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伟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们的战略选择就是要继续抓好制造业。中国是个大国,必须要做强实体经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对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税收、就业等带动十分明显。
近几年,杭州工业表现相对疲软,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持续减弱,尤其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码,工业低迷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更为明显。反观深圳,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抗压性,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深入分析深圳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之路,可为开创杭州工业经济新局面提供参考。
两地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比较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深圳工业增速有所放缓,但于2012年后进入新常态,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40%区间,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较强。反观杭州,工业增速波动较大,特别是2015年起仅能维持略高于5%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43%之间大幅波动,近两年贡献率仅为20%左右,对经济增长支撑力度明显弱于深圳。
在杭州,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枝独秀,近2年均维持在80%左右。第三产业易受房地产、金融等外部环境影响,一旦宏观政策风吹草动,将造成经济大幅波动,寄希望于第三产业始终高速增长并非万无一失,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始终不容忽视。放眼国际,早在1999年香港GDP约为新加坡的2倍,但2009年起新加坡反超,其中重要原因是新加坡的工业比重比香港更高。
进一步分析,深圳工业与服务业此消彼长,是一个相对缓慢而主动的进程,有利于结构优化、质效提升。深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50%(2002年)扩大至60%(2016年)用了14年,杭州从50%(2009年)扩大至60%(2016年)仅用了7年。深圳工业占比缩小、服务业占比扩大带有主动调整、自然发育的因素,工业内部结构和质效相对高端,工业经济受原材料价格涨跌、中低端需求减少等影响较少,既有利于保持工业稳健增长,又有利于保持整体经济平稳增长,“稳增长”的压力总体较小,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空间比较宽松。而杭州工业占比快速缩小带有被动因素,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空间不断收窄。
总体看,杭州尚未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爬坡期和关键期,工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始终是抢占未来的关键制高点。
从深圳经验看杭州工业发展
要跳出工业看工业。工业面临阶段性困难,表象在工业本身,深层次在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根源在工业生态和招商引资体制机制。
相对深圳,杭州市工业经济不仅在总量、增速等显性指标上有差距,在主导产业集聚度、未来产业发展、要素支撑等隐性指标上也有差距。杭州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工业投资力度不足,工业大好高项目偏少,尚不足以支撑工业整体较快发展;传统制造业占比仍然偏高,且产值普遍负增长,亟待转型升级;各工业主平台产业布局分散,同质化、无序化发展较为严重,产业链、创新链不够完善,对全市工业的带动力不足。
深圳主体产业紧密契合信息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演进方向,依靠在原始创新上的大规模投入,推动其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但杭州在未来产业谋划和实施中的力度弱于深圳,主要集中在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投入不多。
同时,杭州信息经济结构呈现服务业相关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相关产业的态势,表明信息经济软硬不够平衡,信息软件、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本地工业产业的耦合度偏弱,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力度不足。
与深圳相比,杭州内生性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不多,许多杭州“双创”项目落户外地,真正留在杭州成为规上企业的少而又少,“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市外引进企业,对杭州的认同感大都建立在优惠政策上,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在利益驱动下容易外迁;本地成长企业,对杭州认同感和关联度更强,外迁可能性较低,即使扩大再投资也大都落户杭州市域范围,如海康威视在桐庐设立基地。
此外,杭州在人才资源精准性、用地保障有效性、考核机制针对性等方面,与深圳相比也呈现一定的差距。比如在人才结构方面,杭州人才短缺不是总量短缺,而是高素质结构性短缺,关键在于供需匹配度不高,应重点引进符合杭州产业需求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
再造杭州工业发展优势
杭州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杭州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不意味着工业经济地位下降、标准放松,反而地位更为重要,标准更为严格,关键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取得什么样的质效。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真正走向增长中高速、质效中高端。
大力营造重视工业良好氛围。制造业是服务业的基础,只有工业保持适度的分量,才能支撑起三产和城市的功能。大力振兴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要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引导作用,把工业经济放在全局性战略位置,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树立“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政府服务理念,着力解决工业发展的痛点问题,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强基”“工业兴市”工程。
紧盯前沿謀划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需要眼界、定力和投入。宏观来看,信息经济和生物经济是未来杭州工业的主战场。这两类产业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和较强爆发性,且杭州在这两大领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发展一批细分领域的未来产业。
双管齐下推动增量扩张。一方面眼光向外,划定工业招商和工业投资占比底线,进一步加大工业招商和工业投资力度,完善市领导牵头、专业人员组成的重大项目招引机制,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着力招引一批百亿级行业龙头项目。另一方面眼光向内,积极探索“双创”载体与工业平台的对接机制,注重培育本地双创项目落地投产、支持本地企业在市域范围内的再投资项目。
扬长补短优化产业结构。以增加值率、产能利用率、增长拉动等指标为基础,结合规模总量情况,梳理出37个工业行业的优先发展、转型发展的排序清单。对指标表现良好的行业要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强;对指标表现不甚理想的行业,加大改造力度,有计划地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
通盘考虑强化平台作用。通盘规划工业产业区域布局,明确各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经开区的产业定位,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尤其要大力推进“东整”进程,加快建设标志性战略大平台,使之成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造、高端制造的主战场,切实解决信息经济“偏软”问题。
划出底线保障工业用地。借鉴深圳工业用地占比不低于30%的做法,划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用地总量和占比的底线。建立全市统一的产业用地供需服务平台,实现产业空间资源供需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有效对接。加大创新型工业用地供给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区及工业园区存量工业用地转型为创新型工业用地。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攻坚盘活行动,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积极探索强化金融保障。借鉴深圳设立规模100亿元的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做法,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健全全市产业引导基金运行机制,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采用国企投融资平台进行股权投资等方式,把招商引资决策、企业投资行为和资本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扩大非银融资渠道,推进金融小镇与产业小镇的有效合作,推动小镇资本更多流向市内实体经济。
上下同欲完善考核机制。创新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R&D投入、招商引资等系列考核机制,总量和增速固然重要,结构和效益更为关键。淡化对杭州投资总量和增速的考核,加大对投资产出效益的考核权重,咬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倾斜配置资源不松动。针对工业投资,市对区县(市)应实施差别化、个性化考核,突出对工业主平台的考核,突出对单个工业项目规模质量的考核,淡化对整体工业投资增速的考核。
本文节选自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获奖文章《深圳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启示》(杭州市统计局选送),部分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