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清
一、作文题干表述如下
当今世界,“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有人说:“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二、作文评析
这是一篇关系类的材料作文。材料中包含了多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富有”与“成功”、“已经得到的”与“尚未拥有的”、“眼光”与“态度”,这几组浅表关系,学生比较容易看出来,但几组深层次的关系学生不容易把握,导致了写作的偏差——“富有”与“已经得到的”和“尚未拥有的”、“眼光和态度”与“已经得到的”和“尚未拥有的”等,若干组浅表关系与若干组深层关系杂糅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了审题的困难。
要准确地定好写作角度,就必须先厘清这些复杂关系之间的层次。要厘清这些复杂的关系层次,就必须弄清楚组成材料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这则材料是由两个解说关系的句子组成。第二个句子是对第一个句子所阐述的“富有与成功”关系中的“富有”一词的补充解说。因此,材料的第一层关系就是第一句所阐述的“富有与成功”。
第二个句子所阐述的几组关系中,“眼光和态度”决定着人们对“富有”的看法,这是继第一层“富有与成功”关系之后的第二层关系。第三层关系是:低俗的“眼光和态度”会把“我们已经得到的”当作“富有”,脱俗的“眼光和态度”则把“我们尚未拥有的”当作“富有”。
第二层关系“眼光和态度”决定着人们对“富有”的看法,既会受第三层关系“眼光和态度的高下”的影响,又会影响到第一层“富有与成功”的内涵。
在写作中,学生对材料中的若干“组”关系把握不全,对材料中的若干“层”关系又把握不准,导致写作角度定位不准,偏差较大。表现如下:
(一)什么是成功?
(二)什么是富有?
从这两个角度写作的文章,都是没能很好地把握住“富有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来阐明论题,只是舍弃材料的约束,无所顾忌地谈成功、谈富有。
(三)眼光和态度。
从这个角度写作的文章,最终并没有落实到“富有与成功”的问题上,只是抛弃材料谈“眼光和态度”。
(四)“眼光和态度的高下”影响对“富有”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写作的文章,同样是把材料的第一句话所阐明的第一层关系给忽略了。
既能把握材料中的若干“组”关系,又能厘清其间存在的若干“层”关系的文章,能够把从“眼光和态度”到“富有与成功”之间的层级关系说明白的,可谓少之又少。下面这篇文章是经过几轮修改后的习作,仅供各位参考。
让我们踏着先贤的足迹,努力探索、甘于奉献,执着追梦吧。
三、范文示例
富有与成功
向明中学高一(7)班 范诗芸
当“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时,我们不禁开始思索富有与成功的关系。我认为,不是所有富有都代表成功,但是所有成功都有其富有的内涵。
有些富有不仅与成功无关,反而是贪腐罪恶的代名词。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总身价105个亿,何其富裕,却通过受贿、洗钱、偷税漏税等罪行非法集财,一经举报,罚款6亿,几年辛苦便付之一炬,甚至面临牢狱之灾;明代贪官刘瑾一生共计贪污了6500万两,虽一时富可敌国,却导致民情激愤,最后落得凌遲处死的下场;美国首富保罗坐拥无数财产,却因舍不得手术费而不愿为儿子治病致使儿子死亡,为了节约路费,他竟然还不去参加儿子的葬礼……以上这些人在金钱物质方面确实富有,但却因不择手段的贪婪而变得丧失人性。这正应了托尔斯泰的话:“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对物质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终级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合理追求,来承担人生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来完成抚养后代、赡养老人、服务社会,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那些靠灭绝人性,贪赃枉法得来的财富,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种财富越多越显得罪恶滔天。
有些富有的确是成功的代名词。TVB荣誉主席邵逸夫于事业成功后,设立基金会,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形成“逸夫楼”林立的独特风景;宋代词人辛弃疾和陆游本可像其他人一样,享受安宁富足的生活,却选择致力于抗金,虽一生悲苦,却通过诗词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词句将英雄热血洒在每一位读者心间,铸就了一道爱国主义的精神长城;出生于富足家庭的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自小拥有报国之志,积极参与对英国的殖民抗争,并领导了独立战争,成为了美国缔造者……他们无视物质上的富有,成就了精神上的崇高。它们如同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的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了永恒的光辉。
纵观历史,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富有的。他们创造物质的文明,而不是攫取财富;他们丰富精神的文明,而不是违法乱纪灭绝人性——他们的成功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因此,即使是家徒四壁,他们也依然是个“富翁”。一如互联网之父伯纳斯·李,本可以靠收版权费一夜暴富却坚持不盈利,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知识宇宙;一如“水稻之父”袁隆平,过着简朴的生活,却把毕生的精力用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一如致力于教育事业,并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南开之父”张伯苓……他们是如此的淡薄名利,从不以世俗的成功衡量自己,而是用追求卓越的探索精神创造物质,奉献人类。他们所创造的物质,福泽千秋;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彪炳万代。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得以充盈,我们的进取之心才得以被激发,在茫茫的黑夜中,我们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或许不会知道:真正的富有和成功是用一种伟大的精神去创造物质,丰富人类的物质精神生活,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古诗文赏析练习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①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重在抒情。
C.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的景色。
D.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
②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慷慨激昂 B.清新流畅
C.隽永含蓄 D.沉郁顿挫
③赏析“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B(应是写景)。
②B。
③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
(供稿: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 程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