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瑜
摘 要: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团委始终作为引领学生思想、建设校园文化的主力军而存在,不仅为学校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文化创新发展。本文以中学团委工作视角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立德树人”视域下团委工作应如何创新模式,在“立德树人”中充分发挥出优势,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学团委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团委工作模式;创新
团委是引领学生思想的前锋,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所在,它在校园中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存在,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源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该背景下加强团委工作创新,改变传统工作手段,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工作方式方法,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前提下,着力实现中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与提高。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学团委工作,成为团委干部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1中学团委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体现
1.1“立德树人”在文化上的体现
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中学校着力从精神、行为、物质等方面方面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例如筹资建设校史馆,用校史馆承载和凝练校训精神,根据中学时机情况构建中学文化体系;加大力度在校风建设、学风建设上,着力形成对学生起到富有教育意义校风与学风;将部分精力放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为学生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风光,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内容翔实、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校打造独特的品牌,以增强同类型学校中的知名度。
1.2“立德树人”在活动上的体现
在平时各科的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家教教育、主人翁精神的教育等等,通过上述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坚定爱国、忠党爱党的氛围。每个从事中学团委工作的人,在团委工作过程中都要形成一定的大局意识,具有一定的组织意识、先进意识与忧患意识,一旦上述各方面中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整个团委工作的深入落实都会受到影响,将团委工作比喻成一粒纽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这个纽扣给扣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3“立德树人”在制度上的体现
当前的中学教育主张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在该目标下影探索出立体课堂设计模式,在“一二三课程”中将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因为第二课堂即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它是对第一课堂的一个延展和补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开展的重要性,以“第二课堂”为把手为“五爱”教育工程提供载体,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过程之中。
2“立德树人”下创新中学团委工作模式的策略
近年来中学团委根据其育人需求,从不同方面对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创新团委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2.1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应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注重对学生文化机能、组织能力的培育,秉承一种踊跃参与、自我成长与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为推进青年进步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从文娱方面来看,可组织学生参与演出,在奖赛事项上应关注创新和实践,在思想上则应注重学生独立发展意识的形成。以上实现的组织与开展时,团委应注重重要思想精神的发扬,从思想上、实践上、精神上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这里需要提到“新校园风尚”整改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会、社团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针对学生思想上、创新上与贡献上等方面逐一整改,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工作效率等,加大对学生先进思想文化培育的力度,从而充分发挥出团委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2通过团委工作增强文化认同
在團委工作中,应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充分实现广大师生对自身文化的巨型以及认同。努力打造专业文化、精品社团以及班团活动,深入挖掘专业文化的内涵。可以借助于传统节日等契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海外文化交流心得分享会”、“海外学习咨询会”,通过这类活动相互交流心得,促进中外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借助传统节日或到社会上实践交流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加大对“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开展“我为培育核心价值观代言”、“与崇高信仰对话”等活动,借助于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将教书育人工作与社会工作联系起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3建立完善机制,培养文化自觉
中学团委工作是一个全员参与育人的过程,不同人员在育人价值需求与行为模式上,形成了结构分明、相互促进、井然有序的系统。在该系统中校团委主要起到主导作用,其主要工作是文化育人的制度建设,着力创新育人载体,实现资源配置目标。例如,组织“创青春”、“挑战杯”等大赛活动,在校园中硬件一种创新型文化氛围,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下级团委则在学校政策基础上,根据各自特色,深入落实文化育人模式与策略,确定最优化的资源组合方式,重在推动团支部文化建设工作,在学校中营建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此外进一步细化制度,积极举办特色活动,在班级中、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班风与校风。
2.4发挥“互联网+”工作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程、云计算、微博、微信等不同载体形式相继产生,在团委工作中发挥了不同作用。微课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目前已成为中学生的一种常见学习方式,团委工作也在尝试运用微课建设教育课程;运动微信创新团委工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从这方面来说应加快微信平台建设步伐,加大对团干部应用微信平台的培训力度,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创新、内容创新,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学生的互动性学习栏目等等;在互联网时代,团委应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各干部应掌握互联网技术,充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干部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学生们思想的引领者,在学生群体中不断传播正能量。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与分析可知,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背景下团委必须认识到创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探索创新策略与手段,深入了解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进度等内容,引导学生们通过各团委活动提升自身思想层次,注重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独立创新。总之,团委应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关注他们的发展方向,注重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关注其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光伟,施国芳.立德树人导向核心素养立意——2018年11月浙江历史选考卷探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04):53-57.
[2].立德树人强根基凝神聚力谋发展——记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