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思颖 黄敏楠 覃丹
摘 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国际交流逐渐增多。而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地铁站基本都有双语提示标志,但是,部分地铁站名英译不够规范。笔者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地铁站名英译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原则,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以期方便国际友人出行及更好地了解中国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地铁站名;英译;广佛地区
地铁,是当今人们出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地铁站名,也慢慢变成了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规范地铁站名英译,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更有利于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
一、现行译名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经实地探究广佛地区现行地铁译名,及针对居住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群体进行抽样调查访谈,研究发现:
1.文化性不够
在译名的文化性方面,主要问题为对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地名直接采用了音译的方式。例如广佛线的“祖庙”站,现行译名为“Zumiao”。祖庙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群,单纯采用拼音音译的方式,无法向国际友人传播当地特色文化。若翻译成“The Ancestral Temple”,则更能直观地向他们展示这一地名的文化内涵。
2.规范性不足
在译名的规范性方面主要有两点问题:同一类型地名英译名称不统一。如广州地铁3号线上的“机场北”(Airport N.),此处将方位词“北”意译成“N.(North)”。但是,8号线上的“新港东”却直接音译成了“Xingangdong”,类似的还有“镇龙北(Zhenlongbei)”“镇龙西(Zhenlongxi)”等。这种译法不仅无法反映地名的实际含义,而且在国际友人不懂拼音的情况下,会误以为这类地名是新的地方。同一地名英译名称不统一。如广州地铁的“大学城”的译名为“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而深圳地铁的“大学城”译名为“University Town”。
3.功能性不强
在译名的功能性方面主要体现为通名的翻译不确切,未能体现该地点的功能。经研究发现,广佛地区几乎所有“xx路”都音译成了“xx Lu”,而不是“xx Road”。例如6号线的“一德路”(Yide Lu),广佛线的“同济路”(Tongji Lu)等。除此之外,广佛地区几乎所有“xx村”也都翻译成了“xx cun”。例如5号线的“西村”(Xicun),8号线的“凤凰新村”(Fenghuang Xincun)等。
二、反思及建议
笔者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和上述原因分析,对地铁站名英译提出以下建议:
1.文化性地铁站名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
翻译理论家赫曼斯(Theo Hermans)倡导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视野扩大到文本外,进入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翻译语境中。部分地铁站名涉及深层的文化内涵,因此,笔者提倡对这类地铁站名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以期让乘客通过其英译,领略其文化内涵。以农讲所(Peasant Movement Institute)为例,该英译道出了农讲所的历史文化内涵。毛泽东、周恩来、彭湃等同志曾在番禺学宫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讲所的课堂就设在番禺学宫的大成殿内。该地铁站名的英译,能反映出地点的性质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然而,如:祖庙(Zumiao),西门口(Ximenkou)的翻译则不能体现出其历史文化内涵。
2.功能性地铁站名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
地铁站名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指引外籍乘客出行。粤港澳大湾区内聚集了大量国际友人,因此,为了增强站名翻译对乘客的指向引导性,对于公共性功能场所的地铁站名翻译,应体现其服务功能。如:广州北站(Guangzhou North Railway Station),动物园(Zoo),天河客运站(Tianhe Coach Terminal Station),以上地铁站名英译均能直接体现出其公共服务功能,便于国际友人了解其功能性质。然而,如:植物园(Zhiwuyuan),南沙客运港(Nanshakeyungang),以上两个站名只进行纯拼音翻译,没有将体现功能性的部分直译成英文,“指向”性不强,并不能直接向国际友人指明地点的功能。
3.专名采取音译,通名采取意译
对于地铁站名中的专名成分,应以汉语拼音形式音译,因为这些专名只是符号性地作为地点的标志。然而,对于地铁站名中的通名部分,则应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结合,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能反映翻译的功能性。如:京溪南方医院(Jingxi Nanfang Hospital),越秀公园(Yuexiu Park),大埔墟(Tai Po Market),九龙湾(Kowloon Bay),以上地铁站名均对专名部分进行音译,体现出国语拼音和粤语拼音的特色;对通名部分进行意译,反映出地点的功能性质。
三、结束语
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地铁站名的英译存在不规范现象。而地铁是大湾区内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因此,地铁站名翻译应备受重视。地铁站名的英译规范,不仅是翻译功能目的的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对地铁站名进行意译,让国际友人领略其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穆凤良. 翻译的共性与个性[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7:171.
[2]曾应枫. 俗话广州[M].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8:145-147.
[3]和静,郭晏然. 北京地铁站名英译初探[J]. 大学英语,2015(12):246
[4]石乐.北京地铁站名英译探析[J].考試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4,No.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