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鸣 覃雪明 赵庆阳 袁辉 黄小玲 王易华 周广熊
摘 要: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通过迁飞入侵的外来有害昆虫,具有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重等特点,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针对草地贪夜蛾入侵蔓延情况,以及对当地玉米为害状及程度调查,结合绿色防控理念,科学提出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的玉米种植户、种子生产企业及技术推广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玉米;为害特性;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125-01 中图分类号: S433.4;S513 文献标志码: B
1 草地贪夜蛾发生概况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草地贪夜蛾在非洲尼日利亚首次被发现,两年内入侵非洲 44个国家。2018年5月至12月中旬,草地贪夜蛾先后入侵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家,对当地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省第一次发现草地贪夜蛾;3月,在广西河池市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5月下旬,广西14个地市80个县(区)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约5.3万hm2;5月底,在桂林市雁山、灵川、兴安、平乐、恭城、灌阳、全州、永福、阳朔、荔浦、龙胜11个县(区)的玉米地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发生面积约0.3萬hm2。
2 草地贪夜蛾对桂林市玉米为害程度调查
草地贪夜蛾是暴食性害虫,且群体作战,类似行军状,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时期均可为害。根据桂林市植保站于2019年4—5月在雁山、灵川、平乐、恭城、灌阳、兴安等12个县(区)对春玉米不同生长期开展多点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各生长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桂林市春玉米种植面积3.2万hm2,包括普通玉米和甜糯玉米品种,根据各点调查结果统计:每100株见虫低的为3~8头,高的为10~15头,最高的达36头;为害株率一般为0.8%~10%,高的为30%~50%,局部高达78%。根据对玉米不同生长期为害程度观察和估算:在苗期,玉米虫株率一般为5%~10%,并造成较严重缺苗和缺蔸,受害减产10%~25%;在拔节期,幼虫主要暴食玉米植株的生长点和所有嫩绿部分,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在小喇叭至大喇叭口期,虫株率达20%以上,高龄幼虫不仅大量取食嫩绿叶片,而且还蛀食幼嫩的雄穗和果穗,严重威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经估算可造成产量损失25%以上。
草地贪夜蛾几乎没有天敌,当前国内还没有经过试验并通过登记的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农药,使种植户在农药的选择、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上难以把握,因此难以对草地贪夜蛾做到及时有效的防控。草地贪夜蛾不仅迁飞扩散快,而且极具破坏力,严重威胁着桂林市及周边省市的玉米生产安全。
3 草地贪夜蛾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是寄主广泛,为杂食性害虫,可为害80多种植物。从目前的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以为害玉米最为严重。二是适生性强,据观察,在春、夏季玉米各种植季节均有为害,且在同一时期,虫卵及不同虫龄的幼虫同时存在,世代重叠严重。在气候、寄主条件适合的区域,可周年繁殖,一年可发生多代。三是迁飞扩散快,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从发生区域大量迁飞到食量充足的未发生区域为害。桂林市于2019年4月下旬,首次在雁山区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而到了5月上旬,草地贪夜蛾便迅速扩散到全市12个县(区)所有的玉米种植区域。四是繁殖能力强,一只雌蛾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 000粒。在适宜温度下,卵在2~4 d即可孵化为幼虫。
4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及对玉米为害状
4.1 形态特征
4.1.1 成虫
体长15~20 mm,翅展 32~40 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中部各一黄色不规则环状纹,后翅为灰白色肾状纹。
4.1.2 幼虫
草地贪夜蛾幼虫一般为6个龄期。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据观察,3龄以下幼虫体长6~9 mm,头部为黑色或浅棕色,体色多为绿色或浅黄色,随着虫龄增加,体色不断加深。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4龄以上幼虫体长30~50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
4.2 对玉米为害状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长时期均可为害。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1~3龄幼虫通常潜伏在新叶背面取食,取食叶肉后形成半透明“窗孔”。4龄以上幼虫暴食玉米植株的生长点和所有嫩绿部分,取食后叶片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有的孔洞在叶片上呈排状,为害严重时整株玉米的叶片被吃光,并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高龄幼虫具有暴食性,可直接蛀食幼嫩的雄穗及果穗。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
5 防控措施
5.1 防控策略
(1)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预案,突出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确保做到治早、治小,严防草地贪夜蛾的扩散和蔓延。
(2)采取灯诱、性诱控制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采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应急防控,以压低虫口基数,有效控制虫情蔓延。
5.2 防控关键技术
5.2.1 成虫诱杀技术
在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期,采取集中连片放置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也可以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进行诱杀,以提升防治效果。
5.2.2 幼虫防治技术
(1)防治时期:应抓住1~3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
(2)施药方法: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并定点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幼虫发生为害部位。
(3)药剂选用: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药剂,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多杀·氟虫双酰胺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虫龄较高时可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20%甲氰菊酯进行防治。在施用农药时可加入有机硅助剂,可省药、省水和省工,提高防治效果,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同时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避免其产生抗药性。
(收稿日期: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