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涨价,背后推手是谁

2019-09-10 07:22:44林志吟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白豆蔻普宁人为

林志吟

“昨天白豆蔻每公斤的价格还只是160元,今天就涨到165元左右了。”12月5日,在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从事香料生意的廖经理告诉记者,上周才只有130元左右(以下价格均为“公斤价”)。

公開资料显示,白豆蔻是我国很早就应用的进口中药材,常用作芳香健胃、驱风、镇吐剂,主产于东南亚一带。国内传统习用的白豆蔻商品,历来从泰国及印尼进口。

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系官方获准开办的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之一,已有30余年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市场系东南亚地区中药材通关入境后的“首站”集散地。廖经理在此从事香料生意多年,主要是通过零售渠道铺货,在他看来,白豆蔻系今年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目前进口的中药材品种中薏苡仁、土茯苓等品种均出现上涨,且幅度较大。康美中药网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底薏苡仁的价格仅在8.5元,如今已涨至16.5元。据此计算,涨幅达94%以上。此外,板蓝根的价格亦出现涨幅,年初仅为9.65元左右,到11月份时,一度飙到16元。短短4个月,涨幅高达65.8%。

“通常来看,中药材的价格上涨与供需关系、产地天气,以及种植户减产和恶意压货炒作等有很大关系。”国内有中成药企业人士认为,近期中药材价格上涨除了减产因素外,人为因素亦存在关系。

在广东普宁经营几十年中药材生意的陈经理说,“白豆蔻的价格之所以高,主要还是减产,再加上海关关口审批严格,也存在人为炒作。”

多位中药材商户认为,一般减产的中药材品种,市场量少,容易被人为炒作,“市场量大货多的话,就炒不动了。”

中药材“炒货”的套路一般都是从源头开始,“把货‘扫’完,继而将产地的价格拉上来。接着,从市场上入手,到处收货购入,再将价格拉上去。”

中药材受到炒家影响,虽然可以让农户、经销商们短期内赚钱,但是对市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普宁市场的多位商户清晰地记得,2017年草果就曾被人为炒作,后跌入谷底难以自拔。

据调查,板蓝根药材涨价背后亦有减种、减产的情况,而这类药材则是“刚需”,市场需求量猛增,有业内人士称亦存在资金介入囤货迹象。作为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部分中药材的涨价情形如果居高不下,势必导致终端中成药价格上涨。      (摘自《第一财经》12.9吴绵强 )

猜你喜欢
白豆蔻普宁人为
豆蔻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普宁讲述方方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白豆蔻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调味品(2020年9期)2020-09-17 03:01:26
对普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20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看世界(2019年14期)2019-07-13 03:11:29
山高人为峰
酒后难受,煎砂仁白豆蔻
益寿宝典(2018年4期)2018-01-26 14:22:40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
豆蔻:温养脏腑,祛除湿邪
纳博科夫小说《普宁》中“车辆”的隐喻与流亡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