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东
摘 要: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虽然相对简单和基础,但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仍然具有一定难度。一些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过于枯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神不够集中,学习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学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数学原理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重点难点问题,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教学;运用途径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深度理解和体会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同时将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就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通过亲身体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创造全过程学习,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程内容时,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只为学生提供一个物品,将物品平均分给两个或多个同学,并且问学生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多少。将两个物品分给两个同学,学生能够马上回答出每个同学分到一个。教师将其中一个物品拿走,问学生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个,学生也能得到半个的答案。教师在这个时候提出,半个无法用“1”来表示,已经不是一个整体的物品应该怎样表示,以此引出分数的概念并且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也能对分数概念、使用方式进行详细讲解,但学生却无法理解分数的深刻含义,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互动也非常有限,在没有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自然也不够深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深度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过去学习数学知识的记忆,利用图形结合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教学过程与最终结果。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生日蛋糕,为学生创设“生日聚会”的场景。每一个参加聚会的小朋友都要分到一块蛋糕,如果只有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将分到多少?如果有四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多少?学生分别回答:“半个;小半个。”以此类推后,人数越多用语言描述越不准确。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数的概念,用分数描述更小块的蛋糕。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为课程讲解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同时情景教学也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得到了有效深化。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关联性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基础学科,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存在很多关联系。这些内在联系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数学原理、法则及概念,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认知结构,形成数学知识网络,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实现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深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圆形”和“分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原理、制作方法,结合学生对已掌握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对新知识的认知,并且让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深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实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前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兼具多重任务,例如信息获取工具、情景创设工具、认知辅助工具等。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的直观感受能力。将多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实现深度学习提供有效途径。
结束语:深度学习属于一种以理解性学习、批判性学习方式为基础,通过学生深入领悟、体验进行学习的创新型学习方法。在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環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强化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实现数学深度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索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冬晖. 数学问题四驱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J]. 新课程·上旬,2018(12).
[2]徐曦霞. 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 黑河教育,2019,408(0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