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于5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共同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在5月18日组织为期半天的实地调研,访问相关机构。此外,还组织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共同探讨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性使用。大会由北京市政府承办,由伟东集团和好未来教育集团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融合了一系列前沿技术,特别是近年来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了新的可能。人工智能已经遍及日常生活,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并将人类历史带入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教育如何培养人们与人工智能技术一起生活和工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失业和新兴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最新研究表明,到2030年将有30%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在全球范围内,或有包括蓝领、白领、管理人员甚至一些艺术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多达3.75亿的工作人员受到影响。关于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学习的影响,基本共识是既有益处也有风险。为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体系,政策制定者需要在2030年教育议程,即可持续发展目标4关于提供包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机会的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的有利因素和潜在风险。
人工智能具有一定潜力,能够帮助克服这些挑战,例如:减少教育障碍、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分析学习模式、优化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成果等。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为教育和学习的传授管理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善学习成果。虽然我们认为到2030年机器不会取代教师,但我们仍然需要动态评估并探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这需要全新的教师培训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提供支持,帮助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中与人工智能进行协作、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优势、减轻潜在风险,需要进行系统规划,采取共同行动,重塑教育和学习的核心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所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政策制定者、教育体系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要做好准备,接受考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合作良好,曾在2015年和2017年成功举办过两届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在2015年的会议上,各会员国及主要合作伙伴通过了《青岛宣言》。《青岛宣言》强调,为到2030年实现包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目标,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加强教育系统建设、知识传播、信息获取、优质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隨着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入以人工智能普及和促进变革为特征的新时代,国际教育界应该及时评估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深刻关联,就有关政策和战略达成共识,以利用人工智能引领、推动并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中国政府愿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所有会员国合作,携手在教育领域推动人工智能的公平和包容性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