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著述到艺术批评:浅析世界关系美学 理论的起源

2019-09-10 07:22施诚刚
艺术广角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想史图景当代艺术

施诚刚: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学、佛教社会学。

“当代艺术在当代汉语思想文化中,总体上处于一种边缘地位。”直至现在,这种处境依旧没有改变,为此,心系中国当代艺术的评论家查常平频繁为当代艺术发声:“中国当代艺术理应是当代汉语思想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希望中国当代艺术在事实上的边缘中成为价值上的主流”。他近年出版的《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就是明证。这是一本考察1993年至2016年中国先锋艺术的煌煌巨著,全书以作者独创的世界图景逻辑理论为学理框架,从语言、时间、自然、自我、社会、文化、灵性七个向度阐述了中国先锋艺术领域众多艺术作品的思想意涵,读后给人启发良多。

《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不同于常见的艺术文献史,它是一部独特的艺术思想史。关于思想史与文献史的区别,查博士在书中已有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为何选择了作为思想史的艺术史来书写。首先,从根本上讲,艺术是人的创造,艺术不是自然的作品,艺术必须包含人的思想和观念。没有思想观念支撑的艺术作品只会降级,沦为工艺品。因此,介绍个别艺术家如何使用媒材、整个艺术界如何推进媒介衍化的艺术文献史,即使覆盖面再广、准确度再高,也只能是工艺史,而非艺术史。因为它专注的是技术层面横向扩展的共时性,而不是思想层面纵向挖掘的历时性。这是艺术文献史的死穴。其次,艺术文献史易衰变为枯燥的艺术教育,成为杜尚嘲讽的对象:“我觉得绘画就像画它的人一样,若干年后会死,然后它被称为艺术史……反正它对现在做不了什么。”艺术文献史写作,具有较高的变质风险。最重要的是,据查常平的分析,中国的当代艺术虽然结合了西方的现代与后现代理论,但至今还处于一种前现代处境,呈现为一种杂而多的样态,夹杂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另现代的艺术景观,对此,他名之曰“混现代”。考虑到中国当代艺术界的混现代特性,以材料、工具、技法先后的师承关系、作者所属的艺术群体等为序列进行分类的传统书写方法,显然已經不再适用于当前的艺术史写作。于是,他选择了基于价值理性的“作为思想史的艺术史”写作。

这种艺术史书写方式,在高尔泰先生那里得到较高的认可。高先生认为,该书“从深层心理分类入手、把作品的档次纳入人文价值体系序列,以及体系序列与体系序列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从而由微观阐释,导入宏观的维度。表层来看是断代艺术史,深层来看是美学思想史,更深层来看,是寻找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定位的一种努力”。贯穿全书的线索是查常平的艺术批评进路,即人文批评的本体论、世界关系美学的基础论、感性文化批评的方法论。

其中,世界关系美学理论是本书最突出的贡献,为查常平所独创。世界关系美学理论包括对艺术现象世界的整全理解、分层阐释以及互动审视。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理论,有必要回顾西方先哲在关系美学方面的成果,其中,“和谐”和“统一”这两个关系范畴将最先纳入我们的考察之中。

古希腊美学家用和谐与统一来表述美的本质。和谐、统一,看似是对象的属性,但深究下去却并非如此。对象是自然而然的,物质是相对不变的,人作为主体去观察对象才得出统一、和谐的结论。“这个标准是抽象的、主观的,因为它是人类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产物。”离开了人,条件便不能成为条件,标准也不再是标准,故而人的美感是主观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查常平的世界关系美学理论中的七重世界关系,都是人与对象的相关模式,而非物物相关,因为人才是世界关系美学的发生学核心。即使是物物关系,也是通过人而产生的。

和谐和统一两个关系范畴,按现在的观点可以划分到关系美学的领域,而且它们都属于物物关系。由物物关系延伸到美是关系的这一跨越是狄德罗的功劳。他对美下了关系性的定义:“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做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为关系到我的美。”到底什么是关系,狄德罗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当代艺术中的关系美学,其创立者为尼古拉·布里沃。1998年,布里沃出版论文集《关系美学》,试图从理论层面来阐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球性艺术现象。该书的面世奠定了布里沃作为关系美学之父的地位。在他看来,艺术就是“制造与世界之关系”。艺术的制造与世界之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他从艺术史角度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文艺复兴之前为第一阶段“人─神关系模式”,文艺复兴开展出第二阶段“人─物关系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是第三阶段“人─人关系模式”。

查常平认为,布里沃的“关系美学”并不是关系美学这一理论最终的样态,尚有发展的空间。因为布里沃仅仅把当代艺术看成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手段。这就为他日后提出世界关系美学理论埋下了伏笔。

通过仔细阅读《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可以发现,这本书的写作奠基于世界图景逻辑理论的形成,而且世界关系美学理论从实践过程看,即是世界图景逻辑批评。世界图景逻辑理论,在2007年被查常平正式提出并最终完善,这是他学术思想逐步成熟的结果。回顾他的著述历程,能在其中发现清晰的衍变脉络。该理论最早的思想萌芽,出现在他1993年写成的《日本历史的逻辑》一书中。此书所用的学理框架包含了人时关系、人人关系、人神关系、人言关系的“历史逻辑图景”,远非后期世界图景逻辑那般内容完整。他在书中导论部分探讨了历史的起源、逻辑的起源,正文中则详细展开了日本历史在时间、正义、信仰、语言四个方面的逻辑特征。为了扩大学术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也因为早早地意识到了图像时代的到来,他决定从事艺术批评。自此,他一有机会就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同时坚持在报纸上发表书评与社会评论文章。

由此,查常平开始了学术著述与艺术批评齐头并进的繁忙生活。在学术著述方面,在完成了《日本历史的逻辑》的个案研究之后,他深深感到有必要追问逻辑历史学的存在论题域,并以解答此问题为目标,历时两年,他于1997年完成了《历史与逻辑》一书。碍于行文晦涩与经费原因,一直到2007年经过部分删减之后,此书才以《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和《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 艺术 宗教 美学之比较》两卷本的方式问世。总的来说,《历史与逻辑》讨论了历史与逻辑关系的基础论题,阐明了世界历史的逻辑图景之根据。在写作过程中,他不断把讨论深化,书中内容包含了形而上的宗教先验追思,形而中的历史逻辑讨论,形而下的美学意涵探索。细看《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 艺术 宗教 美学之比较》不难发现,作为艺术批评之根基的“新美学”思想在书中第六章得到明确展现,以区别于“旧美学”。他关注美学的对象、语言、使命,强调美学的意性文化特征,否认美有一种现成的、客观的、不被人把握的属性。在他看来,美学特有的对象、语言要求相应的只属于美学自身的使命——这就是在学问形态中应许人以超越虚无、抗击沉沦的力量。美是人的生命意志超越虚无的产物,美学在根本上乃是审美学。审美首先是个人性的、指向神圣的超越活动。

在艺术批评方面,除了继续发表文章以外,查常平于1999年创办“人文艺术”论丛,以艺术作品为媒介发表对当代文化问题的看法。迄今,该论丛已经出版了16辑。2001年,他计划写作一部横跨1990—200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思想史》,由于收到的文献资料有限,再加上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务繁重,其写作时断时续。

在《历史与逻辑》一书中,查常平认为,历史是向人打开的,在时间中呈现出相关性与差别性。逻辑呈现在差别性的世界里。历史与逻辑在终极意义上的相遇就是世界,其相遇的在场方式就是语言。由此出发,他计划写作姊妹篇《语言与世界》。[28]其间,他又发现,仅有历史时间与历史逻辑相关联生成的世界,并非整全意义上的世界,那仅仅是历史世界。人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最终会有定论”就是基于这样的误解,《语言与世界》的写作因此搁笔。不过,他以此为契机实现了个人思想的转向:“我逐渐明白‘历史逻辑’只是其中的一个向度,而历史也只是世界图景中的一个向度而不是心理的、社会的逻辑发展的全部归宿。除此之外,世界图景逻辑还包括早年所说的语言逻辑、时间逻辑、社会逻辑、信仰逻辑,还包括自我逻辑与自然逻辑。”

查常平对包含语言观、时间观、正义观、信仰观四方面在内的历史逻辑图景,不断进行调整、扩充,终于在2007年于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访学期间,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图景逻辑理论”。一言以蔽之,世界图景逻辑是一个关于世界本身的最大思想共同体,它最终回答如下七个问题:人言關系(个人与语言的关系)、人时关系(个人与时间的关系)、人我关系(个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物关系(个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人与肉体生命的关系)、人人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史关系(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人神关系(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此后,查常平自觉地开始了世界图景逻辑批评。他以世界图景逻辑理论为根基,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批评之路。“一定意义上,我的艺术批评就是透过当代艺术作品去展开世界图景逻辑的实然之在,在对艺术家的原初图式的分析中企图以此打开从实然之在走向应然之在的通道。”从世界图景逻辑理论或世界关系美学理论出发研究一些当代艺术个案的文章,陆续发表在“人文艺术”论丛或刊物中。2008年,他出版了《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一书。这本书是他对当代艺术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标志了当代艺术不再囿于新闻性批评模式,在艺术界开启了一种人文学批评的新进路。在写作过程中因为积累了世界图景逻辑批评的丰富经验,在不断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的经历里也充实了相关资料,查常平决定续笔未完成的《中国当代艺术思想史》。经过漫长的周期,这本书终于以两卷本形式在2017年出版,分别为《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和《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二卷 混现代》。与此同时,查常平还运用世界图景逻辑理论解析《马可福音》,于2011年出版了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一书。他在其中表达了以“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重审“人类的世界图景逻辑”,以此回答人类来自何处、基于何处、走向何处之类的难题。

由上述的梳理可知,新美学思想萌芽在先,世界图景逻辑理论建立在后。“新美学”思想给出了“审美是人的超越活动”的结论,世界图景逻辑理论通过解析人与世界的互动过程提炼出七个世界因子、解答了何为世界的问题。这样,把人之超越性的审美活动在人与七个世界因子的互动过程中加以阐释,则成为世界关系美学理论的核心。其理论体系之庞大,涉及到对于我们所生存世界方方面面的整全理解。这不能不让人惊异,查常平在思想上建造了一个人的博物馆,故此,他才能充满自信地将之命名为“世界关系美学”。

虽然当代艺术目前身陷围城,但查常平依旧站在太阳即将升起的山岗上,没有放弃希望。他希望外界评判艺术家时,不再把艺术家看成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匠人角色;艺术家在自我省察时,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敢于担当挽救日益沉沦之社会的责任;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走出困境,在人的实然的世界中开启一片应然的天空——正是在这种美好的愿景下,他完成了《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

“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的写作,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梳理过去二十几年中国先锋艺术的发展历程后不再陷入重复制造的奴役境地,不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克隆他者的艺术文化,取代艺术家作为主体的自由创造,清理先锋艺术创作中轮回出现的克隆文化的误区,为一切爱艺术者作为人拓展更大的自由创造与自由生存的空间。”书中的内容不止于对艺术作品的解析,还饱含一个人文学者以批评家的身份介入艺术评论后,对当代艺术界诸多问题的深刻反思。当然,由于涉及作品甚广,再加上使用学理性批评方法论的深度要求,该书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收纳作品过多,又受篇幅所限,一些艺术作品的点评都是触到即止,不够深入。其次,在分析时作者在世界图景的多个角度来回切换。尤其在上升至灵性维度时,也许正是因为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作者的主观情感达到了高峰,笔触内情感的猛然迸发虽然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但难免让人有头晕目眩之感,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会造成些许的讶异和不理解。

注释:

[1][2][35]查常平:《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第153、163页,内容提要。

[3][4][7][9][10][18][26][31][37][38][39][40]查常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第一卷 世界关系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38-41页,第10页,序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注释1,第451页,第3页,序言。

[5]查常平:《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4页。

[6]〔法〕皮埃尔·卡巴纳:《杜尚访谈录》,王瑞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頁。

[8]此观点高尔泰先生在本书序言中亦提到。

[11][14]邓晓芒:《西方美学史讲演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第216页。

[12]高尔泰:《美的抗争——高尔泰文选之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第4页。

[13]参看向翔:《关系美学的历史考察》,《江淮论坛》,1985年第6期。

[15]国内根据英文翻译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其实应当按照法语人名翻译。

[16][17]延永刚:《构建当代艺术表征范式的一种尝试——波瑞奥德的“关系美学”思想评述》,《北方论丛》,2016年第6期。

[19]查常平:《日本历史的逻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25][27]查常平:《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337-339页,第338-339页,第127、330页。

[21][28][29][30][32][33][36]查常平:《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7页,第5页,第7页,第8页,第7页,第9页,第9页。

[22][23][24]查常平:《人文学的文化逻辑——形上 艺术 宗教 美学之比较》,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28页,第229页,第230页。

[34]查常平:《当代艺术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责任编辑 牛寒婷)

猜你喜欢
思想史图景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Game of Drones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新“法家三期说”的理论阐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论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中国特色民生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