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知道老师的问题是从哪儿来的?”这是一个现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对做教师的妈妈提出的一个问题。
“对啊,我们的问题到底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呢?”静心思考,我们一直以来是不是仅仅就是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而“精心”设计了一些所谓的问题,用我们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牵绊着学生的思维,束缚着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跟着我们的思路学习着。表面上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可以让学生掌握考试内容,但殊不知背后隐藏着毁灭行的问题——我们抹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再造力。在课堂上我们依靠设计的问题进行着课堂设计的每个环节,小组讨论也轰轰烈烈,但这些问题还是我们教师的,不是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其实这还是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子。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问,就是听老师和其他学生的一问一答,或是听几个学生针对老师的问题讨论答案的“被动”做课的局面。孩子们很少有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动嘴,思考讨论自己对课程内容的见解,最终对知识的掌握不是真理解,记忆起来就是瞬间的,不会很牢实,也不会铭记于心。
曾经看过一个公益广告:两个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弯弯的月亮像甜甜的香蕉。”老师给这个孩子批了个叉。另一个答对的孩子对他说“不对不对,老师说了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我们是不是该深思了!这一“故事”是不是一场教学事故呢?它的背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的思想、能力、再造力、创造力……是不是被磨灭的没有了棱角!
随着教育科学技术,教学理念和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教育培养的是一批有德性、有知识、会学习、能合作、善应变和爱创造的未来“问题化”学习者,如何让他们主动适应和能适应未来这样快节奏的变化,怎么能够应对不可预测的社会复杂问题,我们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发布,又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晰了:必须让学生真真正正重回课堂的重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如何实施问题化学习?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对于我们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是课堂的转型和观念的转变。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学生的问题提不出来怎么办?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怎么办?提出问题无效怎么办?一节课40分钟时间内,由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不能最大程度提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太多收不住,完成不了教学任務怎么办?真的放手让学生主导整个课堂,失控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改变,需要我们深刻地思考人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问题化”学习自然成为以“讲授”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转变的纽带。什么是问题化学习课堂?“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就是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生成的。上海研究问题化学习一走就是十几年,虽然我们刚刚被熏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我们也是要在大环境下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当中,实实在在地进行,否则就埋没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适应力和再造力。
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以完成试题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允许孩子们以每节课的内容为载体提出和该内容相关的教材内,教材外的问题以及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创新性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集中,分层次整理成一个问题组,问题链,形成一系列的问题,编写任务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单,并提出新的见解。
学生问题从哪里来?问题如何提出?这就需要教师的问题引导。那么现在看来,教师的问题源于学生的问题和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然后让学生聚焦课堂的核心问题,这就是教师的“问题化”教学和学生的“问题化”学习。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楚,一、事实内容是什么(what)?二、目的和理由是什么(why)?三、通过什么方法途径做到的(how)?四、如果情景条件变化了会怎样(if)?五、回答事情发生的条件、来历和起因等问题(where\when\who)。经过这样的“五步问题法”引导,真实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也构建一个问题化知识体系,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久而久之,学生不管看到什么,做什么,问题自然而然就来了,“问题从哪儿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持续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经过这样的一个判断、学习过程,获得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法宝。
学记中记载“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以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待答问者反此”。解释为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如同撞钟一样,敲得轻些音响就小,敲得重些音响就大,利用其悠扬不绝的声波,反复吟味,以尽其绪。不善待学生发问的恰恰相反。这说的是不是也有提倡“问题化”教学,“问题化”学习的意思呢?虽然没有那么透彻指明方向,但是细细品味,内涵中已有雏形。教师善问才能引发学生善学,学生善学才能善问,学生善问才能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教师教学亦将更加主动,真正做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作者简介
谭小梅(1975.08—),女,汉,辽宁省瓦房店市,大学本科,中高级职称,大连汇文中学,物理课堂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