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达维特《乞讨的贝里塞赫》一画的图像学释读

2019-09-10 07:22陈景楠
美与时代·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像学

摘  要: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義,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达维特;《乞讨的贝里塞赫》;图像学

雅克·路易·达维特是19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的领军人物。在其众多作品中,人们最为熟知的无疑是《荷加斯兄弟的誓言》。事实上,在他创作这幅画之前就已经尝试过类似题材,《乞讨的贝里塞赫》就是其中之一。这幅画是达维特于1781年创作的第一幅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作品,虽不是成名之作,但因其画面在视觉上呈现出庄严、肃穆感,激起了笔者对这幅作品背后寓意的研究热情。而要透过画面探究作品的深层寓意,无疑要用到图像学这一的研究方法。图像学是20世纪西方主要的艺术研究方法之一。现代意义的图像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即1912年瓦尔堡在罗马国际会议上做的20分钟演讲首次提出的。潘诺夫斯基在《视觉艺术的含义》一书中,将图像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前图像志描述”,主要探讨图像的第一性或自然的主题;第二层为“图像志学分析”,这一认知过程是将艺术母题和艺术母题的组合,与主题或概念联系在一起;第三层是“图像学解释”,是对图像故事和寓意的正确分析,即对画作内在意义的阐释,剖析画作中某种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历史与思想的深层意蕴,也就是作品的象征意义。

一、《乞讨的贝里塞赫》一画的前图像志描述

从图像学角度来看,先不考虑作品深层含义,从作品中直观到的人物及场景来分析,《乞讨的贝里塞赫》(如图1)包含以下基本信息,画面前景中有一位倚墙而坐、双目失明的老人,额头满是皱纹,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无助的表情。但他仍身着战服、肩披铠甲。赤足的他搂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的脸上表现出痛苦的表情。这一老一少同时伸出手向过往的行人乞讨,一位身披袍子的夫人正在弯腰向老人施舍。老人的背后是一座罗马建筑,粗壮结实的柱子赫然屹立在地面上,显示出威严的气势。画面右下角有一块方形的石头,石头的侧面刻有三排字,上面放着一根细长的拐杖。画面中景是一个额戴头盔、戎装佩剑的男人,从他的衣着打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罗马将军,他双手举起,做惊呼状。在远景部分,首先是罗马将军身后高耸的围墙,在天台上有三个交头接耳作讨论状的人。漆黑浓密的树丛掩映着几座建筑,远处的山峦依稀可见。昏黄的天空中漂浮着厚重的黑云,硝烟弥漫,颇具战场的感觉。远处的树丛、建筑及山峦,近处的罗马建筑和四个人物构成一幅画面,使作品充满故事性。通过对作品的直接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达维特一改洛可可画风,而是用了卡拉瓦乔式的“酒窖光线法”,即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来突出画面的中心人物。作品直观呈现的绘画内容便应对了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第一个层面,这些“自然意义载体的纯粹形式世界,可称之为艺术母题的世界。而对这些母题的逐一列举,则是对艺术作品的前图像志描述”[1]3。

二、《乞讨的贝里塞赫》一画的图像志分析

潘诺夫斯基提出的“图像志分析”是对艺术作品更深一层次的分析,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形象不是随意或偶然创作的,而是与特定文化中相关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整幅作品光线对比强烈,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浮雕效果的探索。在色彩构成方面,达维特忽视对色彩的追求,人物衣服的色彩沿用古典时期的特点,近处的罗马建筑用古铜色来表现,显得大气而沉稳,庄重而严肃。远景统一在深色调中,突出画面的景深,与近景形成强烈对比,进而近景与远景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在人物刻画方面,达维特竭力表现古罗马时期古典主义的庄严与崇高,用写实的手法、结实有力的线条刻画人物的面部轮廓与四肢、表现出英雄式的人物形象,人物衣纹线条的生动勾勒,各种体态的准确表现,体现了他极强的造型表现能力。画面中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是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贝里塞赫。他的背部倚靠在建筑的底部,高大挺拔的柱子的威严感与贝里塞赫的无助形成鲜明对比。传说贝里塞赫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手下一位忠诚的将军,他在与波斯人、汪达尔人、东哥特人和布伊格里亚人的战斗中赢得了重大的胜利。540年,贝里塞赫攻陷东哥特都城拉文纳,俘掳了东哥特王维蒂吉斯。东哥特人以立贝里塞赫为王作为投降条件,贝里塞赫佯装同意,但受降后又拒绝王位。此举引起查士丁尼大帝的猜疑,最后他被指控为叛国罪,名誉扫地,于562年被捕入狱,次年获释。据说,贝里塞赫在563年获释后,被查士丁尼大帝派人刺瞎双眼,成了一个被驱逐的人,最后沦为乞丐。整幅作品描述的就是这个虚构的故事。显然,达维特有意突出贝里塞赫倚靠在罗马建筑上这一场景,而古罗马建筑多为权力的象征,这里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双目失明的贝里塞赫似乎想继续倚靠权力,但这座建筑并未为他敞开大门,也就是说他被权力拒之门外,只能靠乞讨来维持生计。一位曾驰骋沙场的常胜将军落得如此下场,充满着讽刺意味。贝里塞赫怀中的孩子手捧钱袋,赤足站立,脸上尽是无奈而痛苦的表情,与贝里塞赫形成呼应。达维特对弯腰施舍的妇女也做了极为细致的刻画,从神态和体态中流露出她的善良。而妇人背后身着战袍作惊呼状的罗马将军,他认出了双目失明的贝里塞赫:“天啊!这不是我们的贝里塞赫大元帅吗?”将军的这一声惊呼,给人们留下无限想象。从图像学第二阶段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画面传达的艺术情感,即贝里塞赫虽立下赫赫战功,但遭到君主猜忌,无法再享受权力的庇护,终究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三、《乞讨的贝里塞赫》的图像学解释

图像学的第三层是揭示图像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征象或象征的历史。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研究》中指出:“要把握内在意义与内容,就得对某些根本原理加以确定,这些原理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个宗教和一种哲学学说的基本态度,这些原理会不知不觉地体现于一个人的个性之中,并凝结于一件艺术品里”[1]5。

达维特创作此作品的1781年,法国处在大革命爆发前夕,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君主制岌岌可危,与封建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資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人们对冲破旧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的呼声日益高涨。达维特的这幅作品无疑迎合了时代,即表面上表达为拜占庭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的悲惨下场,实则借古喻今。达维特借用这个古代题材,来表达对封建君主的不满。他将贝里塞赫置于象征权力的古罗马建筑的柱脚下,表达了一位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功的忠臣良将的悲惨命运,使画面显得更加悲壮。事实上,达维特通过贝里塞赫的传说故事来警醒那些仍忠于封建王朝的官僚大臣,不要再死心踏地的为君主制领袖卖命,无论你有多么功不可没的战绩,一旦引起统治者的猜忌,或是触怒他们,很可能会失去权力的保护,沦为和作品中的贝里塞赫一样的下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艺术家不能直言不讳地告诉人们自己的政治倾向和主张以及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评价时,往往使用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曲折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维特创作此画的目的就是借古喻今——借立下无数战功的大将军贝里塞赫最后沦为乞丐这一古代故事表达自己鲜明的政治倾向,为当权者服务可能并不会有好下场。这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起到了煽动人心的作用,也为后来成为新古典主义代表作《荷加斯兄弟的誓言》做了铺垫。

此外,画面远景部分——天空中的黑云、硝烟笼罩的山峦树丛,暗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画面近景中四位人物的刻画,尤其对孩子以及对妇女面部表情以及姿态的刻画,突出孩子的无辜与可怜、妇人的善良与爱,这些都表现达维特在对君主政权的不满中掺杂着对和平的渴望。近景人物与远景硝烟的突出对比反映了一个事实——达维特希望远离战争。

四、结语

本文以图像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用图像学的三个层次分析了达维特的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利用图像学对作品进行研究是深入了解作品十分有效的方法。利用图像学理论不仅能够深入分析绘画作品的自然意义、特定主题,而且可以探究出绘画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历史上许多借古喻今题材的作品都在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政治倾向或是对其所处时代的看法。达维特用画笔作为武器,用作品发声,为他后来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加入雅各宾党、投身革命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作者简介:陈景楠,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图像学
评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维米尔与《绘画艺术》
《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学阐释
波提切利《博士来拜》图像学研究分析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
城镇景观建设视角下的环境设计手绘图像学研究
符号学与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