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黎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领域开始兴起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热潮。即使是在市场风险较高的今天,区块链技术也仍然在持续发展,现已融入人们的多个生活场景。区块链技术具有强烈的金融色彩,因此,它被金融界所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来重点分析研究区块链技术是如何在金融领域应用的。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探析
在2015年,工信部年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根据我国内外区块链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区块链发展指出核心技术路径,为加快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我国深入研究并鼓励推动区块链基础技术的发展,加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区块链概念
区块链概念大致来讲为分布式数据储存,共识机制,点对点的传输,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能将过去的历史数据和交易记录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进行记录,其所建立的数据库具有共同维护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且它所记录的数据都是分布式储存和公开透明的。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去除中心化的大数据库,它提供技术支出给比丘特流通,通过关联密码学技术而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块组成。它被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后的最有潜力及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情况
国务院2016年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在“十三五”规划中写入区块链,首次提到对区块链技术发展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发布了《中国金融业务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在2018年发布了《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与此同时,相关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同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界应用成功的案例接踵而来,比如,腾讯出台的区块链BaaS云服务、澳大利亚证券交易为进行良好股票交易率先引入区块链技术,纳斯达克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了首只区块链技术股票等。
三、区块链各领域运用情况
工信部在2018年发布了《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其中介绍了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数字身份、电子政务、公益、医疗、版权保护及交易、商品溯源等13个领域。在电子政务方面,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结婚登记、电子投票、税务登记、土地注册等方面。如在电子政务应用方面,电子政务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典型之一就是电子投票,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让电子投票变得更加透明,能建立有效投票制度.从而促进电子投票的公平公正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在医疗健康方面,医疗机构能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给患者更好的一系列健康服务,一能保存患者的健康记录,二能保障医疗服务与医疗费用的透明度,三有助于医生对于患者的健康研究与分析: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帮助物联网实现分散平台,它储存了设备之间的通信信息和记录了智能设备间的交换可信信息,降低了信息被篡改的风险,消除了不必要的间接消费,减少了生产成本,有助于加快交易速度,从而缩短交易时间。
四、区块链技术未来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及可行性分析
(一)支付清算
现如今,很多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都需要引入国家央行或第三方组织清算系统,银行需要对接第三方组织系统,以此来完成跨行清算支付,这种结构模式必须要依靠于第三方组织,第三方支付也要有足够的公信力才能够帮助银行完成工作。就目前而言,第三方组织存在以下问题,如种类繁多、组织规则不完善、涉外的金融交易、维护费用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资金结算较低。例如,R3联盟形式建立了新的区块链技术跨机构支付清算体系,此系统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交易结算,通过加盟机构的方式完成交易核算,区块链技术促进加盟机构减少了支付清算的支出,使机构交易费用降低了。
(二)票据业务
在以往生活中,人们获取交易的凭证记录都是依靠传统的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区块链技术在使用时也需要依靠第三方组织来为自身提供信用保障,纸质票据的真伪也需要到银行进行辨别,电子票据的真伪需要在银行系统中进行认证。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能够建立分布式账本,能够实现交易双方在交易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对点交易,可直接完成交易双方的身份验证。
(三)数字货币
为推动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工作中国银行提出了一些规定,将数字票据系统进行对接,在现有的基础货币中,我国已实现数字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行业将数学货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望能将现有的货币转变为数字货币。在现有模式发行下,银行将金库管理模式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各分支结构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必须要实时跟踪央行发布的数字货币,同时制定出有关数字货币的管理制度,研发出相关技术控制系统,而研发技术系统之一就是区块链技术。
(四)征信管理
在银行征信领域,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利用,能够将数据与信息依靠程序算法自动录入,还能将区块链网络的每台电脑都进行储存,而且能做到信息的透明公开和不可篡改,并且使用成本也较低。银行可采用加密算法将客户在本机构的信用信息进行储存与共享,这样以便客户在申请贷款时,能方便客户直接从贷款机构调取相应数据信息完成征信。区块具有追溯源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对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也很有帮助,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银行资金运转,也能更好提供一站式的融资管理服务给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全产业链。区块链技术具有共识、去中心化、可溯源的特性,这样既能提高环境的可信度,还能将信息被篡改的问题解决,降低资金端的风控成本,利用智能合约能合理控制整个供应链流程,解放劳动生产力,以此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并且还能减少操作流程中的失误,提供高效的回款机制保障。
(五)应收账款业务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痛点在于盘活、流转方面的困难,在应收账款的形成和流转过程难以防范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这个痛点严重制约了应收账款流转融资业务的发展,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是有望解决这个痛点。1.去中心化实现了企业的唯一签名,在区块链上密钥一经生成后不能更改,银行等任何第三方均无法篡改应收款交易信息,最大程度保证应收款信息安全。2.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应收款信息,改变传统应收款依赖于纸质或电子数据,从技术上排除了数据被篡改、被伪造的各种可能。3.智能合约技术,可保证应收款各类交易根据智能合约规则自动、无条件履约。在我国银行业内,浙商银行推出了首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应收款链平台”,它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利用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一款新型收款工具。通过构建应收款链平台,能使付款人签发、承兑、支付应付款,同时收款人也能随时使用收付款进行支付结算或融资,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痛点。同时,基于“应收款链平台”,浙商银行作为委托人之代理人,中铁信托作为发行载体,正式于2018年发行了银行间市场首单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应收款资产支持票据,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实际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之中,能冲击我国金融领域的固有模式,促进现有机制和相关法律的改善,并且能够满足区块链所构成的新型金融模式的各項需求,能有效改变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使区块链技术更满足于时代发展需求,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16(2):26-29.
[2]刘鹏翔,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黑龙江金融.2016(7):19-21.
[3]伍旭川,王鹏.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及趋势[J].清华金融评论,2017(1):93-96.
[4]罗威.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及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N0.265(8):92-97.
[5]陈琦.区块链技术及其对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J].时代金融.2017(7):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