及较为隐私的内容,在这一阶段不应贸然提出,避免破坏采访的氛围,让被访者更加戒备。而在采访沟通已经渐入佳境时,记者则应当适当拉近距离,体现出对被访者进一步了解的意愿,对于被访者来说,两人是否能够继续交流,这一阶段十分重要,有了一定的沟通基础,如果记者始终保持生疏,被访者也很难敞开心扉,而记者如果因不懂把握尺度而碰触了被访者的某些禁忌,也会让被访者不愿再接受采访,记者应当以对方的个人情绪为转移去调整沟通方式,逐步接近主题。当然这是针对专访的技巧,而对于街坊,或是其他的多对象采访模式,则应当注重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对特定的事件了解社会大众意见时,应尽可能确保范围涉及男女老少、各个阶层、各个岗位,这样一来所获取的信息才更加客观。

新闻记者的采访相关工作,并不是在完成了采访流程后便已经结束,记者是掌控采访过程的重要主体,在采访中过程中需要获取信息、记录信息,在采访过程完成后,则要整合信息,总结重点。但是许多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也正体现在这一阶段。在网络时代,我们不难看到冗长无意义的表述、夸大的甚至于虚构的新闻内容,记者不懂得筛选信息,亦或是对于采访的内容进行了断章取义的加工,对于采访发表了偏激的主观见解,都可能误导大众,冗长无用的信息会第一时间打消大众对新闻的好奇心,而夸大的、虚假的信息虽然可能一时博得关注,但是事实始终存在,所以大众在意识到记者存在夸大甚至是虚构的问题之后,必然会对记者的品德以及业务水平产生质疑。

所以,记者必需秉持真实、有深度、有意义的原则去完成采访信息的加工,让大众能够尽快获取重点信息,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一言蔽之,就是要体现出新闻采访的质感,要让采访内容紧紧围绕核心展开,没有偏激的表达,没有冗长的论述,更没有夸大的、虚构的信息,才会受到欢迎。

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新闻记者的工作面临新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开展采访工作的主体,新闻记者对于采访艺术的运用,决定着采访的整体质量。本文从采访准备阶段、采访过程以及采访后三个阶段入手思考了采访艺术的提升要点,希望能够为记者的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
2020年度持新闻记者证人员拟通过核验名单公示
公示
公示
公示1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杂志社拟领取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公示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