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近日,读历史人物狄仁杰,除了一次次扪心自问,还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狄仁杰的精神就如夜色中的篝火,噼噼啪啪地熊熊燃烧着。
狄仁杰,曾为唐朝地方官,后任大理寺丞,二度任宰相,他的大智大勇,不仅在为官期间影响着大周王朝的走势,在去世百年之后,因“天下桃李,系在公门”依然影响着大唐的盛衰。后人称之为“唐室砥砺”。他一生四次被立生祠,去世多年后,依然在百姓心中犹如神灵一般护佑一方平安。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能臣,更是千年不衰的“吸粉达人”。他的魅力不仅在中国,且漂洋过海饮誉天下。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爱了他一生,研究了他一生,也正是高罗佩的作品《大唐狄公案》,让他走向世界,继而“无法收拾”。围绕他的电影、电视剧层出不穷,就连游戏动漫领域也把狄仁杰神灵活现地绽放了。时至今日,中国历史上的能臣,特别是断案高手依然非狄公莫属。那么狄仁杰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为什么学习狄仁杰之后心中的篝火如此猛烈呢?扪心自问也一次次上演呢?
第一堆篝火,也是扪心自问之一
新旧唐书狄仁杰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狄仁杰任大理寺丞时,大将军权善才等误砍昭陵柏树,狄仁杰依据《唐律》规定给予撤职判决,唐高宗震怒,怒斥其改判死刑,狄仁杰不从。也就是说狄仁杰这个最高法院的院长依法办案,不听唐高宗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指示。群臣都为他捏把汗。这种情况下,看看狄仁杰是如何处理的。狄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 ’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意思是说,谏言,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是件难事。但我认为遇见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昏君自然是难,遇上尧舜这样的明君就不难……您如果一意孤行,一定要破坏法律,后人会怎样看待您呢?就是这样一次有方法、有谋略、有理有据、刚正不阿的进谏过程,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让唐高宗对他青眼视之,感慨道“真大丈夫矣!”
我们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吗?我们是怎样处理的呢?今天,我们无论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绝对不会有狄仁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危险,也许——充其量就是个也许,只是方寸间的得失而已,而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且作为上位者,我们在下位者提出不同意见时,我们能否如唐高宗一样听取谏言,哪怕个人利益暂时受到一些损失,而能以法律、规矩、纪律为准绳,而不是以个人利益至上、个人情感至上呢?是举直错诸枉,还是举枉错诸直呢?
第二堆篝火,也是扪心自问之二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大周。狄仁杰两度被擢升为宰相,成为武周时期武则天信任的官员之一。而狄仁杰却始终是反对延续武周政权主张匡复李唐的主力。那些匡复李唐的支持者、行动者基本被诛杀,而狄仁杰不但没有被诛杀,反而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臣子,甚至发展成为亦臣亦友的关系。且在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悲戚不已,面对满朝文武,竟然喟然长叹:“朝堂空矣!”后废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
对于杀人无数,连自己亲生骨肉都可以下手的武则天,狄仁杰为何能够一方面与她“唱对台戏”,另一方面又赢得她的赏识与厚爱呢?
狄仁杰首度为官是在汴州任判佐,一年后经阎立本推荐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在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这个岗位上,他不但处理政务勤奋公道,还以替郑崇质“使绝域”化解了一二把手蔺仁基和李孝廉僵持数年的宿疾。后蔺仁基感叹:“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后狄仁杰擢升为大理寺丞,并州百姓自发为其建立生祠。这是狄仁杰被建生祠的开始。
上任大理寺丞后,狄仁杰看到大理寺关押的犯人人满为患,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怀孕的妇女也被关在死牢中,待审的案件堆积如山,很多犯人没能等到判决就已经死在阴暗潮湿、霉菌滋生、终日不见天日的监牢中。于是,狄仁杰创造了年审案一万七千件的纪录,且无一人喊冤的“神话”。
这样一心为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仁仁之心处于庙堂之高的官员,不过是拥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恻隐之心,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而这些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出一辙。责任、担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是处于何处,以这样的原则和情怀处理政务、处理关系,何愁没有和谐,没有认可呢?如此狄仁杰,武则天又怎会不器重呢?研读狄仁杰,偶然想起普京,那个有着铁腕般执政方式的风云人物,国际关系中他常以铁拳出击,面对人民、昔日恩师却又柔情似水。正如狄公,对工作力挽狂澜、义无反顾,对百姓、今昔同僚关怀备至、情深义重,这些无须高超的技艺,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到。但是,我们做到了吗?
第三堆篝火,也是扪心自问之三
读狄仁杰时,想到了管子,辅佐齐桓公实现霸业的春秋名相——不以小节而弃大业的管仲。虽然很多人“污垢”于他,而他始终是我心中的英雄,就如我推崇狄公一样。狄仁杰为宰相时,曾经到堂姨家,想推荐表弟入朝为官,却遭到堂姨和表弟的奚落。鄙视他的原因是认为他辅佐女主武则天,支持牝鸡司晨扰乱社会秩序有悖传统的行为。
我想,数年后,如果这个堂姨还在,她一定会改变看法,甚至深以為自己肤浅而内疚。如果当时狄仁杰小不忍则一定乱大谋,就一定不会出现“还卿储君”的历史时刻。而狄仁杰也一定如那些直言进谏者一样,被杀;起兵反周者一样,被剐,成为武周王朝的炮灰。
在被来俊臣陷害的生死攸关时刻,狄仁杰果断承认:“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如果不承认,大概早早死于酷吏的棍棒之下,何来唐室匡扶?
审时度势,大智大谋,灵活机动是狄仁杰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一时英雄不是英雄,逞口舌之快不是君子。“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这样的智慧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呢?
当然,诸如 “黄卷之中,圣贤备在,犹未对接,何暇偶俗人而见耶”的少时大志;身为宰相被贬为县令后无怨无悔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推荐降将李楷固等不畏风险的“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的家国情怀;不畏当朝宰相张光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面对武则天感慨娄士德推荐而其不识,反排挤时“见贤思齐”的自省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狄公为我们点燃的一堆堆穿越时空的篝火和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之处。
作者系石景山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