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信息素养探究

2019-09-10 05:50李直
数字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教育信息化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做出了全面的要求,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探讨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中小学班主任信息素养构成和基本能力的要求。本文着重从班主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层面,对班主任新时代信息素养进行论述,尤其是针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班主任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有的信息化应用与班主任信息素养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關键词:教育信息化;班主任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5-0014-04

收稿日期:2019-08-14

作者简介:李直(1973— ),男,河南鲁山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与创客教育。

2018年4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1]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工作纵深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特别是站在立德树人最前沿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承担着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率先垂范的责任,班主任信息素养的提升,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本文围绕班主任信息素养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班主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具有主观意义和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感兴趣的事物的关注,并通过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对信息进行捕捉和加工,从产生需求到形成动机,进一步寻求、处理、利用。信息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动力源泉,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必备基础和基本保障。

信息意识的培养,是基于信息化时代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聚焦学校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班主任信息意识,是通过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关注,第一时间为后续教育行为、过程及结果提供前期预判,发挥先导作用;从主动产生意愿到生成需求,运用信息传递出的价值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德育教育、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校合作,解决痛点难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育人效果。

二、班主任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在信息素养框架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信息素养的直观表达与直接体现,基本反映信息素养水平。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和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不断提升班主任信息能力及应用水平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未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基础信息能力

基础信息能力是对班主任工作中信息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支撑下的学习能力与应用水平的综合能力体现,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分享、信息转化、信息编辑、信息加工五种能力。互联网时代,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生信息搜集,开展调查研究、学籍管理、班会活动、文案策划、课件制作等工作,已成为基础信息能力的基本功。基础信息能力水平高低,取决于班主任信息化应用方案是否有效,技术工具选择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搜集多采用“问卷星”等电子问卷系统,便于搜集家长、学生相关大数据资料,提供基础分析,常态化研判。信息分享多采用视频直播工具如“新浪微博一直播”,通过发起有权限直播,允许有权限家长观看,并参与权限内互动交流与分享,安全高效。“讯飞听见”等语音转换工具,在参加会议、培训、班会、公开课时,可以使用该软件及时将音频文件转化为文本信息,完成信息转化,便于记录存储。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班会活动、工作汇报、经验交流,使用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美化大师”,可以提升制作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二)班级管理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对高科技、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客观需求,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化模式,创设适度合理的氛围,促进班级管理智能化发展,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班级成绩管理平台”解决了成绩管理和数据汇总工作中数据量大、录入时间长、易出错的问题。“远程课堂”是延伸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创建班级QQ群、群视频直播,可进行远程作业辅导,改进作业模式,有效进行作业管理。主持模式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实时进行解答,还可以互换主持模式,主动权交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QQ群聊”可以实现网上班会,公平参与集体管理,发表个人意见。匿名聊天功能是解决诸如感情困惑、焦点舆论、个人隐私等问题的最佳方式。

以郑州十九中的杨卫平老师为例,在信息化手段应用与班级管理方面,其颇有心得。至今,发布微博19338条,粉丝17633人。杨老师的微博记录日常教学中的新方法,如“若有一样做不到,中午你就背我回家”的激将法,“允许孩子出错是为了不再错”的宽容法,“大师的文字,我们也是可以改动”的适时点拨法,“一旦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受益将是终身”的放手法……[2]

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与信息素养合力作用下,搭建起一座家校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坚持。将班主任人格魅力、育人情感植入班级管理爆发出的惊人魅力,也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三)家校合作

随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诸如微信、博客等网络互动平台的使用,增加了多方位、深层次沟通交流的机会,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发挥监督作用,解决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无缝连接,信息化应用赋能家校合作的前景无限。

1.家校沟通平台建设的途径与内容

家校沟通平台建设内容广泛、稳定,包括班级微信群、班级网站、家长交流、评教评学、课外辅导等。例如:采用微信群组聊天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沟通并给出指导建议;利用新浪博客建立班级网站,让其成为学校、家庭、教师和学生共享共建的网络家园,实现在线互动,凝聚多方力量,发挥正面宣传、及时引导、防患于未然的育人作用;放假和课外时间,教师利用直播平台或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培优培智,查漏补缺。此外,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推送给家长,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建设、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考核,实现广泛的多元性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考核的公平性,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家校沟通平台的使用与管理

家校沟通平台建设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也会对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造成许多困扰。班主任作为平台的管理者应主动承担责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增强法律意识,明确责任义务,制订实施规则,讲求方式方法,勤于管理,善于总结,实现家校沟通网络量级倍增,家校合作成果与效果双丰收。

(四)科研提升

教育科研工作是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信息化教科研能力是班主任必备的信息素养,是未来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更新、信息孤岛、资源稀缺、科研条件有限等造成的阻碍都将不复存在。知网、万方数据、百度学术等网络在线检索,将前期选题规划、目标方向确定、写作与投稿、文献检索等工作变得更具实效。海量的班级管理的成功案例与科研成果以及参考资料,将进一步助力班主任工作科研提升,引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水平。

(五)研学旅行

班主任作为研学旅行的责任主体,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本着“教育、实践、安全、公益”原则,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研学旅行信息资源,开发优秀研学旅行线路,拓展研学旅行学习空间,满足研学旅行的实践需要,大力发展研学旅行。此外,利用创客空间、计算机实验室、VR/AR、AI智能设备创设环境,激发兴趣,发挥信息化智能化优势,实现智慧旅行。

三、班主任信息道德

班主任信息道德指的是在有关信息处理过程中包含的信息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使用等方面所涉及的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层次的伦理关系。[3]本文主要从信息政策法律、信息技术道德、互联网道德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信息政策法律

班主任信息道德首先表现在遵守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方面。信息政策可以弥补信息法律滞后的不足,相对于信息政策,信息法律则将信息的伦理道德形成法律、法规、条例等形态,使信息伦理道德的规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信息技术道德

班主任信息技术道德的核心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层面的道德约束、严格管理、科学把控,以发挥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大价值,使全体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新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趋利去弊,仍需班主任研精致思,身体力行。

(三)互联网道德

互联网道德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过去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约束,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存在信息被滥用并不可控制,互联网道德显得格外重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互联网道德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将更加畅达便捷、安全友好、和谐繁荣。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委员提出的《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中指出: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教师使用微信、QQ布置作业,让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教育部针对该提案的回复中明确指出,教师不允许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业,并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4]该回复立刻引发了教育界人士及家长的关注和讨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部的回复意见目的并非禁用微信、QQ布置作业,而在于禁止老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转嫁给家长,限制过度布置“电子作业”。许多教辅类软件及APP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有益于家长监督学生的作业,唯有科学合理使用,方能着实见效。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与学校、家庭与社会,是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在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教育信息化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班主任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关键,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变革与机遇,主动融入,积极对接,借教育信息化之东风努力实现班主任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19-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4-18.

[2]孙旭.爱玩微博的杨老师教学有绝招儿[N].郑州晚报,2014-09-13(A06).

[3]张琳.探讨信息异化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界,2013(3):4-5+8.

[4]中国校外教育.教育部: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J].中国校外教育,2019(8):169.

(责任编辑 王策)

A Probe into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he Hea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 Zhi

(He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Zhengzhou,Henan,China 450004)

Abstract: The“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Action Plan”issued by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mad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to teachers’information literacy.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content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basic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to the head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2.0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research.This paper expounds head teachers’information literacy of new era from three levels,namely,head teachers’information awareness,information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morality.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2.0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head teachers’information literacy.So,this paper will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the new problems facing by the present informatization application and head teachers’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 literacy of head teachers;information awareness;information ability;information morality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教育信息化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
如何有效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