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玲
近阶段,班里的自然角被不断地充实、丰富着,幼儿有的带来巴西龟、有的带来红金鱼、有的带来金蝉、还有的带来小仓鼠,他们被那些萌宠可爱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鉴于幼儿对小动物浓厚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希望幼儿能自主地去认识动物、了解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动物的生活,从而能更加关爱动物、善待动物。
这是发生在积木区的一个案例,在这一主体背景下,嘟嘟小朋友的身影持续不断地出现在积木区域,他和其他幼儿运用仿真动物模型和叠叠高积木不断地玩出了新游戏。
情景一:搭建高楼
这一天,嘟嘟的工作计划是“和甜甜用叠叠高积木共同搭建高楼”。来到积木区,他们一下就发现了新投放的材料——仿真动物模型,于是兴奋地打开盒子倒出所有的模型,把小动物一一分类摆放。嘟嘟说:“咱们现在盖楼房,让小动物们全都住进来吧。”此时,我们看到嘟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计划,他开始按计划盖起楼来,这期间他们运用了架空的搭建方法。
楼房盖好了,他兴奋地拍着手,吸引了旁边同伴的围观。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动物才不住高楼呢,他们都生活在农场里。”“就是、就是!”其他小朋友也附和道。嘟嘟听了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面对嘟嘟的无措,作为教师我及时介入:“农场是什么样子呢?我也很想知道。”梓涵说:“农场很大,没有高楼,所有的牛住在一起,马住在一起。” “真想看看农场。”我又说道。朔朔说:“内蒙古就有,我看见过。”甜甜说:“手机上也能看到。”听到幼儿的回答,我顺势引导:“好啊,那小朋友们都回去找找、查查,明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农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他自己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我们把更多的学习机会留给幼儿,让其学会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查询农场、了解农场,进而实现自我经验的建构。
情景二:初建农场
第二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带着各自找寻的答案,共同分享交流,感受并欣赏着农场。他们看着照片和视频,自己也想要当设计师建造与众不同的农场。有了前期经验的准备,他们设计得很快。
幼儿按照自己的设计图去积木区搭建农场,有的建奶牛场,有的搭马棚、养鸡场。这一搭建游戏持续了整整一周。我们看到幼儿建构得越来越细致了,会关注到许多细节部分。比如嘟嘟,不仅为动物们分别搭建了“食槽”,而且考虑到不同动物的食槽位置的高低也不同。同时我们还发现同伴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常常是先看见幼儿各自独立的建农场,过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通道就出现了,他们把每个人搭建的农场连接起来,使建筑间有了联系,也使农场的整体造型更加复杂。这样的搭建活动,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互动,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情景三:改建农场
区域回顾环节,当我在一体机上回放幼儿今天新搭建的农场,引导他们分享交流时,优优突然提出了质疑:“这养鸡场也太小了吧,母鸡想转个圈儿都不行。”这个问题一下子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话题打开了,幼儿纷纷讨论、猜测起来。这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问题,及时捕捉到这个问题后,我与幼儿立刻通过网上搜索,了解有关“养鸡场”的情况,也引发出幼儿新的关注点。
围绕“母鸡的生活状况”这一话题我和幼儿共同展开了思考。“母鸡一直生活在那么狭窄的空间会怎样?”“为什么要把母鸡关在那么小的笼子里?”“母鸡有翅膀为什么不会飞?”幼儿思维活跃,对母鸡的生存环境不断提出问题。面对大家的种种疑问,我们又生成了新的活动“圈养与散养,家禽与野禽”。通过对这一话题的共同思考、猜测、探寻,幼儿了解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懂得了我们应该善待、爱护动物。
游戏晋级:当幼儿发现母鸡、奶牛等動物可怜的境遇后,决定改建农场,给动物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时我们看到幼儿搭建的农场逐渐宽阔起来,不仅在造型上更加多样,而且在架构时还大胆运用了围合、盖顶、架空、对称等各种技巧。农场里动物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有的幼儿还看过“小猪跳水”的情景,于是也纷纷效仿,让动物们都能运动起来,使其健康成长。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对动物们的关爱之心,萌发了对动物的保护之情。
反思:
接下来的日子中,幼儿还继续沉浸在农场游戏当中,嘟嘟把放置仿真模型的红盒子当成了火山,一场“拯救动物”的游戏又开始了……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这一阶段,我们看到他们会运用一些辅助材料或是一些替代物将游戏一直持续进行下去,这才是属于幼儿的真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又该做些什么或怎样去做呢?通过这一观察,我作了如下思考:
1.在案例中,我看到嘟嘟特别喜欢在积木区游戏,那么他这样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区”现象呢?为了让他全面发展,教师该不该引导他去别的区域呢?通过对嘟嘟的连续观察,我发现他虽然一直在积木区,但每天并不是在简单地重复,教师与幼儿始终在不断地共同推进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无论是五大领域还是学习品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然是这样,我认为也无须非要引导幼儿去其他区域活动,我们还是应遵从幼儿的内心,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使其真正地游戏,促进经验的建构,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
2.观察记录幼儿,让我更加懂得如何给予幼儿个性化的支持。以前忽略或没有关注到的幼儿的语言行为里其实包含着很多成长发展信息,正因为有了这些信息,教师才知道要如何给予幼儿教育策略的支持。我们教师不仅要指导教学,给幼儿个性化的支持,而且要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如何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让更多的幼儿受益,这也是我们观察评价的真正魅力。
这一案例也使我认识到,游戏的产生和深入都应是源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源自幼儿的兴趣,而非教师自己的主观经验。教师应根根据生成事件的性质,通过与幼儿的共同探讨,引导幼儿活动的方向与深度,将活动继续下去。教师只有做到“放”“导”结合,才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诠释了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