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并且很多人认为怀孕期间就应当多吃、吃好,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但是此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入不均衡,并且糖分的过多摄入,很容易导致孕妇患有糖尿病。但是由于部分孕妇缺乏对妊娠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当身体出现症状表现后,通常认为是正常的孕期反应,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那么妊娠糖尿病会对胎儿造成哪些影响?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又该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呢?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代谢异常,主要是因为怀孕后因为胎儿代谢、激素变化所造成的血糖水平增高现象,并不存在典型的临床表现,通常在妊娠结束后,血糖水平即可恢复,但是有相关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产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合并妊娠就是在怀孕前就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主要以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为常见症状表现。
妊娠糖尿病会对胎儿造成哪些危害呢?
导致胎儿呼吸膜发育异常:孕妇血糖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胎儿肺表面呼吸膜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导致胎儿呼吸膜发育异常,而当胎儿出生时就可能出现窒息的情况,出生后因为呼吸功能异常,使呼吸窘迫、酮症酸中毒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产生的危险性增加。
造成胎儿体重异常: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后,血糖水平会显著升高,而升高的血糖会经由胎盘输送至胎儿体内,造成胎儿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过高,进而会刺激胎儿胰岛转化多余糖分形成脂肪,并储存到体内,胎儿体重也会随之增长,极易形成巨大儿。而妊娠期糖尿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导致胎盘机能不全,造成胎兒发育不全,在宫内的生长发育缓慢,造成低出生体重儿。
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孕妇血糖水平过高,经由胎盘输送至胎儿体内的糖分也会显著增加,在消耗多余糖分的过程中,胎儿也会消耗过多的氧气,很有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的情况,并且可进一步诱发胎儿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极易导致胎儿出现窒息,甚至死亡。
新生儿低血糖:胎儿通常依靠摄取母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但是孕妇血糖浓度过高的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因高血糖水平而出现胰岛素升高,而当胎儿出生后,自身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就会引起血糖降低,发生低血糖,并由此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躁动、颤抖等低血糖症状,严重时可能危机新生儿生命。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的产生?
严格控制糖类以及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米饭、面食的食用量不应当超过每日标准供给量,保证主食能够粗细搭配,水果也要限量,选择食用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应当选择鱼、鸡、虾等脂肪含量相对较少的肉食,并且可适当增加豆类、蛋类的摄入量,保证蛋白质供给量,少吃动物脂肪、油炸类食物以及坚果类食物,严禁食用巧克力。肥胖孕妇需要保持规律饮 食,按时、定量进餐,为了合理控制体重,孕妇每天应当坚持不低于半小时的低强度运动,最好每天进行一到两小时的散步以及体操等户外活动,孕期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
针对存在糖尿病倾向的孕妇,更需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量,尽量避免食用葡萄、荔枝、车厘子等富含大量葡萄糖的水果,同时也需要尽量避免食用富含高热量、高蛋白的坚果类食物,避免造成尿酸过高。同时注意每天水果的进食量不应超过一个,并严格监测血糖,血糖超过正常水平时需要及时就医。
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以及宝宝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各位准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怀孕期间保证合理控制饮食,积极监测血糖,按时产检,尤其重视在怀孕24~28周进行糖筛检查,把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妊娠糖尿病的产生,在保证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能够避免对胎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