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生
摘 要: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改善生态环境,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對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主要就新时期国有林场营造林关键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优化国有林场营造林质量的相关管理措施,希望能为林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有林场;营造林技术;生态建设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106-01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B
国有林场是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要建设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森林发展水平与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林场营林造林工作的不断深入,已经有很多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逐渐增加,水土流失问题得以改善。但在实际营林造林工作的过程中,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着营造林质量不高、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林业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
1 国有林场营造林关键技术
1.1 适地造林
想要提高国有林场的营造林质量,就要充分做到因地制宜。全面了解造林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土壤的温度、湿度、营养成分等状况。现阶段我国应用的造林技术主要有3种,分别为植树造林、分殖造林与播种造林。
其中,植树造林的成活率最高,且树木生长速度快,操作起来较简单,是目前我国营造林工作中使用最多的一项技术。一般来说,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大面积或区域化的种植,如水土流失较严重或自然状态不佳的地区。分殖造林主要通过对树木枝干的增殖来实现对树木的再种植。相对来看,这种造林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达不到过硬的技术,很难保证分殖树木的成活率。此外,分殖造林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较为湿润的气候与土壤,我国满足条件的地区较为有限。播种造林则是借助飞机等工具,将种子散落在指定区域,由种子自然生长。这种造林方式对技术的要求较低,适合大面积以及山区的造林工作,但成活率受环境与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1.2 造林整地
为改善造林地的土壤状态,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通常可以采用人为的方式对原本的土地条件进行改变与调整,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土地酸碱度不合适、体制营养成分较低、土壤条件不佳的地区。造林整地可以有效改善其土壤状态,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树木成活率。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造林整地情况来看,整地方式主要分为2种,即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指对造林区的土地进行全面翻耕,这种方式通常更适合地势平稳的区域。局部整地则是通过对造林地的考察与调研,将造林地分成带状或块状区域,再根据各区域种植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行针对性整改。
1.3 强化育苗
强化育苗是营林造林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国有企业营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扩大我国国有林场树木种植面积的同时,工作人员应对种植苗木的质量与品种进行严格筛查,根据造林地的相关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树苗进行培植。并在培植过程中对树苗的生长情况做详细观察与记录,全面了解树苗的信息,以培植出品质优良的种苗。
2 提高国有林场营造林质量的管理措施
2.1 优化营造林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已建立起相关营造林质量管理或稽查办公室,但在很多林业相关单位内,仍然存在着由于责任、分工不明确所导致的管理体系混乱、各部门互相推诿的情况,阻碍了国家政策的落实。在此背景下,建立健全营造林管理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应优化管理模式、划分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加大监察力度,对营造林的质量与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进行严格监管。并设置奖惩机制,对工作中态度积极、成果突出的优秀工作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对工作中态度疏忽以及专业技能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给予严肃惩处,以此来激励我国国有林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其专业技能,进而促进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水平[1]。
2.2 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造林工作者作为营造林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树木的成活率以及营造林的质量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现阶段,很大一部分造林工作者存在着专业技能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主要靠口口相传的工作经验来对造林地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普遍不高。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营造林建设的工作队伍中来,为国有林场注入新鲜、优质的血液。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国有林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聘请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与丰富造林经验的专家来单位讲课,提高造林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并在培训结束后安排考核,对成绩优异的员工给予表扬与奖励,对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再次进行单独培训,以此来端正工作人员的学习态度,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有林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2]。
2.3 增加成本投入
在国有林场营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政府应增强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并保证资金得到合理利用,有效解决我国国有林场目前运营经费紧张、科技水平不足的问题。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国有林场营造林工作的科技水平与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蚌埠市、芜湖市财政分别拿出1.2亿元、0.8亿元用于造林绿化补助。安庆市采用PPP模式,与投资公司进行合作,融资5.3亿元用于绿化造林。淮南市积极推进“以奖代补” “先造后补”政策,吸引社会资金8.8亿元。截至2019年3月底,全省已经完成营造林123 486.67 hm2,同比增长113.5%。其中,人工造林92 660 hm2,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7 666.67 hm2,营林23 160 hm2,超额完成了春季造林任务,促进了我国生态建设的深入开展[3]。
2.4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国有林场的营造林工作,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在造林整地时,视情况积极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保留植被防护带。这种方式既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增强森林物种多样性,又可以避免破坏森林生态环境,防止水土与养分的流失。另一方面,应大力加强营造林护林防火工作,科学开展针阔混交林体系建设,通过不同含油脂量的树木混合种植,构成天然的防火阻隔系统,提高营造林的防火性。并结合探望台、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烟雾监测等现代化科技,铸造高效技术型营造林防火工程。还应强化森林资源防火宣传力度以及火源监控与防火责任落实,将森林火灾的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例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防火工程建设并优化应急机制,严格执行24 h值守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确保人员在岗,政令通畅,做到安徽省连续31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有效保障了我国森林资源与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营造林管理工作作为我国国有林场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政府应优化现有营造林管理体系,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并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我国国有林场营造林的工作技术与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我国营造林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陈薇,李毅.国有林场营林技术分析与实施要点解读[J].南方农业,2018,12(17):76-78.
[ 2 ] 张志强.浅析国有林场营林技术措施[J].民营科技,2015(3):218.
[ 3 ] 朱慧娟,胡春伟,程忠玲,等.林业营造林工程的质量控制浅述[J].低碳世界,2019,9(2):326-327.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