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很难写”的作文题吗?

2019-09-10 07:22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心词文题作文题

同学们一定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每次语文考试,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翻看作文题。看完,立刻会生成一个“第一印象”:今天这个题目“很难写”!又或者,今天这个题目“我有东西写”。其实,老师们对每一个作文题命题的目的,肯定是在于让同学们“有话可说”,自然也会努力创设让他们“有话可说”的可能性。但在“说”之前,第一步先要过好“审题”关,要努力尝试把手中的作文题“庖丁解牛”,成功解读。

作文小调查里的“欧·亨利式结尾”

开学伊始,我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个关于作文题目的小调查:在刚过去不久的各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考的作文题中,选出三个你觉得“最容易下笔”的题目,同时也选出三个你认为“最难于下笔”的题目。结果,《难忘的作业》成为“最難于下笔”的题目,排名第一。

同学们“最难于下笔”的理由,其实就包含着他们对这个题目的审题,也符合我心里所希望看到的初三学生对这样一个文题的解读:“难忘的作业”不是没有材料可以写,但是怎样在选材和立意上能避免“落入窠臼”,能实实在在落实文题中的“难忘”,确实需要费一番思量。

比如有同学在审题中提到:本题中的“作业”可以是一个载体或是框架,但在文中必须要点明作业的实体,这里出现的作业可以是任何一门学科或是项目的作业,这一题目中用“难忘”来对“作业”加以修饰,就应该在行文中叙述清楚其令人“难忘”的原因和意义。

其实,只要一说到“作业”,同学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学校布置的“回家作业”,这不能怪同学们。作业太多了,所以才有此“条件反射”。而这恰恰是本题选材要极力注意的,能不能避开大多数同学会写的“文化课作业”,去关注家庭中、校园中,甚至是行走在旅程中所邂逅的一份特别的“作业”,而这人无我有的“作业”,称其为“难忘”,必不为过。

“难写的”作文题,实则“有话可说”

接下来,我来说说对《难忘的作业》这个题目的“一家之言”:这个题目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由一个限制性词语“难忘”修饰中心词“作业”,共同构成文题。限制词和中心词都比较显性,给定范围、要求明确,同学们在审定这样的题目时,选材不容易“跑偏”,但应特别关注限制词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这恰恰是学生审题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首先,我对于中心词“作业”,有以下两种在选材上思路的解读:第一种选材,当然可以是学校中众多“作业”中的某一项,可以是语数外理化的“主科”作业,又未尝不可以是“美术”、“体育”、“音乐”、“生物实验”的作业呢?在这些纷繁浩渺的作业中,能否撷取一次“有故事”的作业,有侧重、有取舍地写出完成本次作业的过程呢?这样无疑把作业的“日常”,调动出“难忘”的感受来。

对于“作业”第二种选材,是要对“作业”的外延,进行全新的拓展:这里所说的“作业”,为什么不可以是设计并组织一次雏鹰节日小队活动呢?(校园活动类题材)为什么不可以是第一次尝试和父母一起合作完成(或者沟通)一件事呢?(亲情类题材)为什么不可以是在居委、社区中,努力完成一件体现自己“小公民”身份的任务呢?(社会体验类材料)这种拓展,无疑大大增加了“作业”的选择性和可塑性,帮助你创作出一份“人无我有”的“特别作业”。

其次,关于本题中的限制性词语“难忘”,我是从三方面进行考虑的:一是这份“作业”是怎样由来的,应该有其来龙去脉,这就先有了“难忘”的理由;这一份“作业”完成起来,自然不能“风平浪静”,最好能好事多磨,但终究顺利完成,这就是其“难忘”的过程;当这一份作业最终呈现之时,一定能掀起我心海中“一片涟漪”,这不就有了“难忘”的感受吗?如果在行文中关注到这三方面“难忘”中的一两个方面,甚至面面俱到,称之为考场作文中一篇“难忘的作业”,绝不为过。

猜你喜欢
中心词文题作文题
文题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
文题
文题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