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淇
罗婺彝州大地一武定,一个神奇、古老、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这里风光旖旎,这里群山巍峨,这里沟壑纵横,这里民族众多,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的民风民俗、节庆、歌舞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依托武定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依托武定古老的罗婺文化、帝王文化、牡丹文化、佛教文化、酒歌文化等旅游品牌,武定人民把美食十美景十特色品牌十区位优势相结合,把武定着力打造成昆明、攀枝花城市休闲后花园,着力打造成云南旅游强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县。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
2003年12月,武定县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012年12月成立了武定文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几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下,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下,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文艺精品,如:为了突出武定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摄制了《武定酒歌》、《武定情歌》、《诗画武定》、《西南第一山一狮子山》、《母鸡叫亮的天》、《罗婺彝韵》等电视专题片;为了突出武定文化特色,以武定为主要拍摄地,摄制了《凤氏彝兰》、《油菜花开》、《荞麦花开》、《绝代》等电影;依据民族特色,编制了《带着耳朵听武定》、《武定彝族火把节》、《从武定走进苗族历史文化》、《罗婺彝族礼俗采撷》等文学作品。目前,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小、发展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少,无力开发当地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武定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武定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漢、彝、苗、傈僳、回、傣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5%左右,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刺绣文化、饮食文化、酒歌文化、民族银器文化、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交错,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了武定经济的繁荣发展。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随着永武高速公路的建成,武定县的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武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定狮子山,距离武定县城10公里,距离昆明74公里,素有“西南第一山”的美誉,以“雄、奇、险、秀”著称,帝王文化、牡丹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有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靖难之役”后隐居狮子山为僧的遗迹,有集儒、释、道和皇宫为一体的正续禅寺。从建文帝栽下第一株牡丹起,武定就与牡丹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8年初开始,先后开发建设了牡丹文化园、牡丹观赏园、牡丹山水园三个精品牡丹园区,目前已种植牡丹100多亩,9大色系,121个品种,4万多株牡丹,成为了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牡丹园。武定牡丹以海拔最高、开花最早、花冠最大、花期最长、花色最艳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牡丹之最“,在全国享有盛名。
己衣大裂谷,位于武定县己衣镇,离县城122公里,裂谷长约12公里,最宽处约200米,最窄处约6米,最深处300余米。谷底是湍流急下的大梁河,两侧绝壁间隙古树风貌,野猴成群。裂谷两侧顶端平地间是自然村落,虽鸡犬相闻,却难以相通,形成了雄、奇、险、秀的崖壁奇景。在裂谷最窄处,一块天然巨石横亘其间,天堑变通途,由此处形成了一条通往两壁的人马古驿道,即天生桥。有诗描述道:“万仞垂崖立两边,灵猿也闻神鬼泣。闻得潺潺不见水,若立谷底不见天。巢中雏燕不敢鸣,只有仙花独自开。”
插甸水城河位于插甸镇水城村委会,距县城58公里。丰富的景观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一区域到处充溢着清新与自然之美。清澈的河水,有数道0.5米-20余米不同类型的瀑布群。河床两岸巨大而奇特怪异的红砂岩与原生植被交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勿需人工开发的自然景点。这里山清水秀,群山逶迤,风光秀美,天然景点众多,是一块典型的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猫街新村湖、九厂香水箐、插甸螃蟹箐,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休闲、垂钓、自助旅游之佳境。环州万松山景区,动植物繁多,有跨越数百年历史的土司墓群,景区与武定最大的彝族村一环州村相连,村内李氏土司遗迹依稀尚存,彝族风情浓郁。大石房生态旅游村,武定狮子山北面,村庄山水秀美,植被丰茂,林果栽植传统悠久,整个大石房生态圈合计15000亩果树林,共栽植樱桃4000余亩,板栗、核桃、中华桃、黄皮梨、金丝小枣等数千亩。近年来,大石房村先后被评为“楚雄州旅游特色村”“好客云南最美村镇”。这里的樱桃还被消费者一致评为云南上市最早、最甜、最好吃的“三最”樱桃皇后。
白路关坡白药基地观光区,位于县城西北的白路乡境内,公路行程56公里,属云南白药集团优质中药材种源繁育基地,主要种植重楼、黄草乌、附子、续断、玫瑰茄、三七、红豆杉、金铁锁等药材,周边植被好,风光秀丽,依托“白药之乡”的美称,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二)刺绣品牌彰显特色
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强.彝族刺绣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素质和刺绣技艺,武定县大力培育刺绣能手,举办刺绣培训班。近三年来,鼓励彝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举办彝绣骨干培训班12期,参与培训的妇女达360多人次。建立并储备了一批数量充足、手艺精湛的刺绣女能手人才库,为发展民族民间刺绣文化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我县拥有1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彝绣)传承人(普玉珍),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彝绣)传承人(李秀芳),1位州级非物质文化(彝绣)传承人(张学芬);发展刺绣专业村12个、刺绣协会6个,发展会员900多人。3000多名山区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刺绣,发展刺绣女经济人120多名。建立罗婺彝绣展销部6个。为提高彝族刺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的色彩搭配技术,结合市场创建罗婺彝绣品牌设计,制作体现彝族特色的领带、绣花鞋、挎包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打响彝族刺绣品牌;开发出的各式民族包、男女绣花马甲、绣花鞋、彝族花领带、床单等20多个品种投放市场,使传统的民族民间刺绣工艺,逐步由自身的服饰需要向商品文化产业拓展。引进小花猫民族工艺品等外来企业驻进武定,开发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县城罗婺彝寨成立的雄冠彝绣展销部、岔笃彝仪展销部等彝族刺绣企业。在彝族刺绣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县城有展销部、乡镇有绣女经济人、村上有协会、村民小组有固定农户的彝绣加工生产展销格局。采取“企业十经济人十协会十农户”的形式,不断扩大生产加工销售规模,提高了刺绣妇女进入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彝族刺绣产业逐步成为武定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增收的新亮点。
(三)美食文化丰富多彩
依托山区资源优势,武定县大力发展美食文化产业,壮大鸡、猪、牛、黑山羊、蜜蜂等养殖产业。武定壮鸡是武定特有的一个地方品种,以其体型大、肉质嫩、味鲜香而著称,据《新篡云南通志》载:“武定鸡为全省优著,明末即驰名全滇”,是进贡上品,特别是武定鸟骨鸡、阉母鸡更是鸡中珍品,倍受消费者喜爱。武定黑山羊,分布于全县11个乡镇,1571个自然村,羊汤锅主要选用肥壮的黑山羊,宰杀后汤褪去毛,开膛洗净内脏,用火燎去羊头、羊脚皮毛,在炭火上烤黄后用锤锤碎内骨,最后连羊血、肚杂、羊肉全部切块一锅煮。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无膻味、汤白、味浓、肉香,而且营养丰富。全羊汤锅既是彝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名吃,又是最大众化的食品。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林下产品,牛肝菌、鸡枞、干巴菌、松茸、青头菌、等野生菌种类繁多,鲜香味美。新鲜菌子的生长周期较长,每年6月至儿月均可食用美味的本地菌。如果把武定壮鸡与野生菌搭配,那是绝美的武定壮鸡野生菌火锅,每年吸引着大批大批的外地游客前来品尝。
当然,武定的美食特别多,除了壮鸡、黑山羊、野生菌,还有土猪火腿、彝山火腿、山猪火腿、油鸡枞、萝卜丝、野坝子蜂蜜、荞粑粑、板栗、核桃、武定酱菜系列等原生态土特产品。
(四)酒歌、情歌文化回味无穷
彝族是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具风格的传统音乐文化。彝族的传统音乐,融入了农耕、生产、习俗、礼仪、宗教、历法、伦理道德等内容。特别是酒歌,融娱乐、审美、教育、认识为一体,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余學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酒歌、民歌传承人,曾出版过一本《彝族酒歌》专辑,据余学光介绍,彝族酒歌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从古时口口相传至今,多在宾客来时及喜庆节日上演唱,一边唱,一边敬酒,歌词质朴直白,多为即兴创作,内容都与喜庆和祝福有关,曲调多样、优美动听,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州级非遗传承人胡朝能,从事彝族酒歌传唱20多年,带徒120人,在白路镇成立民族文化艺术协会,开展彝族酒歌传承传唱活动。为了弘扬彝族酒歌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人们从广泛流传的二百余首酒歌中精选提炼出46首,采用电视艺术特有的画面语言,摄制成电视艺术片《武定酒歌》。今天《武定酒歌》被运用到最热门的插曲和电视片配音乐曲中,运用到了纪录生活、结婚、纪实的录像碟片之中,受到观众的赞赏。
不落的情歌也是罗婺大地上一幅诗情画,当阳光在罗婺大地上跳起小步舞的时候,动情的情歌韵律染红了罗婺大地。夕阳西斜时,那美妙的炊烟在情歌的声音里冉冉升起,云朵和雾霭在情歌声调里缓缓飘荡,使罗婺情歌如仙音,飘飘渺渺,亦真亦幻。这梦中的仙音是拨动彝家青年们心里的片片涟漪,是敲响姑娘房的神箭。那音符是温柔而多情的彝家姑娘拨弄的情感旋律,所以很圆润、飘逸和舒展;那歌声是在勇敢而坚强的彝家伙子酒碗中泡的,所以,很缠绵、酽醇和回味无穷。那不落的罗婺情歌,开在罗婺大地那火红的马樱花树架上,使火红的马樱花更艳香。那情歌在罗婺大地上天天不落、夜夜升起,似仙音样在美丽的罗婺大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里回荡。
(五)民族银器历史悠久
武定银器制作是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观赏性较高的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的工艺,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当地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稳定的工艺制作骨干力量,并引起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重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全县共有银器产品加工企业两家:武定民族工艺饰品厂、武定民族服装首饰厂。武定县民族工艺饰品厂选用人民银行下达的材料,主要生产黄金白银首饰和旅游纪念品,在生产民族工艺饰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术。武定县民族工艺饰品厂位于武定县城中新路95号,占地面积690平方米,成立于1974年,共有职工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人,固定资产68万元,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左右,年生产用银200公斤左右。现为改制后的私营企业,企业法入童林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武银》商标2003年获得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总局的批准。目前,企业每年生产银器8万件,花色品种多达八大类,100多个规格,其中:银碗、银筷、调羹、酒杯、围腰键、戒指、耳环、手镯、百家锁形象逼真、动感强烈、美观大方,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武定民族服装首饰厂成立于2001年,是由原来成立于50年代的武定县民族服装厂改制后重新组建的民营企业,企业法人,县级非遗传承人袁斌。袁斌,从事银器银饰生产销售30多年,带徒60人,建立了生产线和销售点,传承百年传统技艺。目前企业共有生产工人27人,拥有厂房500多平方米,规定资产300余万元,年生产银器10万件,产品100多种,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生产用银250公斤左右,能生产上百种款式及花色品种的银首饰及各式工艺品。2003年2月,被楚雄州旅游局、楚雄州经贸委评定为楚雄州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定点企业。所生产的“武狮”牌产品在2013年被楚雄州旅游局、楚雄州旅游协会评为楚雄州2013年十大旅游特色商品。
(六)民族服饰绚丽多姿
武定县是彝族的重要聚居区,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多样,特点突出,内涵丰富。罗婺彝族作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在历史的延续中构成了独特而鲜明的自己的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服饰艺术,可以从传统服饰中了解罗婺部落的历史、民族性格、民族信仰、以及民族精神。武定纳苏支系服饰,盛行武定县环州、发窝、猫街、万德一带,自称纳苏颇,汉称黑彝,是彝族始祖慕阿克的后代。纳苏在历史上是彝族中的贵族,故其服饰呈现出雍容华贵的特点,仍保留着清代服饰蹦遗风。女子多戴鹦鹉帽,帽式因居住地不同而各异,环州纳苏女子的鹦鹉帽前沿为鸟啄状,后呈鱼尾上翘,四周平绣有牡丹、花卉、凤鸟,顶部绣有一个圆形的”寿“字,边沿打银梅花泡为饰。发窝一带的鹦鹉帽没有顶部,周围绣花卉纹并缀有银须、银泡、银铃为饰。中年妇女多戴一顶用红色毛线织成的圆帽;老年女人则缠黑布包头。纳苏妇女衣环肩、袖筒和围腰上,以平绣和挑花工艺刺绣有马缨花、雪花、菱形等,并镶一道彩须为饰。家境富裕都还喜欢在衣领和围腰上饰以银花泡、银寿字、银链等。其中以”人形舞蹈纹“最为醒目,该纹饰是当地彝族传统舞蹈”跌脚“的最真实写照。武定乃苏支系服饰,流行于武定猫街镇及附近禄丰中和、元谋县花筒等地。以红色和马缨花为主要审美特色。女子盛装由凤凰鱼尾帽、衣、围腰、背披、裤、鞋几部分组成;银花泡、银手镯、银耳坠、银戒指是主要饰物;工艺技法以平绣和挑绣为主。衣服的环肩,衣襟上取数道马缨花为饰,花瓣以红色的深浅自然形成立体效果,令人感觉呼之欲出,非常生动。
武定县密岔支系服饰,密岔支系来自于大理州的巍山一带,史书称“迷撒”摩察“等,分布在高桥、九厂、插甸坝区及山区。女子盛装多采用于红色、橘黄色等鲜艳色彩。帽子的样式风格独具,略成圆形,后部有一尾微往上翘,上面绣满缠枝花卉,并镶打有银花泡装饰,帽上覆一蓝布(或黑布),戴时使其遮于耳侧,衣肩、胸襟、袖口、围腰、裤脚边上纹饰与花卉和滕条纹或花边为主,下穿与上衣同一色系的长裤。与其它支系服饰相比,显得更精练清爽。这种服饰风格明显是受武定纳苏、乃苏支系的影响,与历史上的”密岔“传统服饰差别很大。
土司服,丝绸质,彝族贵族服装。制作和使用于清末。圆领、对襟、镀金钮扣、宽袖,环肩、襟部镶一道花边为饰,袖口、襟下摆刺绣和镶滚凤鸟、牡丹、蝴蝶、寿字。与当时内地服饰并无二致,是彝汉文化交流的见证。毕摩服饰,显示着神力。毕摩是古代彝族社会中的一种职业,一般都是由男性世袭继承,个别也有拜师授业的。他们的主要职责和活动是应请为人祭祖、丧葬、日常祭祀、医病、传药方、招魂、安灵、送灵、祛邪、禳灾、合婚、占卜以及对因偷盗、口角而发生的纠纷进行神明裁决等。毕摩的服饰主要有法帽、法衣、金冠带、腰带以及附属的神拄杖、神箭筒、驱邪刀、抽签筒、经书兜、阳阳卦等组成。
武定苗族人口也比较多,苗族服饰也是一大亮点,苗族服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呈现出极其鲜明的民族服饰艺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苗族百科全书”。武定苗族服装分素装和礼服两类,素装平时穿戴,便于劳作,称不上艺术。“大致用整幅織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周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武定苗族服饰主料是麻布,抽麻成匹,这只是苗族服饰的第一步,要成珍品,必须经过繁杂的蜡染、挑花和刺绣。蜡染蜡染,先蜡后染,蜡是主工,也是精工,染是次活,也是粗活。苗族服饰上用的蜡,不是一般市面上的白蜡,必须是新鲜的黄蜡,点蜡完成后,要送到专门的染坊里去染。在苗族服饰里,蜡染仅限用于苗族妇女的百褶裙,如果离开了挑花刺绣和挑织,也成不了上上珍品,值得一提的到是武定苗族的挑织技术。挑织和蜡染一样,是苗族服饰所特有的一种技法,苗家女采用腰织的方法来制作苗族服饰中最需要精工制作的花衣和腰带。其方法步骤是:像织布拉线一样。武定苗族服饰主要由犁头尖、披肩花衣、腰带、围腰、蜡染百褶裙和绑腿六大部分组成。武定苗族服饰的花纹图案简洁、庄重、典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感,常常被用在各种庄重的场合,白俄罗斯国旗的左边,就是用苗族善喜的花纹图案,代表的是白俄罗斯的民族文化。
(七)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特色浓郁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地域色彩浓厚。狮山镇鸟龙村委会麻栗棵村民小组,王建才,擅长农民画,1975年在家乡组建农民画小组、农民画夜校,后创办武定县农民业余美术学校任副校长。至今共举办培训班40期,培训学员600多人次,创作美术作品400多件。六件作品入选全国性画展,三件被国家收藏。作品《花山乐》、《喜做新裙》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画展、全国农民画展,《花山乐》被选入《云南少数民族画选》等,这些作品笔触细腻,色彩艳丽,反映了苗族群众生产生活、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苗族村寨的巨大变化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洋溢着苗家人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根艺、石雕、盆景业涌现出一批王建文、夏有军、花天福、俞建才等艺术创作骨干,王建文、夏有军先后取得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审定的根艺美术师职称。全县根雕、盆景、石雕等作品上万件,从业人员1000余人。猫街镇猫街村党总支20多位老艺人自发组织洞经音乐演唱队,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收集整理了武定独有的洞经音乐曲谱30多首在群众中演唱,教育青年一代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孝敬老人。这些民间艺人,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感染教育一批批有志青年,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秉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有力的推动了武定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八)节庆文化氛围浓厚
每年的3月15日,武定人民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武定牡丹文化旅游节”,节日这一天,组织大型彝族、苗族歌舞盛会、赛装会,国内著名艺术家登台献艺,游客如潮,成为武定人民的节日,游客在饱览狮子山牡丹风光的同时,领略武定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武定还是一个多民族大团结典型县,境内居住着18个民族,其中彝、傈僳、苗、傣、回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7%。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创造了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有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回族开斋节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目前全县11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猫街镇的“正月十五赶猫街”千人跌脚会、万德镇的“二月八”罗婺歌会、田心乡“三月十三”民族传统节日、东坡乡“四月八”泼水节、高桥镇的苗族“花山节”、发窝乡“六月六”民族传统节日、白路镇的“激情酒歌·唱响白药”彝族火把节等,形成了“一乡一节”的活动格局。节日期间举行精彩纷呈的酒歌、民歌、斗牛、斗羊、斗鸡、高跷比赛;开展民族民间文艺展演、农民篮球运动会、传统体育项目、民族刺绣比赛、民族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载歌载舞,充分感受节日的喜庆和快乐。在节庆文艺表演中,各民族都把本民族的优秀民族歌舞、传统技艺、服饰等搬上舞台进行展演,开展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促进了本地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三、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无论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提并论。原因是资金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重视程度不够,氛围不浓,规模小、层次低、缺乏专业人才,具体表现为:
(一)文化产业发展不规范,影响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经营主要在网吧经营、印刷复制、电影放映、图书发行、书报刊零售出租、娱乐场所经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打字复印、文体用品零售、室内棋牌游戏等领域,产业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状态,布局分散,组织化、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
(二)文化资源挖掘整合不够。旅游资源虽然具有生态、红色、人文资源、民俗等多样性,但还没能将各自特色很好地融入到旅游开发之中,生态景点有看头没说头,红色景点有说头缺看头,乡村旅游停留在吃土菜层面,缺乏对风俗民情的挖掘,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联系不够紧密,经营比较分散,互动性、互补性不够,不利于提高旅游规模和效益。资源开发能力弱,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开发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如何衔接,文化资源与美食、酒歌、节日、刺绣、银器工艺饰品生产如何结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来搞统一策划、对外营销。
(三)资金不足,配套设施落后。武定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近几年,虽然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乃至省、州、县对景区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大,但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自身又缺乏足够的财力物力,无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导致景区的设施配套落后,服务质量跟不上。以狮子山为例,由于受资金不足的影响,景观内容少,缺乏一些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前景改造迟迟没有动工,环山公路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每到节假日,上山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但由于交通阻塞,经常有人无功而返,甚是扫兴。即使到了山上的游客,由于人多拥挤,玩的也不是特别开心。曾有外地游客这么说:狮子山森林覆盖面积很大,植被很好,牡丹花很美,但自然风景区有待规划,很多地方标识不清,线路图上的景点很多都找不到,累了没地方坐,门票贵。插甸水城河,己衣大裂谷,景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每年吸引着大量不同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虽然不收门票,但游客来了,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找不到睡觉的地方,偶尔有几家农家乐,要么人爆满,要么档次低,玩的并不尽兴。大石房樱桃节,赏樱桃、品樱桃、看热闹的人不少,但是村间道路狭窄,到了村里没地方停车,也都给游客带来许多困扰。究其原因,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均不能满足需求,饮食文化特色不突出,景区宾馆、农家客栈接待能力弱,部分景区之间道路窄小,没有比较高档旅游交通车,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缺乏便于携带、物美价廉的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定点购物场所,景区娱乐项目基本是缺项,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旅游收入的增加。
(四)宣传力度小,文化氛围不浓。武定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底蕴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有飘香四溢、回味无穷的人间美食,有热情似火的酒歌、情歌文化,有技术精湛的刺绣、银器饰品,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节日。但对外宣传力度小,宣传形式单一,以至于外界对我们的认知度很低,对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缺乏了解,缺乏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武定壮鸡、黑山羊、山猪火腿、野生菌等美食产品,虽然深受外地朋友的欢迎和青睐,但知名度、美誉度不高、氛围不浓。再者就是宣传营销与产品开发协同不够,“有市场,无产品”和“有产品,无市场”的状况依然存在。
(五)专业人才缺乏,产业运行不畅。目前,从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一是缺乏专业化水平高、即又懂文化艺术又擅长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创新能力强、能创造赢利价值的文化创意人才;三是缺乏擅长市场运作、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四是缺乏功底深厚、年轻有为的创作演艺人才。五是缺乏活力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后备人才。如今一些单位和机构虽然也办各种文艺培训班,但大多处于“结业就是结束”的放任自然状态,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踪和管理。人才的欠缺,特色产品的匮乏,严重影响着文化产业的正常运行。
(六)缺乏精品创作,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窗体顶端
(六)缺乏文艺精品,影响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精品生产是带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创造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我县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虽有所突破,但对历史文化的深挖掘仍然还不够,对文化潜力的大开发还不足,在全州、全省叫得响、叫得开的作品还不多,主要表现在:停留在谋划阶段的作品多,真正出版或搬上荧屏、舞台的作品少;小题材、一般性题材多,大题材、大制作、大投入的经典作品少;重复性、改編、复排题材多,内容创新、形式新颖的原创性作品少,尤其是能够产生较大市场和经济效益的作品更少。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依托武定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历史资源,依靠国家、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以及云南省旅游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给我县带来的辐射影响。我县抓住机遇,在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节日氛围、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特色精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武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地区服务质量
加大协调对接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加快狮子山4A级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增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增加牡丹园其他花系的种植,让牡丹园一年四季都有观赏价值;更换景点标识牌,明确景点所在位置;加强对红军哨的修建、改造,让红军哨成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给景区增砖添瓦;在平顶玉湖多增加一些娱乐设施,让游客进得来、待得住、玩得好。积极推动喜鹊窝温泉旅游度假小镇项目建设、“武定·梦幻中国城”特色小镇建设,加大己衣大裂谷等旅游景区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旅游产业的带动力和竞争力,全力打造昆明、攀枝花城市休闲后花园。积极推进己衣大裂谷、环州万松山、猫街新村湖田园综合体、云南白药关坡基地等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保护开发水城河旅游古村落。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做好“一部手机游云南”武定板块建设。以乡村休闲、农事体验、特色种养等乡村旅游产品为载体,着力建设马豆沟、狮山村、大石房等一批旅游特色村。积极推进露营地、房车营地、旅游农庄、养老养生、中医药健康等新业态项目规划建设,打造扶贫型景区、乡村旅游点。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武定文化特色品牌影响力
一是开展节庆品牌宣传行动。通过“牡丹节”大型展演活动、猫街千人跌脚会、万德罗婺歌会、田心民族传统节日、东坡泼水节、高桥“花山节”、大石房“樱桃节”、发窝民族传统节日、白路彝族火把节、马豆沟“斗牛”活动等“一乡一节”活动格局,营造节日氛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二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出租汽车、公共汽车站等平台,宣传武定旅游景点及休闲度假区,掀起旅游名县建设热潮。如:狮子山、水城河、大裂谷、万松山、白药基地、香水箐、螃蟹箐、新村湖等;三是通过电影、电视专题片、文学作品等,提升武定影响力。四是打响武定壮鸡、野生菌、黑山羊、山猪火腿等美食品牌;五是对外推出技术精湛、历史悠久的彝族、苗族刺绣服饰、银器饰品,弘扬武定民族特色。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升武定旅游示范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全县旅游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三)提高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装工作,拉动武定经济快速发展
以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武定深厚的文化自然资源,科学定位文化品牌建设方向,按照“旅游十特色品牌”的发展理念,推进民族特色文化、帝王文化、宗教文化、牡丹文化、酒文化、美食文化、民族手工艺等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着力包装推介一批乡村旅游项目:猫街民族文化旅游小镇、康照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村等;包装推介康养旅游项目:小河湾康体休闲农庄、云南白药关坡基地特色旅游项目等:策划包装露营地等新业态项目:猫街新村湖、插甸螃蟹箐水库等适宜地区;包装推介现代农业庄园建设:丘山农业观光园、康源农庄、胤泽农庄等;围绕产业要素谋划项目,着眼于全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策划包装武定彝族、苗族刺绣饰品、银器饰品、酒歌、情歌文化;策划包装武定壮鸡、黑山羊、山猪火腿、野生菌、蜂蜜、核桃等特色美食品牌;策划包装一批工业观光、生态观光、高端康复疗养、高原拓展训练等项目。定期举办“优秀文化品牌”“优秀文化企业”等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在全县、全州、全省、全国甚至全球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和行业明星。通过建立、维护和发展知名文化品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推动武定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法律法规,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果,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通过组织宣传武定的彝族酒歌、彝族刺绣、彝族服饰、银器饰品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营造人人知晓非遗文化,人人宣传非遗文化,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一个良好氛围,推动我们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弘扬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人才素质
武定县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努力发现、加快培养、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努力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健全县乡干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把文化建设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县委党校、行政学校教学内容,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实效。同时积极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引导和扶持文化企业建立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平台,以项目引才、产业聚才、待遇留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重视发现和培养使用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鼓励和引导群众中涌现出更多的网络作家、业余诗人、民间演艺人才,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罗婺大地美丽富饶,罗婺文化根深蒂固,内涵丰富,武定人民依托彝族文化和佛教文化优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与特色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名山相伴的山水园林城、名花相伴的历史文化城、名鸡相伴的特色美食城、名歌相伴的罗婺风情城”,文化产业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