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9-09-10 07:22谭小容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谭小容

[摘  要: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量大,这个问题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双重的压力,导致学生机械化的记忆一些学习内容,老师只能在课堂上进行书本内容的教授,并没有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会真正的鉴赏和掌握应有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珍珠鸟》《范仲淹的故事》《提灯女神》这三篇文章为例,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鉴赏能力,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如何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联想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优秀文化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鉴赏能力]

语文课堂是教师用来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场所,教师与学生结合教材,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感悟文章道理,使学生内心得到升华,从而在语文课堂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龄已经达到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年龄,更加是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最佳学龄段,不容错过,本文将结合三篇具体的课文,来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语言科目是一门博大精深并且充满了联想的科目,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发散思維的能力,揣摩课文作者的心意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些剖析,才能够不仅仅学会文章中的字、词、句、写作手法等的用法,还能够掌握文章带给我们的启迪,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使语文学习达到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起到一个引导和开发的作用,教师利用课件设计的一些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丰富大胆的去联想,教师还要在学生联想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方向,当学生思维向着正确的方向发散时给予肯定,使学生能够拥有独立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以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为例,文章通过描述朋友送我一只珍珠鸟,我将这对珍珠鸟从小养到大,并且珍珠鸟从对我陌生、畏惧到亲近、信任的过程,最后甚至在我的肩头睡着了,来表达人与动物之间是可以建立信任,和谐相处的,从而激发学生善待生命、保护动物的情感。在此篇文章教授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课件,提问学生关于宠物的问题,此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以“我”有一位朋友,得到了一对珍珠鸟,他和这对珍珠鸟之间又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为引导,进入课堂,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思维也是在不断的发散,在思考这位朋友可能跟珍珠鸟发生的所有故事,所以在这时阅读课文,学生更能够记住课文的内容,并且对课文的不解之处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和纠错,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学生拥有了独立的语文鉴赏能力就是对语文素养培养的非常大的一个跨越。

二、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源远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十分关键,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一些古代的名人事迹、成语故事等等,增加了知识储备量,自然也就提升了语文文化素养。在我们日常学习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和有意义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名人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兴趣,从而学生自己会去通过互联网或者阅读书籍的方式去了解这些名人更多的事迹和作品,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余生活,又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比如我们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这一课时,首先可以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查阅互联网或者书籍,了解范仲淹的身世、背影、作品等,使学生首先对范仲淹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一开始,首先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查到的关于范仲淹的资料,相互补充,能够激发学生对范仲淹的了解拥有更多的渴望,在这时候再去导入新课《范仲淹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和兴趣都达到双倍,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双重目的,《范仲淹的故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范仲淹的从小到大家境贫寒但是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废寝忘食”的意义,并且能够明白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完成所有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去阅读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了解范仲淹更多的故事和作品,这样在无形中教授了课本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制造情景疑问开发学生联想创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倡导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天性,改变老旧学习模式、解放课堂,教师通过诱导、启发、激趣、设疑、合作、交流等有效手段来使学生具有独特的联想创作能力,积极给学生制造情景和疑问,使学生自己能够对文章有独特的见解,并且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学生对语文和语文课堂有浓厚的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设疑就成了语文课堂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比如在我们学习《提灯女神》这一课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南丁格尔奖吗?”来开始本堂课程,这样的设疑无疑会让学生的思维瞬间集中在问题上,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参与率,接着阅读课文,教师逐步进行设疑提问,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联想空间,比如在文章开始可以提问,假如你是英国的一位贵族小姐,你会在护士被瞧不起的时候决定去救死扶伤吗?在学生给予错误的选择时,教师要给予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联想能力。学生能够在基本自主思考联想的前提下完成一篇文章的学习,不仅能够使课本内容记得更加扎实,还能够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全东.阅读整本书  浸润细无声[J].语文教学参考,2019(06):48-49.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