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熹既是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又是一位继孔子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著述甚多,在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其中很多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朱熹;德育;高校;启迪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相应地带动了社会思想、道德伦理和文化教育的转型,这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和灌输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重视知识教育却忽视情感教育;重视标准化教育而忽视人的个体化教育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则必须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去寻找道德教育的启迪。而朱熹的宋明理学体系恰好可以为当代高校道德教育提供准则。
二、朱熹教育思想的要义
1.教育的本质是改变气质之性
朱熹十分推崇张载的改变“气质之性”回到“天地之性”的概念。他认为天地之性即是理,纯粹至善,气质之性受气禀所限,则是恶的来源。对人性理论思想的总结和提升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基础。即人类万物都是理气结合的产物。所以,都有性和气质。性就是理,气质就是气。朱熹认为,人们的性都是一样的,都是善的,但气质却又清浊之分。因此,人要接受教育来变化气质,从而恢复原本的善性。朱熹还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回归天理。
2.“理一分殊”与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
在朱熹看来,“理”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世间万物是理与气结合的结果,而人们气质的不同是千差万别的根源,所以理是一,气是殊,运用到宇宙万物的生成上面就是“理一分殊”。朱熹教育的目的在于修己治人,是一个回归天理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会轻易达到,因此,朱熹认为需要通过求学来实践,也就是“理一”要通过“分殊”而求得。
3.对于德育思想的弘扬
朱熹对道德作了如下规定:“至德至道。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朱熹对道德的定义既包括了人们普遍认可的“人之所共”的道德规范,也包括了这些规范已转化为人们内心信念的“得之于身”的道德信念。朱熹对孔子的仁学也十分推崇。对于“仁者,人也”的含义,朱熹的解释是:“人之所以得名,以其仁也。言仁而不言人,则不见理之所寓,言人而不言仁,则人不过时一块血肉而。”“仁”从字面上理解为二人,进而可以理解为自我和他者,可以理解为个人同时考虑到自我和他者。因此,“仁”和“人”二字可以相互定义,“仁”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人”的学问。仁为四德之首,有仁德的人是“仁者”或“仁人”,“仁”的境界的实现是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德育就是培养、造就“仁人”或“仁者”的重要方法。
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加强德育的启示
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方法对当代高校加强德育教育有着以下启示作用:
1.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实践能力
朱熹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品德修养。一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培育学生的道德主體性。朱熹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的“引路人”,其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实践,他说:“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体。须是唤醒,方知。恰如瞌睡,强唤醒,唤之不已,终会醒。”我们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必须转变那种“唯师是从”的状况,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合作和互动的关系。教师的重要职责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而是要致力于唤醒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将道德规范牢记于心,达到教学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
朱熹主张“知行合一”,这就启示我们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还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有目的的教育影响下的培养过程。道德教育不仅使学生在道德情感上有所提高和升华,还要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履行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只有使道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才能体现出来。主体的道德行为直接反映着道德知识的内化程度。同时,让学生投入到一定社会实践中对于主体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培养他们的自我思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大学生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后付诸实践,从而使道德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3.引导与防治相结合,正面教育为主,注重制度规约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指出:“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又所循哉。”也就是说,如果只是生硬地用规章制度去防范而没有从明理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那么再严的规章制度也是防不胜防的。这启示我们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以证明教育为主,规章制度为辅。要把主导性和多样性,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又要注意防范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来创造催人奋进的校园育人氛围。同时必须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用制度来规范师生的道德行为,用制度来保障德育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M].
[4]钱穆,《朱子新学案》[M].巴蜀书社1986年版.
[5]姚进生,《朱熹道德教育思想论稿》[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论语集注》卷二.
作者简介:苏程,女(1992.08—),汉族,籍贯 浙江温州,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