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长果桑的扦插繁殖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09-10 07:22吴松海郑家祯张树河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吴松海 郑家祯 张树河

摘 要:台湾长果桑是由大果桑和其他几种野生长果桑经几次授粉后改良而成的优良品种。从插穗选择、插穗处理、扦插管理3个方面介绍台湾长果桑的扦插繁殖技术,并总结其田间栽培技术包括田块选择、种植密度、田间管理及采收加工等内容。

关键词:台湾长果桑; 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Abstract: Taiwan Morus macroura is an excellent variety improved through several pollination of mulberry and other wild Morus macroura. The cutt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s of Taiwan Morus macroura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tting selection, cutting treatment and cutting management. Then, the f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field selection, planting density,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etc.

Key words: Taiwan Morus macroura; Cutting propag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台湾长果桑,又名超级果桑、紫金蜜桑,是水果形的桑树品种。台湾长果桑是由台湾专家将大果桑和其他几种野生长果桑经几次授粉后改良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品质优、抗病性强、产量和开发价值高的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台湾长果桑喜光喜温,能耐-2℃~40℃的温度范围,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可种植[1]。台湾长果桑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花青素、矿物质等,具有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清虚热、降血糖、降血脂、抗诱变、护肝养肾、利水消肿、安神解酒、延缓衰老等功效[2-3]。

台湾长果桑果实长8~12 cm,最长可达20 cm,单果重达20 g,丰产期高产单株产量可达100 kg以上,定植第2年每667 m2产量可达2000 kg以上,每年可采3~4批,且采果时间长,周年供应鲜果,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果醋、果汁、果干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3]。台湾长果桑种植管理简单,投产快,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正逐年增长。

1 扦插繁殖技术

桑树的繁殖方法主要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种。有性繁殖就是直接播种育成实生苗,又称实播法;无性繁殖主要用桑树枝条进行压条、扦插、嫁接或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苗木。生产上,桑树通常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该方法既简便又实惠[4]。

1.1 插穗选择

每年3月至4月初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枝条剪成10~15 cm长的插穗,插穗上预留2~3个饱满且无损伤芽和1~2片无病虫害的叶片,每个叶片保留1/3~1/2 叶面积。插穗下切口要削成斜面,切口要求平滑[5]。

1.2 插穗处理

剪好的插穗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浸泡10 min进行杀菌消毒,之后再把生根部位放入50 mg·L-1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 min后捞出晾干,准备扦插。

1.3 扦插管理

扦插一般采用营养袋,采用营养袋有利于提高种植的成活率。选用泥炭土或细土有机肥拌沙作为基质,插穗直接扦插在营养袋中,扦插深度达插穗长的2/3,扦插完用水浇透,搭盖小拱膜进行防雨和保温,要避免直接日晒或采用遮阴处理。根据天气情况,定期进行浇水,整个过程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插后20~30 d即可发根。长根发芽后,可用0.5%的尿素水进行追肥,同时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溶液防治病虫害1~2次。天气变暖后,可掀去小拱膜,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翌年春季可移入田间种植。

2 田间栽培技术

2.1 田块选择

台湾长果桑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高,因此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但土层深厚、地力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块,更适合台湾长果桑的生长。为了提高台湾长果桑的品质和风味,果园应尽可能选择在远离公路、养殖区及其他污染源的地方,以避免灰尘、异味等污染桑果。

2.2 种植密度

台湾长果桑在不同地块种植,应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在平原肥沃地,定植株行距通常采用2 m×3 m进行种植,每667 m2栽约110 株;在贫薄地、山坡地、丘陵地等株行距可适当窄些,通常采用1.5 m×2.0 m的规格进行种植,每667 m2栽约220 株。定植沟可挖深50 cm、宽50 cm,每667 m2用土杂肥1000~1500 kg或有机肥500~800 kg与复合肥 50 kg混合均匀,施入沟中并与土层混合,回填土层25 cm,种上台湾长果桑植株,覆土踩实后速浇定根水,叶片较多的植株可适当剪去叶片,减少蒸腾作用,干旱地块要注意保持水分供给,以保证植株成活。

2.3 田间管理

2.3.1 施肥管理 台湾长果桑移栽成活后每隔1~2个月,每667 m2可施用20 kg尿素或复合肥进行追肥,直到来年春季开始挂果。以后每年春季挂果生产前,可在植株四周进行开沟,每667 m2施用畜禽粪500~800 kg或有机肥300~500 kg和复合肥50 kg,用肥量可逐年增加,以促进台湾长果桑花芽分化和保证植株的营养需要;在每次始花期至幼果期,可用0.5%~1%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喷施,以提高果实甜度,促进果实早熟;在每茬桑果采收结束后应进行施肥,每667 m2可施速效肥或尿素30~40 kg促其花芽萌发生长,为下一茬台湾长果桑丰产创造条件。

2.3.2 病虫害防治 桑树的常规病害主要是菌核病和白粉病等,但台湾长果桑在福建省种植却表现出高抗,因此不需要进行专门防治。在虫害方面发生也较少,主要有红蜘蛛等,如有少量发生,可采用低残毒农药进行防治,但要避开果实采收期。同时,还要做好桑园清园工作,在每茬桑果采收后,结合修剪工作,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和杂草,保持果园通风透气,防止田间积水,减轻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

2.3.3 树体修剪

(1)培养树体。当年定植后,植株长到距地面30~40 cm处截断主干,以促进侧梢生长,按照侧梢的分布方向,一般留新梢5~6个,待新梢长至20~30 cm时,掐去顶心,促分枝。定植当年以养树为主,形成树体,一般应少修剪,不宜促其大量结果,保持树体健壮,为来年挂果打下基础。

(2)摘心。第2年春季,台湾长果桑便可开始挂果。掛果后要及时进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抑制新梢旺长,促进生殖生长,增加结果母枝,提高结果量,提升结果品质;摘心还可增强园内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害发生。主要对营养生长旺盛的桑树枝条(20 cm 以上的新芽)进行摘心,一般留5~6叶左右。每茬长果都必须进行摘心,一年摘心3~4次。

(3)修剪。台湾长果桑一般一年可采3~4批果,多的可达5~6批。为了提高台湾长果桑的产量,每采完一茬果后要及时进行修剪。具体做法是用修剪刀立即短截结果母枝,留芽2~3个,促其萌发下一茬结果母枝,并及时疏去过密的细、弱枝,保证结果母枝萌发。

2.4 采收

当台湾长果桑由绿色转红色时即可采收上市,由于果实容易损伤,应轻拿轻放,可用小塑料盒分装,再用纸箱包装运输市场销售。桑果保质期较短,在运输过程中需冷藏保鲜。

2.5 加工

2.5.1 桑葚加工 长果桑除了鲜食外,还可以进行深加工,果实可加工成果桑酒、果桑汁、果桑膏等产品[6-7]。

2.5.2 桑叶加工 桑叶富含硫胺素、胡萝卜素、亚油酸、脱皮激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降低大脑和脊髓中的脂褐质,清除老年斑、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具有清肺明目、疏风散热、清肺润燥等功效。在生产上,可以利用修剪及摘心下来的叶片加工成桑叶茶,桑叶茶口感好,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2.5.3 桑枝加工 桑枝含有鞣质、桑素、桑色素、葡萄糖、杨树宁、桑酮等,味苦,性辛,归肝经,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和通络等功效,对手足麻木、偏瘫、水气脚气、高血压病等有一定的疗效。生产上,可利用台湾长果桑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开发,加工作为医学药用、药膳食材。

2.5.4 桑皮加工 桑白皮为双子叶植物桑科桑除去栓皮后的干燥根皮,其性味甘寒,归肺脾经,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面目肌肤肿胀等功效,还具有降压、抗炎、抗癌等多种现代药理活性。生产上,常利用修剪下来的老枝条进行剥皮,制作成中药。

参考文献:

[1]向富治,隆雨薇,阮琼,等.不同果桑品种的引种栽培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7(36):35-27.

[2]郑敏,陈文胜,张如良.福建果桑主要栽培品种及其整形修剪技术[J].东南园艺,2016(4):23-25.

[3]王子成.果桑之王——台湾长果桑[J].科学种养, 2010 (1):49-50.

[4]岳海英,梁玉文,李阿波,等.果桑绿枝扦插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2012(3):17-19.

[5]郑章云,张明海,杨义.果桑大十冬季接穗采集与贮藏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4):121.

[6]陈怀玉.优质果桑品种引进与栽培[J].安徽农学通报,2017(22):63-65.

[7]胡蝶,何建梅.果桑品种的引种与栽培[J].四川蚕业,2014 (4):19-20.

(责任编辑:柯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