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文彬
【摘要】:随着社会的改革和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初中学生受到社会不良信息干扰的几率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初中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策略,灵活使用教学策略,设计有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这个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政治,构建高校课堂,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政治 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依据教学现状,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原则,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强化个性化的教学,促使学生对本学科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及问题
1.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
《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等是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这些教材,目的是通过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成长相关知识和法律常识,了解国情,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国民所需承担的责任。从而形成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得体有效。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也有部分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少部分教材内容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不同步,不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有的是重复教育。例如:初中二年级上册中有《同学朋友》、《做诚信的人》在小学里的思品课的教材中多次出现过此类内容。让初二学生重新学习,会感到太简单。还有一些内容,太抽象、很难懂,这些内容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发初中生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的热情,难于培养有理想、道德、高素質、遵纪守法人才,反而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厌学,这是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
1.2 教学理念滞后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理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有少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定位不准,对现实的改革思想不清楚,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思想不够,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只是读读课文,做做课后练习就完事,对于教材的教学目的教师不清楚,学生糊里糊涂的学,无法完成高效教学。
1.3对学生的考评形式单一
大部分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以一张考卷为主,学生综合表现凭教师的个人印象打分占考核比例很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会把主要精力用在记忆理论知识上,从而忽视自身的言形举止的规范。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优化策略
面临初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面对,重温新课程改革的意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依据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制定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行为,思想动态,价值观的树立,让学生相互评出分数,然后计入总成绩。自始至终把德育评价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2.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用好多媒体
解决初中思想品德课出现的偏差,首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育人为上。全面落实“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树立学生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接近社会、不断的更新自我,获取社会知识,扩宽视野。自觉的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融为一体。
为此,在初中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结合事实热点,培养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在合作中发展》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互相讨论“在合作中发展”的含义,然后在多媒体的频幕上播放有关国家“一带一路”的视频,边看边讲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接着播放世界地图,指出一带一路的地理位置是由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加强了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区交流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会给我们带来与世界交流的巨大方便,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大意义。逐步养成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了解世界习惯,达到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
2.2应用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我们在教学策略上合理而巧妙的应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定会成倍的上升。
应用多媒体有两大好处,其一是节约板书时间,可让教师多多的去辅导学生。其二是媒体中有音乐、有图片、视频等很容易直观向学生展示,学生爱听、爱看、爱学,容易产生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的参与度【3】。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关键;理清教学目的,教学思路,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教材这根标杆,把学生的行为、思想推向社会,让学生自主的去展望世界,展望未来,为将来走向社会,奔向世界,成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才。努力上好思想政治的每一堂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关海魁. 浅析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7, 20(20):35-36.
【2】范竹发.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7(4):35-38.
【3】李栋平.“互联网+”促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4):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