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保田
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在内的西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江河发源地,资源和能源的集中分布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北地区生态敏感且环境极其脆弱,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西北生态安全屏障面临严峻挑战。如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比1987年减少566.4平方公里;草地、森林、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特有物种和特有遗传基因面临损失威胁。由于冰川融化、人类工程活动增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针对西北地区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需求,兰州大学把握西北生态屏障建设战略需求,坚持科研创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为此,兰大组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接推进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如兰州大学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研究保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来呵护“地球的皮肤”;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侧重于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研究;西部災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关注西部地区的灾害研究。
兰大还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祁连段),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另外,兰大也关注生态环境变化,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正在日趋完善,我们重点加强滑坡泥石流监测、风沙运动监测、巴丹吉林沙漠环境监测、祁连山冰川监测。
针对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兰大还服务于“精准扶贫”,关注贫困人口和灾民,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保护、灾害管理以及生态扶贫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