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向如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应该从激发兴趣,积极创造条件和正确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正确阅读,逐步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Abstract: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writing ability. In view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we should stimulate interest, actively create conditions and correctly guide students to like reading and read correctly,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rural students.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现代社会读的能力要求和运用远远多于作文;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搞好阅读。而课外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作为一名在农村从教的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以采用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 “冷”现象,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2)言传身教,让学生乐于读书。学生对老师怀有崇拜的情怀,喜欢模仿老师。但是随着移动手机的普及,很多教师也加入了“低头族”,这样对学生影响很不好。教师应该多花时间自我阅读,经常跟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以及读书对自己的影响,学生会很佩服。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树立榜样,让学生想去阅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另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来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雙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老师可以通过利用故事的机会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出处,这样引起学生的关注,带动学生去阅读。
二、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阅读
由于年龄特点以及阅读能力不高,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大多会走马观花,没有捉住重点内容来阅读,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因此教师就要指点好学生,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尝试阅读带来的收获。
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文章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教师用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以及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教师时而平和、时而愤怒、时而激昂的范读,使学生犹如被带入当时情景中,深受感染。教师的范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精读和摘抄评价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农村孩子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想读书但是却没有找到书去阅读,教师应该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是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班级可以建立图书角,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将图书库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是市民族图书馆去借阅书籍,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阅读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是合理安排,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三是鼓励学生多方面阅读,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部分教师倾向于仅要求小学生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学生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很好“课文”。
四、及时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使他们能有信心有兴趣去继续阅读。 一是开展活动,促进阅读。如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故事比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接力赛”、读书笔记摘抄展览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二是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读善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在教学和家庭教育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做到读书“三定”。即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切不可半途而废)、定时(规定阅读时间,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量(每天要完成计划好的阅读量)。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能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