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娟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汉字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认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常用的识字方法有:游戏识字、歌谣识字、随文识字、由字到词到句、拆字换字、猜谜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主要通过带领学生或读或写,用不同的重复识读。学生虽然也能够记住,但效率不佳。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让每一个汉字可以被学生轻松认读,是老师们的追求。因此,在认真分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探讨识字教学方法,认识到字源识字方法灵活,趣味性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字源识字,通俗的说:就是带领学生观察汉字最初的模样,分析汉字的笔画演变,结合低年级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实现形象识记汉字的目标。
把握历史脉络,探寻识字方法
运用字源识字方法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多用“六书条例”(即后世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教读识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为主要的识字蒙学课本。清代王筠积极倡导字源识字,《文字蒙求》是他专为蒙童编写的字源识字课本。学者章太炎精于文字训诂之学,力主利用《说文》知识以助识字。20世纪50年代初期,傅东华先生潜心于文字学研究,也倡导借助字源帮助幼童识字,编有识字课本《字源》一書。
比如,观察“黄”字的甲骨文字形
,表示一个人大着肚子。金文的 和小篆的 ,将腹胀如鼓的病人因疼痛张大嘴巴形象的图像化。用字源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字形演变的过程中,感知“黄”字因病面色如黄的形象变化和笔画的出处及演变。
发现学习规律,运用字源识字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思维发展在婴幼儿时期的顺序为:先右半脑的形象思维,再语言学习,最后才出现左半脑的抽象思维。因此,依托于图形及线条等具体形象的字源识字方法,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有科学研究证明:孩子最初的识字,眼中看到的文字没有笔画和结构,而是在大脑中把文字当作一幅图画,以形象的方法来记住这种图案。当大脑接收到的图案连成一片,持续刺激下,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记忆状态,并且由量变发生质变。
比如,“子”这个象形字,因为笔画简单,老师们多用笔画(“フ”“亅”和“一”)的组成带领学生识读。学生们虽然知道了怎样书写“子”,也能够记住,却并不明白“子”字笔画的来历。选择字源识字方法:学生在观看图形文字的小孩形象 、甲骨文的线条图形 和隶书的“ ”,可以发现“子”字原来是“襁褓婴儿”,笔画为什么这么写。认识了“子”这个字根,再学习“孝、教、学”等字的时候,会知道孩子搀扶老人的样子为“孝”,手执教鞭教给孩子知识为“教”,在房子里教孩子学知识为“学”。当学生的学习因为知其所以然,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及时归纳总结,推广字源识字
借助字源帮助识字时,可以让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古老的文字可能是什么?和什么事物有关系?再看一看字源演变的过程,猜一猜这个字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字形、字义和字音发生了哪些变化?了解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知道每一个汉字创造的过程。最后,再试着画一画自己能够创造的汉字,这样的创新识字让学生因会学而乐学。
比如“美”,老师们多用拆字法解读为“羊大为美”。用字源识字的上述方法,能够看到“美”字最早的图形文字 到甲骨文 都是一个头戴羽饰的人的形象。这样的解读,也能印证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古老民族在庆祝丰收或敬祖敬神的活动中,会带上面具、美丽的尾羽,载歌载舞,并以此为美。汉字经过千年的传承,会发生一些讹变:小篆的 就发生讹变,写成“上‘羊’下‘大’”,汉代的《说文解字》解读的味道鲜美,就是依据小篆字形演变而来。这个“美”字需要经过专业、准确的解读,才能给学生传达准确的认知。从学生主体来说,识字阶段趣味化和形象化可以有效提高识字的准确及有效率。
同时,将查找资料的字源网站、字源方面的专业书籍推荐给老师。将字源识字资料如何选择,如何提高运用字源识字趣味化,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方法介绍。在实验进程中,大家分工合作中共同研究,确定字源识字方法研究需要的五个方面:读音、造字方法、字形演变和字源演变,后加基础常识的了解。
借助字源识字,趣味助力阅读
“多识字,早阅读。”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之一崔峦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对于一个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多识字的孩子将更早进入阅读的大门。字源识字,让每个孩子在不断识字的过程中,了解每个汉字从图形到6线条,再到笔画的演变,这样的识字方法也符合孩子由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字源识字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在阅读中即使有不认识的字,也可以根据汉字的音形意大致理解其表达的含义,让学生在学会阅读的同时学会方法,用阅读服务未来。
评判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需要用一定的数据说话,以二年级(上册)的一组数据:最初的48个生字,一节课不能轻松完成,选择适合的识字方法,到后来的69个生字,80%以上学生能轻松完成。从数字变化的趋势来看,学生识字能力的确是在逐步提高。适合的识字方法,再结合主题阅读和其他不同的识字方法,实现了低年级识字量的突破。
(作者单位:运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