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为什么使人懒惰

2019-09-10 07:22:44朱刘华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51期
关键词:社会性绳子效应

朱刘华

马克西米利安·林格尔曼是一位法国工程师。1913年,他做了一项调查。他让许多人一起拉一根绳子,测量每人释放出的力量。他发现两个人一起拉一根绳子,平均每人只投入其力量的93%,8个人一起拉时就只剩下49%了。科学界称这一效应为社会性懈怠。它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效率无法直接看到,而是与团队融合在一起的。社会性懈怠是一种理性行为:假如使出一半力就行,又不会引起注意,为什么要使出全力呢?

一同拉一根绳子的人越多,个人的贡献就越低,但它没有降到零。因为零效率会引起注意,继而会带来后果,如被逐出群体或损坏名誉。

社会性懈怠不仅出现在体能效率方面,我们在精神上也会懈怠,比如开会的时候。團队越大,我们个人参与的程度就越小——一定大小的团队,当效率达到一个水平时,就不会继续下降了。

在团队里我们不仅会克制我们的效率,还会克制我们的责任。谁也不想对成绩差负责。纽伦堡的纳粹审判就是一个鲜明例子,每个董事会或管理团队里都较少有提出异议的人员。大家都躲在团队决议背后,专业术语称之为责任扩散效应。

同样原因,团队有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事实证明,团队讨论会导致做出比人们独自作决定时更冒险的决定。因为大家都会想:“一旦出事,不是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摘自《清醒思考的艺术》 )

猜你喜欢
社会性绳子效应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22:21:35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绳子够长吗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取绳子
小学生导刊(2016年2期)2016-11-11 06:09:11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