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小衔接“桥梁”课程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07:22李娟张静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7期
关键词:幼小桥梁儿童

李娟 张静

幼儿园“小学化”是目前学前教育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对于幼小衔接的误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抢跑式、灌输式、训练式的“幼小衔接”屡见不鲜,导致家长焦虑,教师困惑,儿童生活被扭曲。我园在前期课题中曾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与访谈,基于此逐步确立了以儿童立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科学的“桥梁”课程体系。

一、“桥梁”课程的研究背景

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幼小衔接”问题已成为家园之间的主要矛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教师对幼小衔接“六个断层”认识偏差,部分小学“入学考”,一些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加之社会机构的功利性宣传等,致使幼儿入小学似乎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

幼兒园方面:我们的调查显示,29.41%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有必要提前教授小学知识,教师自身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学前教育本质缺乏理解。在师资队伍方面,转岗教师虽缓解了幼儿园教师的紧缺问题,但也是幼儿园“小学化”的重要因素。

小学方面:有57.1%的小学教师倾向“有准备”的儿童,对衔接阶段的儿童学习特点缺乏了解,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操作和感性经验的支撑,致使儿童升入小学后出现诸多不适应问题。个别小学开展入学考试。

家长方面: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重智力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信任度低,干扰幼儿园保教工作。商业教育机构的功利性宣传,加重了家长“跟不上”的担忧。

二、“桥梁”课程的研发历程

(一)厘清幼小衔接矛盾,确立“桥梁”课程开发理念

幼儿园是否该提前教授拼音、识字等小学化内容,是幼小衔接的主要矛盾。我们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五所小学的2213名一年级儿童入学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拼音、写字的提前训练与儿童后继学习成绩无正相关;相反,被家长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如倾听能力、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对其后续学习与发展极为不利。

通过对小学校长及任课教师92人的访谈,我们明确了“桥梁”课程的建立须以儿童立场为核心理念,在课程体系实践中以儿童的立场思考并形成教育观、课程观和学习观。

(二)组建三方合作团队,构建“桥梁”课程体系

幼儿园课程改革未能获得家长的理解和小学的支持,家长注重智力培养,小学忽视小幼衔接,衔接工作收效甚微。于是,我们将视角延伸至小学与家庭,建立主辅结合的无边界、透明化三方合作平台,形成幼小衔接工作创新模式。

园长负责课程的总体构想、顶层设计、内容规划和实施调控,带领团队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与应用,研发课程资源;特邀小学校长及其团队参与制定课程目标与内容,落实衔接活动,检验课程效果;发挥家长作用,扩充课程资源,参与“桥梁”课程的设计、实践及评价;特聘专家定期对课程整体进行指导,优化“桥梁”课程体系。

(三)整合“桥梁”课程资源,检验推广效果

课程建构是连续、动态的过程,本阶段重点关注课程的适宜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通过课程审议与评价,原创四维学习轮,预设八大主题和特色活动,形成丰富多样的文本及数字化课程资源。

开展纵向追踪研究,优化课程方案。“桥梁”课程被省内外150余所幼儿园借鉴应用。在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国培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学术交流中,与全国3万余人共享研究成果。

三、“桥梁”课程的主要内容

“桥梁”课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原创四维学习轮和八大主题,通过环境准备、日常生活与活动、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家长对儿童的支持等策略,开设幼小衔接特色活动,凸显环境和文化在“桥梁”课程中的价值,实现家、园、校三方合作模式下的科学衔接。

(一)明确课程中“儿童立场”的概念

通过查阅文献,明确幼小衔接的内涵与理念,我们认为在幼小衔接中,首先应秉持“儿童立场”的教育理念。儿童立场的内核应该是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维护儿童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儿童、发现儿童、呵护与支持儿童,而不是关注成人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二)建立了“四维一体”的课程内容

1.课程设置

以“整合、生态、发展”为思路,以会玩、好学、健康、自信为目标,明确了“桥梁”课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体育锻炼和学习习惯四个维度的内涵。生活能力包括自我服务、管理和保护能力;社会适应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体育锻炼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学习习惯包括倾听与表达、合作与交流、阅读与记录。通过“日常生活与活动、学习环境、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家长对儿童的支持”四个支点保障课程内容的实现。

2.主题活动与特色活动

对应“会玩、好学、健康、自信”的课程目标,原创了“情绪小怪兽”“笔记大自然”“大话西游”“叮当先生的工具箱”“大大小小的朋友”“亲近大师”“神奇校车”“小学,你好!”八大课程主题活动,实现四维度课程内容。

3.环境创设

环境创设作为“桥梁”课程的四个支点之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独创了小工具博物馆、材料创意馆、树屋拓展营、好孩子绘书房。

(三)建立了“主辅结合”的课程模式

将视角延伸至小学与家庭,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家、校教育为辅助,建立无边界、透明化三方创新合作模式。

1.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

以情景教学、翻转课堂、互动学习、微课堂、小组讨论及区角游戏等为主要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使儿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自我调整,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2.以家校衔接为辅助

紧密结合小学、家庭,通过“友好学校协议书”“家长助教协议书”“线上工作坊”为三方搭建了合作创新舞台,促进教师合作创新水平的提高,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和“家庭参与”的合作模式。

(四)建立了“全程跟踪”的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突出儿童主体评价地位,以儿童发展评价、课程评价指标为依据,通过短期、长期评价,检验和优化课程效果。

1.短期效果评价

以儿童立场为核心,注重发现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潜力变化,选择适合不同教育主体的评价方法。运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档案袋评价对儿童的四维度发展和课程成效进行评价。

(1)儿童评价量表

注重儿童感受与体验,儿童通过自评发表对“桥梁”课程的看法。

(2)教师评价量表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桥梁”课程目标,确定了“儿童发展参考评价”,结合个案观察法和教育故事,建立儿童成长档案,综合分析评价儿童在课程四维度的发展水平。

利用教师培训资源、五大领域观摩研讨及“五年教师培训课程方案”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

通过“桥梁”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给予合理的阶段性评价,获得教师综合、全面的反馈信息,有效改进“桥梁”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长期效果评价

利用《儿童成长手册》《家园联系册》《成长足迹》和儿童空间站建立亲子评价体系,从儿童体育锻炼、学习习惯、生活能力、社会适应四个维度有效实施亲子评价,定期完成评价实践反思。

定期评价毕业儿童综合能力发展及“桥梁”课程有效性,采用目的性抽样法,获取近百所幼儿园课程实践反馈和数千名儿童入学初期适应情况,并建立数据库。问卷共分为:小学一年级儿童现状调查问卷、小学教师调查问卷、大班儿童现状调查问卷、大班儿童家长调查问卷和幼儿园大班教师调查问卷。

四、“橋梁”课程的未来展望

可以看出,至今“幼小衔接”问题仍然是基础教育的难点问题,我们的“桥梁”课程在这一时期对改善和缓解“幼小衔接”的困境提供了应对策略和实践经验。但是受研究时间、样本容量、地域限制等因素影响,还没有完善科学、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工作模式不够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力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从“儿童立场”出发,在不同机制、不同性质的小学和幼儿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为推动全国幼小衔接工作中“双向合作”“家园共育”“家、园、校三方合作”等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幼小桥梁儿童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甜蜜欢颜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