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芹
摘 要: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良性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构建新时代良性师生关系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障碍:落后教育思想的束缚,交流沟通渠道的缺乏,职称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对此,本文在相关教育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良性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保持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改革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教育;师生关系
引言:
班级中总有一些问题学生,教师需要重点做好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这时,教师与他们的沟通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果不与他们沟通,或者进行无效沟通,就很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致影响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所采取的沟通方式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呢?
一、师生关系组成的要件
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腔热情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师爱是师德之魂,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作为一名学校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智慧的重要源泉。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以爱为本,给学生多一份尊重和信任,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有了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达到教与学的同步及互补。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往活动中民主、在相处氛围上融洽的体现;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它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信心,更好地发挥学习潜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等同于完全放任学生学习的监管和引导,师生间平等、民主、宽松的关系,其根本目的还是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宽严有度,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首先做的就是要关心学生,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尤其是对于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而且学生大部分都不会被家人关注,也不会被周边的人重视,这就使其性格孤僻的现象越发严重。因此,在进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上,老师必须要格外关注他们,多与他们進行情感交流,用爱和关怀感动他们。这一过程老师就需要始终秉承着尊重的原则,不仅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想法,还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即使他们犯了错,也要一个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给他们相应的改过机会。只有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老师的教育,最终逐步实现目标教育。
三、沟通从爱学生开始
爱是相互的,没有爱就无法有效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教师对学生内心充满爱,所做的一切都为学生着想,不做伤害学生感情的事,不做不顾学生感受的事,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老师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只要给学生时间,从爱出发,用心沟通和磨合,就会赢得学生信任。有些年轻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沉不住气,容易冲动,对学生发脾气,这是不理智的,责骂和惩罚往往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越犯错,教师就应该越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与学生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这样就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然后对症下药。平时,教师应该细心观察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例如,学生J在课堂上不是说话,就是睡觉、折纸。教师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谈话后好不过三天,他又开始捣乱。有一天,J某科作业没有做,被该科老师罚出课堂。教师知道后将J领进办公室,让他坐下,并给他吃些零食,以安抚他的情绪。由于平时教师发现J手脚勤快、爱劳动,便决定改变教育策略,趁机对他说,你爱劳动,责任心强,就当咱班的劳动委员吧。一听自己被委以重任,他欣然接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很能干,以身作则,教师便不断表扬他,培养他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期末,教师还给他颁发了“热心公益、服务校园”的奖状,他很激动,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拿奖状。渐渐地,他的进步越来越大,学习也主动积极了。
四、沟通从微笑开始
微笑是信任。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赢得学生的喜欢,让学生逐渐接受教师的管理。班级新转来一位女生L,她第一天来时,就带着3个女生到其他班级中找长得帅的男生聊天,说认其为哥哥。L优越感很强,喜欢与男同学一起玩,上课睡觉、说话、传纸条。起初,教师觉得她是小孩,就简单地提醒她改正缺点,可她非但不听,而且公开顶撞教师。于是,教师反思了自己的做法,决定换一种方式与她沟通。从此,教师总是面带微笑,以商量、沟通的语气与她聊天。渐渐地,她的态度转变了,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改正缺点。对待这种“吃软不吃硬”的学生,沟通应该从微笑开始。
结束语:
总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沛华.初中班主任沟通技巧探析[J].教育观察,2017(03).
[2]赵颖征.班主任的沟通艺术[D].河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