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分析与研究

2019-09-10 22:01林青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新形势国有企业

林青云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管理难度加大,严重缺乏创新性,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渐变弱,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主要从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现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6-0289-02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形势多变,企业发展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虽然很难改变世界经济环境,但是通过不断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学会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可以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 经济管理作用及其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1 经济管理的作用

1.1.1 促进经济创新

我国民族较多、面积广阔,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各地区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以上成就主要得益于经济管理。正是由于经济管理的作用,才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正确有利的调节、控制及指导,让其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进行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

1.1.2 协助和补充经济发展

目前,针对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我国采用的经济管理模式是以国有基础型产业为主导(如电力、石油、通信等),不同地区的国有经济起到一定的协助和补充作用。我国特有的经济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督及控制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断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确保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1.3 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强化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国有企业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可以合理优化国有企业资源,更好地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从而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实现稳定发展。因此,经济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不但可以保障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的协调性,而且还可以保障其稳定性。

1.2 创新必要性分析

经济管理不仅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唯有使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且对其进行不断创新,才可以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存活下来。其创新的必要性包括以下2点:①只有进行不断创新才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近年来,新的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对传统经济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如果企业原地踏步,不思进取,没有及时创新,各种问题会接踵而来。②创新可以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国有企业的发展发生问题,不仅会影响我国私有企业、个体经济等其他类型的经济,也会造成整体经济发展退步。

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2.1 决策体系不科学

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企业决策错误,轻则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企业倒闭,直接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调查发现,当前一些国有企业依旧使用集权式的经济管理模式,大部分的领导干部都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委任,其中一些人根本没有企业经济管理经验,很容易发生管理决策失误的现象,严重威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發展。

2.2 管理理念落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的理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并且很难转变过来,经济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而现今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前落后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3 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员工责任心不强

受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一些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混乱、论资排辈、不能按劳分配等,并且考核和评价的相关机制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很多人不能人尽其才。大多数人的薪资没有差别,影响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才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4 社会负担重、经济收益低

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基本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转型,但是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弊端不可能一时之间就得到解决,而且很多企业都背负大量的包袱,例如病退、内养、退休人员的各种费用等,不但影响了这些企业的资本积累,而且严重削弱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很多国有企业长久以来都占据垄断地位,一旦进入市场竞争,自身实力无法与私营企业竞争,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日益降低,从而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3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创新

3.1 改革组织人员机构

对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松散、人才紧缺等问题,企业应该对一些管理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完善,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①企业应该对一些组织机构进行扁平化的改革和重组,精兵简政,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②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管理,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和激励机制。③企业应该激励员工树立创新意识,基层员工可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管理人员应该大胆设想和创新,推动企业改革创新。④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层的培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3.2 加强内部审核监控

国有企业应该对经济管理进行规范,不断加强其内部监管控制,可以采取以下2种方式:①企业应该对经济管理的成效进行衡量与检测,并且定期评估经济管理的结果,实时了解经济目标的实现情况。②企业还应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经济管理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其按照既定目标运行,对那些未达标的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长远目标。

3.3 创新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4种措施:①企业可以公开招聘专业人员负责其经营管理,按照生产经营的情况开展自主分配。②企业可以将生产资料转包或者租借给私人使用,将企业员工的薪资和个人的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从而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③企业应该优化和改进落后的经济管理模式,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重新设定管理方式。④对企业已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然后是手段和内容创新。

3.4 妥善处理劳资关系

国有企业应该对劳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不断改善劳工状况:①如果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不平衡,会严重影响企业发展,这时企业应该借助政府部门促进就业的政策,充分发挥工会作用,不断协调企业劳资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并尽可能地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劳资双赢”的目标。②企业应合理规划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尽早解决,在此过程可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③企业还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5 兼顾环境,探索绿色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在加强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兼顾环境,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主要措施如下:①企业应该树立经济发展与环保兼顾的管理理念,将环保纳入企业管理体系。②政府部门应该为企业创建环保条件,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③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监管力度,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污染。④企业应该积极利用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将一些环保项目作为经济管理的重点对象。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有待完善,处在转型的阶段。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应对经济管理进行不断地创新,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应该抓住时代发展优势,不断优化、完善及创新经济管理方式,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松雪,成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J].经营与管理,2018(7):120-122.

[2]孙静.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对策[J].中国市场,2015(17):123-124.

[3]李宁.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6(1):148-149.

[4]余艳红.析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1):101-102.

[责任編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新形势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