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养殖近江牡蛎成功

2019-09-10 10:55:55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牡蛎乳液新品种

我国科学家养殖近江牡蛎成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完成的近江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成果,近日通过由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阶段性现场验收,标志着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全面构建完成。

据介绍,现场验收结果显示,这批近江牡蛎平均个体全湿重比同期同海区养殖的长牡蛎高37.9%。近江牡蛎是我国河口水域特有的牡蛎科大型物种,历史上多以大型礁体形式广泛分布在我国主要河口水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并支撑了近海渔业发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致力于牡蛎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发10余年,目前正进行近江牡蛎原位养殖与资源修复技术研发。

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奶油替代品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领衔的油料加工与品质调控创新团队与英国赫尔大学合作,利用花生蛋白研发出新型食品高内相Pickering乳液。这种乳液不含反式脂肪,并可代替人造奶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是以固体纳(微)米颗粒为乳化剂、内相分数不低于74%的一类高浓缩乳液。该研究以花生蛋白微凝胶颗粒为乳化剂,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食品高内相Pickering乳液。该乳液内相质量分数高达87%,在国内外报道的食品级Pickering乳液中是最高的,其外部形态、流变特性等功能性质与人造奶油相近且不含反式脂肪,是极有潜力的人造奶油替代品。

日本首次培养出块状“人造牛排”

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清食品公司近日宣布,首次成功利用牛肌肉细胞培养出块状的“人造牛排”。

据介绍,目前世界各地研究出的“人造肉”大部分是“碎肉”,而该研究小组的目标是人工培养出块状的肌肉组织,并让“人造牛排”具有牛肉本身的口感。在培养过程中,研究小组向牛肌肉细胞添加维生素C,成功培养出成熟的牛肌肉细胞。研究小组还采用特殊的立体培养法,培养出细长的肌肉组织,然后通过特殊方法培养多层肌肉组织,制成长1厘米、宽0.8厘米、厚0.7厘米的块状肌肉。

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

“石885”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利用自己选育的大豆品种“石豆1号”和“化诱5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8年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

该育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收割。据介绍,‘石885’不但高抗花叶病毒,还是一个高油型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37%,粗脂肪含量达到21.79%,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秘水稻自私基因

自私基因是指双亲杂交后,父本或母本中能控制其自身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优先遗传给后代的基因。它使亲本自身的遗传信息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并能更多地传递给子代。

这项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领衔,以亚洲栽培稻粳稻品种和南方野生稻为研究材料,系统解析了野生稻与栽培稻间杂种不育问题与遗传特性。研究发现,其不育性受水稻自私基因位点qhms7的控制,并发现它包含三个紧密连锁的基因ORF1、ORF2和ORF3。在从祖先野生稻到普通野生稻再到亚洲栽培稻的演化过程中,ORF1一直被保留,ORF2从没有毒性功能逐步演变成有毒性功能,ORF3是在普通野生稻中由ORF1基因复制产生,并获得解毒功能,在随后的稻种驯化过程中被选择传递到亚洲栽培稻品种。

新型营养大米研制成功

一种可免去淘洗之苦,又可补充营养的新型营养强化大米由武汉工业学院教授李庆龙等研制成功。据介绍,该营养强化米,是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等7种微量元素的大米。目前世界上对营养大米的生产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营养大米表面裹覆微量元素层;二是直接将微量元素制成米粒状,混入大米中;三是在培育好的营养土上种植。该课题组选用第一种方案,并很好地解决了营养层流失的问题。

中国首个产业化油棕品种选育成功

日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選育的油棕品种“热油4号”正式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国首个可供大面积种植推广的油棕优良品种。与此同时,适合我国小农种植加工方式的轻简化无壳型品种“热油40号”也已区域试种成功。自主选育品种零的突破,为我国短期内实现油棕产业化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农科院培育出肉鸭新品种打破国外品种垄断

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日前审定通过了中畜草原白羽肉鸭配套系。这是具有高瘦肉率和饲料转化效率的瘦肉型北京鸭新品种,打破了国外肉鸭品种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从示范推广情况看,农民饲养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每只平均比国外肉鸭多收入0.46元。2017年,该新品种示范推广了约7万只祖代种鸭,节约引种费用2750万元。同时,示范推广了267.5万只父母代种鸭,生产了4.8亿多只商品肉鸭雏,新增经济效益2.21亿元。

猜你喜欢
牡蛎乳液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4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0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5-25 06:58:32
β-胡萝卜素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初探
中国果菜(2016年9期)2016-03-01 01:28:39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16
微乳液在工业洗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微乳液结构及其应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小说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5
HJFG多功能环保型乳液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