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

2019-09-10 15:55许佳红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摘要】:根据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新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加强就业指导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在观念上和内容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探索出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思政教育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

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辅导员及教师利用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影响的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改变,及时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具备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高职院校中的就业指导课程则是指高校教师为学生开设关于求职技巧、求职信息搜索以及就业政策介绍等内容的实用性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习年限较少,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实习与就业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对于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是新时期思政教育的要求,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发展的条件。

二、高职院校大学就业指导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就业观、就业心理的教育

正确的就业观和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基础,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首要内容。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择业时的具体体现。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影响着人才结构、供求关系及学生的就业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社会发展要求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大环境,理性认识就业形势,从实际出发,从国家需求大局出发,权衡各种关系,分析就业环境,形成合理的就业择业观念。

就业心理教育同样必不可少,应当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帮助毕业生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以便于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岗位。及时消除大学生对就业的恐惧心理,加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了解,完善自我调节机制,增强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开拓创新、勇敢坚毅、乐观自信的情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就业心理教育有利于高职大学生求职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他们直面现实和人生、尽快适应职业、融入社会,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教育

关于就业形势的教育,既要帮助学生仁青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又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就业的信心。高等学校大规模招生以来,大批毕业生陆续走向社会,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毕业生就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遭遇到困境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整个社会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局面,加上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速有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客观上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每年都能提供更多的岗位,其中大部分是职业技能型岗位,这将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1】

就业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之一。就业政策主要指国家性的、地方性的、行业性的就业政策。毕业生只有在正确了解各种就业政策的前提下,才能避免就业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各种就业政策必须指导到位,落实到位,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各种政策,帮助毕业生成功走上就业之路。

三、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在观念上,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的理念

把工作职能转变到为学生、学校服务中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觉适应当前学校就业工作的需要,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将化解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2】以此来促进学生就业。

(二)在方法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继承传统的优秀方法,更需要不断创新。【3】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要认真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努力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着重从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中,榜样教育与岗位实习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就业指导课程注重实用性的特点,也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思想政治的内容,高校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使思政教育与就业相关知识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借助一些新媒体、网络语言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展现给学生。信息时代瞬间变化,教师也需多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素养,以满足学生需求。

在新时期下,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加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并不断将这两者之间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能够更健康、有效地就业,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就业观,引导学生制定出正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当代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合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才能真真正正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參考文献】:

【1】 史晓溪,王淑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内容研究[J].就业指导,2013,(06):27.

【2】 赵放辉,王晓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工作契合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6):5.

【3】 赵放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05.

作者简介:许佳红(1989年—),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助教,高等教育学硕士,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思政教育高职院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