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读一本有意思的书 访一个有故事的人

2019-09-10 07:22陈谋
现代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沙河波特成都市

陈谋

周东,成都知名主持人,因《今晚800》等节目被观众们所熟知,曾荣获中国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并创办过《新闻背景》《平安成都》《红绿灯》等新闻法制栏目。

2015年,周东创办了一档与读书有关的人文历史节目——东周社。因为推广读书,周东被授予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如今,捧一本书娓娓道来的读书人,已经成为周东的标志形象。

回首东周社四年历程:读书节目生存不易

这个月,东周社就满4岁了。这四年来,除了电视台日常工作,东周社每期节目的内容和各类落地活动的创意都是周东亲自来: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修改节目的文稿……加上平时的阅读,他几乎没在凌晨一两点前睡过觉。

创立初期,东周社经济举步维艰,没有企业赞助,也没有经费支持,坚守了快一年时间,有点熬不住了。周东自己掏钱继续做,咬牙坚持。当时,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停了,很多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关掉了。

周东深知,文化类节目偏静态,寿命较短,尤其是在收视率考核上不占优势,企业和相关单位也不愿意赞助。生存如此艰难,为何要坚持?“因为喜欢吧”!周东的回答很干脆。

创立一年后,东周社在获得多方资金的支持后终于逐步复苏,《书香成都》《画说天府》《领读》等多个栏目越来越丰富,在成都以及周边区域举办过多场读书会。

依托《书香成都》系列节目,《东周社》连续两年在“CRIR中国媒介欣赏指数”评选中上榜,与《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晓说》等全国知名节目一起荣登“最具欣赏价值网络视频节目”排行榜。到目前为止,这也是成都电视台“活得最久”的一档读书类节目。未来,周东还有更大的愿景:从线上到线下,建立东周学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语言表达艺术。

走进东周社的工作室,墙上悬挂多幅名家字画。周东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这是流沙河先生为东周社题的《东周社》,那幅是叶瑞琨先生题的《画说天府》,还有谢季筠先生题的《书香成都》和《领读》。”

回顾这四年光阴,周东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他说每一次节目录制的幕后,都有很多与名家们打交道的故事,“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观众听。”

与中外文化名人交流:想把他们读给你听

采访流沙河:追寻汉字源头,对汉字爱到流泪

“每次采访沙河先生,他都会给我解字,告诉我这个字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发音,为什么会这样写。比如东周社的东,起初并不是一个方位,而是一个口袋;周,是田地的范围,社,就是一个土堆……”周东对流沙河的渊博学识印象深刻,说老先生聊到兴头上,还会哼起儿时的童谣。

在流沙河最新一本著作《字看我一生》中,有着他对汉字深入浅出的解读,他从主角李三三一生遇到的汉字中挑选出500多个汉字和1000多个偏旁,在每页手稿中穿插两到三组汉字解读释义,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正字,解读汉字几千年来的流变,颇有趣味。

最后一部分,是主角李三三依照他老师的指示,去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的故事。流沙河告诉周东,写到这里时,他自己都哭了,“我这一辈子活了几十岁,我最辉煌的就是那一天,我是第一个认识甲骨文的人。”似是流沙河通过故事主人公之口,在表达自己的激动。

为什么对汉字有这般深厚的感情?周东问过流沙河,得到的回答是:汉字不是简单笔画随随便便构成的,无论哪一个民族早先都经历過象形阶段,如今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就只有我们,汉字是当今人类各个民族中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我们一旦熟悉的汉字的内涵,就会对它产生感情。

流沙河只说四川方言,与周东聊天,他也不时聊起方言的渊源,比如“颤花儿、颤翎子”是怎么来的,其实“颤翎子”本是川剧表演中的一个绝招,后来才用来形容爱出风头、爱显摆的人。

因为流沙河,周东也爱上了方言学习,书柜上的《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源》《四川方言与文化》就是证明。他说,留住方言就是记住乡愁,方言里面有历史、有生活、有记忆、有文化。最近他还会到成都图书馆开讲座,讲四川方言的故事。

采访林西莉:瑞典汉学家,古琴发烧友

谈到对汉字的痴迷和热爱,周东也忘不了一位来自瑞典的老太太:今年87岁的汉学家林西莉。她和马跃然是周东最仰慕的两位瑞典汉学家。他的节目也曾专门解读过马悦然的书《另一种乡愁》。

上世纪五十年代,林西莉师从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语的时候,林西莉总想弄清楚一个个汉字为什么长这样。为什么人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龙头”?为什么人们把怀孕叫做“有身子了”?“身”和“孕”有什么关系?它们最初的形式如何?

即便是简单的“一”“三”“五”“七”,在她眼里也充满了神奇。后来,林西莉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在她眼中,这些一笔一画与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无不有着密切联系。再后来回到瑞典,林西莉继续从事汉字教学,与流沙河一样,她感兴趣的是象形字、汉字早期的形态以及演变。通过多年研究,她写出了《汉字王国》,这本书很受读者欢迎,后来还出了一本《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当年林西莉在北大学汉语期间,还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古琴,她认为那几年的经历,深刻影响了她的一生,后来她还创作出了《古琴》一书。

周东也收藏了一本,“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俗易懂、清晰详尽,优雅从容地讲述着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

与比尔·波特对谈:从《空谷幽兰》到《一念桃花源》

比尔·波特也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位作家了。他有一本非常出名的书:《空谷幽兰》。那是他三十年前深入终南山探访山中隐士们的心血之作,出版之后,在西方反响热烈。后来,四川的学者、电视人何世平看到了这本书,用四年时间将它拍成了一部获奖无数的纪录片:《隐士》。

在《隐士》的首发仪式上,周东得以与比尔·波特对谈,“一个白胡子老头,比我想象的还要沧桑。”三十年后的旅行,比尔·波特试图从苏东坡写《和陶诗》时的山川形胜和古井旧居中,寻找到苏轼当时的心情与状态,于是有了这本新书《一念桃花源》。

周东说,美国行者比尔·波特在帮我们寻找和梳理中国传统文人身上的情操和精神,并用他特有的仪式,向苏轼、陶渊明表达敬意。

周东在读了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之后,深受感动:为何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如此痴迷,甚至可以重走文化之路,把这条路渗透得如此之深?今年,他计划邀请比尔·波特再度入川。“我记得蒋方舟说过一句关于比尔·波特的话,非常贴切: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又比许多中国人更深入地抵达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核心,那里不仅有远去的诗歌和田园,还有闪亮的人格和风物。”

与美食作家邂逅:同石光华喝酒,跟扶霞吃饭

石光华是成都著名的美食作家、诗人,去年他推出了自己的新书《我的川菜味道》。

周东与石光华的那次录制,是他俩人生中的第一次面对镜头“醉聊”,录制当天,他们起了个大早,摆上几盘卤肉,斟上小酒,喝得酣畅淋漓之际,满面通红地读诗,把酒言欢。这真是一次独特的经历,周东说:“和好吃、好诗、好酒的他聊天,就应该这样。”

在周东眼中,石光华是心里裝着诗和远方,但依旧热爱人间烟火味的人。在石光华笔下,食物除了色香味,还有第四个“维度”——生命力。在石光华眼里,食材、配料不分三六九等,品尝美食亦在品尝人生滋味。

石光华告诉周东,花椒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后来从中国大部分餐桌上消失了,退缩到了四川,有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便渐渐香消玉殒,结果这个时候,辣椒被带入四川,两种调味品的结合,创生了令人销魂的麻辣味。“辣椒的刺激与花椒的阴柔互相缠绕,给川菜带来无穷的感觉,所以我称之为一场艳遇,饮食中的爱情感天动地,就像注定要相爱的两个人……”

与美食有关的阅读之旅,还有一本书让周东印象深刻。那就是之前大周末也用专版推荐过的《鱼翅与花椒》,作者是英国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她曾在成都留学多年,还去上过四川烹饪学校,对川菜的了解和热爱可见一斑。这本西方人亲历的“川菜冒险”,出版后火爆一时,深受读者喜爱。

周东邀请到扶霞做客东周社,录完节目后一起在楼下吃川菜,扶霞一边吃一边拍,问到什么细节,立刻记在本子上。她告诉周东,这是自己多年来的习惯,不论是吃酒楼还是苍蝇馆子。让周东记忆深刻的还有扶霞的一句话:“我就是一个厨子,只有在厨房里切菜、揉面或者给汤调味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完整的自我。”

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做将来

关于东周社的取名,周东说,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那是中国知识分子最自由的时代,诸子百家的诞生也在那个时代,那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巅峰。

钱穆先生有句话: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周东也希望东周社能“温故知,做将来”——这个“做将来”出自宋徽宗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意思是指示工匠按照雨后天空的颜色烧造汝窑瓷器。他希望,这也是东周社未来的颜色。

周  东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委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成都市语言艺术协会会长,成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委会主任,成都市广播电视学会副理事长,成都市阅读协会副会长,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成都市全民阅读推广公益大使,成都市禁毒宣传公益大使,四川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和视觉形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东周社”主讲人。

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全国电视法制节目20年特别贡献奖,成都市十佳志愿者。

猜你喜欢
流沙河波特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A Harry Potter exhibition 哈利·波特展
流沙河剪名片
流沙河轶事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流沙河甘付两倍的钱
流沙河甘付两倍的钱
波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