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探讨

2019-09-10 07:22马朝义
成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导图高中物理物理

马朝义

摘 要: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工作,教学设计的优化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简单明了、发散性的思维、适用面广等特点对教学设计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作为有效的图形和工具,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起初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笔记方法,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全脑思维,加强记忆。随着人们对其运用在教育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思维导图被逐渐运用到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帮助学生激发大脑,使其进行发散性思考,而其被运用到教学中,可将教师头脑中的教学方法、内容等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提高教学质量。

1 反思传统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策划被称之为教学设计,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能够合理组织各教学元素,整体把握教学。而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通过长篇的文字以线性的方式展开,而且教学设计往往更重视微观设计,即一个课时的教学,只是被动地按照教材设计教学,各单元之间缺乏联系。教学视野过于狭窄,忽视了宏观教学设计和中观教学设计,没有将一个专题下的物理知识有效串联,如此片面的教学设计必然会使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帮助学生整合、统筹所学知识,完成系统的高中物理知识建构。

2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优势

2.1 思维导图设计的教学设计简单明了,易于被大脑接受和操作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传统的教案和教学设计要看清楚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令人心烦意乱。而思维导图设计的教学设计具有简洁、高效和积极的特点,让人一目了然,易于操作。[1]

2.2 思維导图利于刺激物理教师的发散思维

物理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思维导图设计的物理教学设计具有框架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刺激教师的大脑,使教师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2]

2.3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善于总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心理学家布鲁诺曾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教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教学设计的结构,逐渐引导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同时,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图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总结的过程。[3]

2.4 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

对学生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不是从空白出发,已有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思维导图通过将学生的前后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让学生发现物理学科美和妙的地方,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

3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

3.1 明确单元核心知识

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前,教师要首先明确单元模块下教学的核心知识,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要求等梳理该教学单元的知识内容。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准确、完整的掌握教学单元知识内容,自身先建立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明确该单元各知识间的联系,准确抓住单元教学中重点、难点,合理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利用思维导图将其清晰明了的展示,省却长篇、大幅的文字讲解。

3.2 把握单元教学顺序

在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学习需求明确单元核心知识后,教师要合理组织安排相应的教学观点和经验,围绕单元核心知识进行编排,确定单元教学中知识主线,和教学顺序。在把握单元教学顺序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间的先决关系进行教学设计,要保证新的学习有以往的学习做支撑,并分析教学设计是否保证技能是按一定顺序教授,顺序是否连贯、完整,同时对于无关紧要的目标可将其去除或择期再教。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原理,教师可将高中物理学科教材中每一单元中各教学目标进行有序排列,确立单元教学中的顺序,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思维导图,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3.3 确立单元间课中教学顺序

在联系宏观教学设计,把握单元教学核心知识、围绕核心知识确立单元教学顺序和主线后,教师要把握学生学情,更加详细地设计课中教学顺序。在课程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过往的认知规律,结合单元教学顺序,设计课时教学任务目标。分析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对其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是否有帮助,联系学生掌握的旧有知识,从后往前的编排课时教学顺序,完成“下位技能”至“上位技能”的转变。例如:在磁场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以前的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中都有接触到与“磁场”相关的内容,如初中物理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和高中物理学习电流磁效应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理解加入到教学设计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电流产生的磁场知识,通过定量的计算,让学生运用磁场的知识解决力学问题,结合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物理知识认知结构。

4 结语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众多教育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也成为必然趋势。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也有利于教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结合课时教学、宏观教学,提高教学设计质量。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教学顺序、课中教学顺序,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小娟.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88-89.

[2] 王业超.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6):30-31.

[3] 詹志娟,谢淑敏.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9):89-90.

[4] 王锐.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功能的再开发[J].浙江教育科学,2011(04):22-24.

猜你喜欢
导图高中物理物理
留言板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第6章 一次函数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