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

2019-09-10 07:22王立学贾广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室信息化信息技术

王立学 贾广

白山市靖宇县近年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推动全县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

白山市靖宇县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应用,以“配全、学好、用活”为原则,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之余,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与时俱进,紧追信息化发展步伐

2016年,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正式确定靖宇县为“十三五”首批全国基础教育课业改革基地实验区,靖宇县第三中学、靖宇县育红小学被确定为核心基地校,靖宇县第七中学等5所学校被确定为实验校。靖宇县以信息化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了47项课业改革实验及课题研究项目,中小学课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革旧鼎新,向深度课业改革进发

全局规划,稳步推进。靖宇县制定了《靖宇县教育系统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副局长带领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统筹分工,从信息化教学设施配备、教师电教应用能力等方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加强建设,研发资源。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了吉视传媒专网城乡全覆盖,光纤互联网接入全面普及,逐步更新各校计算机教室设备,建立多媒体综合教室,安装网络教学系统,为学校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2016年至今,累积投入资金470余万元,采购电脑共计498台,购置“班班通”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71块。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了宽带接入,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各中心校以上学校现有宽带出口均在10兆以上,县城内的中小學已全部实现了宽带入校,有23所农村学校实现了宽带入校,全县共31所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软件建设方面,各实验校通过自建、购买等形式积极完善教育软件资源库,构建可实现在平台上组织教学、自动评分、小组学习等多重功能的应用平台。“班班通”设备的逐步普及应用使教室随时可以变为集体备课室、网络资源播放室、远程网络培训室,为开展小型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服务课堂,重在应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科研活动,举办教育资源进课堂教学实践交流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利用典型课堂案例进行交流、研讨等。在各校常态课堂建设中,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灵动课堂、高效课堂的目的。

全员培训,提升素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解决了设备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困难,树立了学以致用的实用观念,逐步建立起一支会教学、懂技术,符合大数据时代教育需求的师资队伍。

鼓励创新,自主发展。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基于课堂层面的服务功能外,各实验校深入挖掘资源应用潜力,扩展设备应用效能,创新性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中,教师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软件攻克教学重难点。课余时间发挥“校讯通”设备的多重功能,建立学习社区,巩固学习成果,加强家校合作。现代信息手段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繁花似锦,教育教学产生新变化

网络+教研,集团效应优势充分展现。网络集体备课的开展使备课活动变得有趣有效。网络以自主备课为前提,以QQ群等平台进行区域校网络集体备课,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扬长避短,形成更科学的教学预案。网络的高速度信息流动潜移默化地更新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们的眼界更宽了,方法更多了,课堂教学也更加灵动活泼了。

白板+多媒体,课堂教学灵动高效。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慢慢发生了变化,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高度信息化的数字课堂正在悄然兴起,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手机+“校讯通”,课外学习形式多样。在课外学习中,信息技术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校讯通”的广泛使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便利,布置作业、发布消息、在线批改,极大地方便了校内外师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班级微信群”的建立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听其音,观其相,无论英语口语指导还是语文朗诵展示都可以随时随地直接进行;“课外阅读QQ群”的建立,给小读者们搭建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网络阅读竞赛等活动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们乐学、爱学,学有所成。

继往开来,启动课业改革新航程

未来,白山市靖宇县会坚持以“理念、技术的先进比设备的先进更重要”为行为准则,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技术专业骨干,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白山市靖宇县育红小学

白山市靖宇县育红小学曾获得“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称号。学校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筹划和实施等各项工作。校长带领分管教学副校长规划督促,电教室专职负责,教导处、教研处和各年级部具体实施,并配备了专职教师具体负责全校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技术骨干的配备,保证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将现代技术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细化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条例》,等等。

确保投入,加强建设。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学校加大投入,至今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完善、维修、更新信息化设施。学校28个教室均配有“班班通”设备,接入率达100%,学校还配有多功能教室1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文件服务器1台,并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系统。学校教学、办公用计算机共223台,其中办公用机92台,实现人手1机,学生用机131台,生机比达8∶1。

目前学校已建成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以100兆光纤接入互联网,包括办公网络系统、监控系统、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网絡。

目前,学校教学资源已达500G以上。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动员全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自主开发制作教学资源1000多件。

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教学应用。学校结合自身硬件条件、教育资源和教学实际需要,合理设计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根据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学校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尽量将教学可能用到的内容全部涵盖。经过几年的培训,学校教师100%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和利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部分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和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制作,能够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能够掌握基本的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技能。

白山市靖宇县实验小学

白山市靖宇县实验小学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通过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借助开发资源、信息能力提升工程、教学实践应用等举措,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加大投入,适需而建。学校现配有1间录播教室、1间多功能教室、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3间电子备课室,并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系统,学校26个教室“班班通”设备接入率达100%。全校共有计算机151台,学生用机生机比为10:1。校园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网络传输率50M。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开通率均为100%。学校拥有液晶电视、数码摄像机、照相机、液晶投影机。所有教室均拥有当前较先进的教学系统,用于学校日常教育与课堂教学。

科研引领,扎实推进。学校参与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省域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基于‘班班通’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已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推动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理念。

深度融合,立足应用。学校不断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外,还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课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评价等方面应用,建设了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教学资源,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学校从2014年开始探索教师备课实效性的研究,首先,教师独立进行电子备课,然后,年组集体备课,再由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进行课件备课,最后,由年组教师共享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课件上传到学校网络,教导处定期检查,结合授课以及当堂测试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评价打分。学期结束后,教导处对教师的课件设计进行整理、归类,并收录到学校教学资源库,有效地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活动引路,科学有法。学校利用录播室、“班班通”等信息化手段,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推动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形成。学校多名教师撰写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同时,在省级以上教师课件设计大赛中,有20余人获奖;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多名教师获奖。

猜你喜欢
教室信息化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不要在教室打闹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