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玮玥
6月17日—19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郑州市教育局、洛阳市教育局共同协办的“国家媒体校园足球中原行”在河南举行。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河南省校足办主任聂世忠,河南省校足办常务副主任郭蔚蔚,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调研员高翔,河南省校园足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言和,河南省校足办综合部部长李向东,河南省校足办竞赛部部长赵宗跃,河南省校足办宣传部部长吕刚,河南省校足办教研部部长刘俊凯,河南省校足办幼儿足球工作部部长邱云,河南省校足办国际交流部部长苏亮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体育报、校园足球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期间,召开了国家媒体校园足球中原行专题会议,会议首先由李金川致欢迎词。他指出,在2013年初,河南省就提出了“育人为本,重在普及,广泛动员,人人参与,夯实基础,逐步提升”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多年来,河南省校园足球坚持育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始终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发展工作,坚持以科学理念做引领,让专业人士做事情,以规章制度做依据,以管理体制做保障,同时加强各部门联动,不断完善竞赛体系,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打通人才上升通道。此外,河南省首创建立了自下而上开展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校长杯、县(区)长杯、市长杯、省长杯两个层面的四级联赛体系。
随后,郭蔚蔚详细介绍了河南省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和典型经验,他在会议中说道:“本次调研河南省校园足球工作,目的是为了挖掘河南校园足球的亮点和‘河南模式’的经验做法,使媒体记者对河南校园足球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总结和推介校园足球的‘河南模式’,把好的、具体的经验做法展示给全国。”
在互動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河南省校园足球发展方向与目标、河南省校园足球人才上升渠道、河南省幼儿园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研究。
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媒体记者先后走进郑州市和洛阳市,深入河南省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1所幼儿园,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采访互动等形式,全方位了解了河南省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及先进做法。在郑州市金水区金桥学校,有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运动规律精心设计的校园足球大课间;在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有精彩的足球教学课和“满天星”训练营;在郑州市金水区第一幼儿园,有萌宝们亲手制作的足球绘本和丰富多彩的足球游戏;在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有利用数据监测校队训练的数据化应用;在郑州市第二中学,有不仅球踢得好,成绩也十分优秀的足球实验班;在郑州市管城区柴郭小学,有全员参与的“校长杯”班级联赛和笼式足球;在洛阳市涧西区东方第二小学,有主题为“绿茵逐梦”的校园足球大课间;在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有高标准、严要求的“满天星”训练营。所有学校和幼儿园的足球活动均各具特色,使媒体记者们纷纷对河南省校园足球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小伟表示,校园足球由教育部接手之后,全国校园基本都动起来了,但河南省的校园足球似乎开展得更早,大概在2009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开展校园足球后不久,河南省就开始布局由教育部门来牵头抓校园足球了,并于2012年左右就把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在了教育厅,由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担任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一举措是有先见之明的,毕竟校园足球关键在校园,扩大足球人口才是校园足球的第一要务。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中,并非单纯只做足球,而是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各类校园体育,目标直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宗旨。
据悉,河南省自2014年底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以来,行动迅速,各级重视,规划合理,措施有效,在构思发展理念、完善管理机制、创建特色学校、加大普及力度、创新竞赛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发展到1739所,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被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实验区;郑州市金水区,新密市,洛阳市新安县、涧西区、瀍河区和漯河市临颖县被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郑州市金水区和洛阳市涧西区被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