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宏大叙事类作文的空洞

2019-09-10 05:44王旭东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考场马云命题

王旭东

“文以载道”是对文学社会责任最精辟的概括,也是中国文人创作的追求,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体现了这一追求。

综观201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18年的作文试题直接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在感受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新时代的深刻关联,更切实感受“四个自信”。

面对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中国梦等宏大主题,学生更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不能泛泛而谈。但在阅卷现场,我们看到的很多作文流于说教和空洞的政治图解,呈现出口号化、空话、套话倾向。

一、考场作文的空洞

下面以2018年高考北京卷为例,谈一谈问题所在。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②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作文题引导考生踏进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走进社会生活的画卷之中,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让考生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特点,思考自己应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成长等实际问题。但是,考场作文中却有两种典型错误。

1. 空谈祖国成就,“超越”时代

“新时代”,一个“新”字彰显着与众不同,要写好这个作文题,首先要明确,作文命题中“新时代”是什么时代,其内涵是什么?

有的同学把“新时代”理解为新中国的成立,在作文里写道: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949年,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了无数的压迫、无数的苦难之后,终于挺起了腰杆,昂起了头颅,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顶住了帝国主义经济、军事的全面封锁,解除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严重威胁,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的极度困难……

有的同学把“新时代”理解为改革开放,在作文里写道:

40年风云激荡,旧貌换新颜。40年间,在改革开放号角的催征下,勤劳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用热血和奉献,用拼搏和汗水,在神州大地织出了锦绣篇章。我们经历了西方制裁的艰难,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经历了特大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的考验……

“新时代”到底是怎样的时代?作文题引导语提示“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这句话暗示“新时代”指的是“2000年出生的同学”成长为青年时期对应的时代。

2. 虚论青年的责任,“泯灭”自我

在作文的提示语中,命题者对2018年走进高考考场的2000年出生的同学说:“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显然,“18年”是指2018年参加高考学生所经历的人生18年,这18年,学生所处的是一个“新时代”,生活在“新时代”就应该成长为一个“新青年”。

但是,有的同学想起“新青年”,就想当然地把思想局限在“五四青年”上:

他们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人身自由,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怀有雄心壮志,勇于为理想而奋斗。他们向西方探寻真理,却没有失去中国士大夫数千年来为家国天下不惜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与血脉传承。在这個中华民族岌岌可危的时代,在这个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国家、民族争取利益的时代,他们走出校园,来到街头,为求真理,奋勇抗争。民族复兴的道路从他们脚下起步。

有的同学用马云的故事激励青年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马云,是阿里巴巴的掌门人,很多人看到的是马云身上的璀璨光环,却少有人知道他曾经经历的曲折、艰辛与磨难。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先后当过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跌跌撞撞、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在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

更深入地挖掘“新”“青年”“成长”和“时代”“祖国”“发展”这些关键词,就能明白题目不仅要把新青年的成长和新时代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把新青年的成长置于祖国的发展的体系之中。要求考生站在阔大的历史背景下审视自我,要在自身成长层面落地,不能空谈虚论。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倶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二、时代主题的真实表达

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做一个怎样的新青年?怎样做一个新青年?立足当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形成内在逻辑顺序。很显然,18年的生命历程,不是思考的重点,而是自我定位的依据之一,不可太过着力。思考的重心在于“祖国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关系,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经历,将成就一个“怎样”的“我”,“我”为什么是“这样”的?要和时代相关,和祖国的发展相关,否则就会偏离命题的最佳立意。“怎样”发展,似乎才是作文的重点。如何在祖国的发展中发展自己,是一个很容易流于空泛的话题。

1.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有价值的问题

时代观,决定了个人成长价值观。每一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时代理解,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时代定义,需要系统梳理新世纪的中国发展,从而完成自我定义。时代太大,需要选取小的切入口。有考生这样思考“新时代”: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什么“民族复兴”会在十九大上被着重提起?提纲须挈领,“民族复兴”正是新时代最闪耀的主题、最鲜亮的旗帜。可同时,新时代也不可避免地隐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暗流,将心志不坚的青年裹挟。我辈新青年当承个体生命发展与时代命题契合之责,觉醒生命意识,使“自我”与“大我”共成就,以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青春点燃未来!

本段开头的那句话作为论述“新时代”的“民族复兴”的目标,有高度;列举生活中隐伏的暗流,接地气。考生在“自我”与“大我”的辩证中完成了对“新时代”的定义。

2. 从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新时代新青年”是作文的话题,“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是作文的主题。如何做新时代的新青年,如何在时代前进、祖国发展的进程中成长,这是考生们真实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命题让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自己的成长与新的时代生活、新时代的进步进行关联性思考。有考生这样定位“新青年”:

少年心事当拿云,我辈也能在祖国发展的浪头弄潮显峥嵘。天灾难料,有汶川地震后上千万青年志愿者赴川的“八方支援,在所不辞”;汶川震息,获救的“地震男孩”立志献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终进入“黄继光班”并成为班长;“神十”会“墨子”,“悟空”逢“嫦娥”,谁曾想到其背后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过30岁……祖国进步,与有荣焉。新时代的青年当担匹夫之责,显浩然正气,成国家栋梁。

直面时代,立足青年,体现了卓越的时代担当,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杰出青年是榜样,我辈少年立志向。

(特约编辑 / 吴  锋)

猜你喜欢
考场马云命题
马云不卖“一句话”
期末小考场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打个平手
如果是马云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倒立的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