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词遇上书画

2019-09-10 10:25陆佳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诗词古诗词

陆佳艳

小学诗词教学,如果仅从解释字词意思入手,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也很难领悟诗词所蕴含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小学统编教材中古诗文篇幅又大大增加,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选篇的30%。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古诗词,引导领悟其诗情画意?结合学校“趣美三书课程”,我把书画引入诗词教学,经过摸索实践,有了点滴收获。

一、刮画吟诗,设趣激情

以往教师说诗词题目,让学生背诵,由于形式过于单调,很多学生兴致不高,有时还会出现此诗与彼诗串联的现象,效果不甚理想。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环节:康震老师作画,选手吟出相应诗句,甚是有趣。我深受启发,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把这种形式迁移到语文课堂。不擅长画画的我充分利用白板优势,在课堂上玩起了“我来刮,你来吟”的游戏,学生们个个全神贯注,小眼发亮。我故作神秘,在白板上涂画,零零星星地呈现出白鹭,一只,两只……“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另一个学生不服气:“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一只小手举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学生们的潜能被激发了,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不置可否,继续涂画,柳树、黄鹂、山岭,随着画面的逐渐完整,大家都把赞许的目光投向第一个学生,随后大家看着图把杜甫的《绝句》有滋有味地吟诵了一遍。

就这样,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把学生们深深地吸引了,拉近了他们与诗词的距离,激活了曾有的诗词储备,让一首首诗在脑海中鲜活起来。整个过程轻松愉悦,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吟诵声情并茂,为新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欣赏书法,入诗诵诗

诗词的首次亮相很重要,我尝试着引入名家名作,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呈现,使陌生的诗词灵动化、可感化,激起学生研读诗词的兴趣。例如教学《墨梅》,我引入“颜体”楷书书法作品,分别出示横幅、竖幅作品。作品笔力雄厚,挺拔雄劲,一拿出来,大家惊呼不已,纷纷诵读了起来。我随机介绍,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冕画了梅花,还在一旁题了一首诗,可谓相得益彰。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横着读,竖着读,学着诗人的样子读,读得摇头晃脑,兴趣盎然。点点墨香与墨梅神韵相似,点燃了学生学习诗词的激情。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有扭转乾坤、藐视一切困难和强权的气魄。而他的书法洒脱飘逸,一气呵成,可谓出神入化,折射出他的思想、感情、精神品格。学完《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我趁热打铁让大家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学生视觉上受到冲击,情感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读得抑扬顿挫,声断气连,激情四溢,把红军那种英勇无畏、革命乐观主义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想象配画,丰富意蕴

常言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诗本身就是书画结合的艺术品。在低、中年级诗词教学中,我经常运用简笔画、贴画、添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

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我提问:“边读边张开想象的翅膀,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如果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该怎么画?”学生依次说到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蝶、菜花。我随机画图、贴图。为了理解“疏疏”“深”“未成阴”,我画了个半成品,让学生来添画、改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

生1:篱落疏疏,篱笆要画得稀稀疏疏的,像鸡呀,鸭呀,都能钻来钻去。(学生边说边添上几根栅栏,我则在“疏疏”上带点)

生2:小路画得不对,应该画得长一点,弯弯曲曲,伸向远方,要一直望不到头,这样才叫“一径深”。(三两下,一条蜿蜒的乡间小路出現在大家眼前)

生3:树上花凋谢了,但应该有叶子,不应该光秃秃的。

生4:对,要有树叶,此时是春天,菜花开得成片成片。

生5:但树叶也不能画太多,因为未成阴,表示还没有形成树阴。

我伺机提问:“未成阴应该怎样表示呢?”

大家静思默想,一个学生若有所悟,举起了手:“因为还没有形成树阴,阳光会透过稀疏的树叶照在地面上,地面上会有点点光斑。”接着,几个学生上台,添上稀稀疏疏的树叶和一个个不规则的光斑,一幅乡村暮春图出现在大家眼前。

丰富的色彩、灵动的线条,充满诗意的画面将无形的诗词形象变换成有形的视觉形象,获得美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有趣,学生全身心走进教师构建的情境中,完全处于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状态。在诗画对照、想象、纠错、添画、练说中,理解了诗意和关键字词的意思,又丰富了诗的内涵。

王维云:“诗画兼具,则传神也。”书上的每篇诗词几乎都配上了色彩鲜明、惟妙惟肖的插图。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化“静图”为“动景”,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内心。

四、舞文弄墨,演绎诗词

书法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书为心画”,能表意抒情。书法作品线条起伏流动、粗细曲直、疏密有间、轻重疾徐的墨痕,传达出古诗词所要表达出的诗人心灵的豪迈与婉约、诗作品性与风骨。诗书诗情相携,诗以书为外观,书以诗为内涵,使诗词与书法两者的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平时教学中,我喜欢带领学生欣赏诗词书法作品,观察字帖,揣摩字的间架结构、运笔走势,临摹或自创书法作品。在品诗、赏字、练字中,享受多重美感的同时,感知诗与书和谐统一以及内蕴相谐的境界,品味它们各自独立又融合相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

诗书画本就是一家,它们再次完美相遇,叩启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盎然兴味与灵性感悟,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书法作品选登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