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
2018年8月2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018年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在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在2020年底全国基本实现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2018年11月14日举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
201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标准。
一、融媒体及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巩固舆论阵地的迫切要求。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必须建好、用好、守好各种舆论阵地。
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迫切要求。县级融媒体是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要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基层群众之中,县级融媒体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迁,着力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报道方式陈旧、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不断提升,在基层舆论引导中真正发挥主导性、关键性作用。
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目前,很多县级融媒体的主要职能局限在信息传播方面,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基本缺失。县级融媒体只有增强公共服务,及时整合基层政务资源、社会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提升基层群众对其的使用率,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安徽各地按照“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目标,积极做出融媒体探索实践。目前,安徽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驶入快车道。
2018年8月28日,涡阳县融媒体中心揭牌,打响安徽在总书记讲话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第一枪。
2018年9月25日,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要求2018年底建成52个县。
2018年10月17日,全国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濉溪县融媒体中心正式建成,为安徽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树立样板。
安徽各地以“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以“高位推动、整体联动、改革驱动”为新机制,为县级融媒体建设汇聚了强大动力,开创了基层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高位推动
淮南市寿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两办、文化、广电、财政、编办、人社、公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二)整体联动
整体联动关键在一个“融”字,并以此资源重组、平台重构、体系重塑。
寿县依托县广播电视台、县信息中心打造拥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APP+直播平台”的融媒体中心,大力推进采编播流程再造,从简单相加到技术、人才、数据、管理等方面深度相融。如今,寿县融媒体中心从硬件设备到人员面貌焕然一新,技术平台总投入近300万元,指挥调度中心100多平方米,可满足30多人集体办公。中央厨房大屏上,当天的热点排行、采访线索、热门词汇实时闪烁。从传统分散传播到全媒融合发力,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寿县融媒体中心完成了从量到质的改变。
(三)改革驱动
重点工作在“改”。一个集音乐、动漫元素于一体的新媒体互动产品《看濉溪》在濉溪人的朋友圈中刷了屏,这正是濉溪融媒体中心实现媒体融合之后的“小试牛刀”。濉溪县融媒体中心先后推出“脱贫攻坚”、“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近20个,开设电视新闻监督栏目《新闻聚焦》、党建栏目《旗帜》、民生栏目《家园》、广播栏目《生活互联网》、《早安濉溪》等30多个;濉溪新闻网日访问量达8000人左右,微信公众号《看濉溪》、《爱濉溪》拥有粉丝3万余人。策划推出的柳孜文化园开园、韩村红色旅游季、道德模范颁奖等微信直播活动,观看人数均达万人以上。
安徽各地不仅做到机构和人员的“融”、传播方式的“融”、采编各程序的“融”、内部管理的“融”,还在新闻传播的基础上,实现政务公开、民生互动、网络问政、社会服务及电子商务等多重功能,做到传播及互动内容的“融”和“改”,进一步巩固县级宣传阵地,形成县域内传播的绝对优势,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三、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融媒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一)等靠观望思想存在,实际进展有限。表现在:等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等上级部门的指令,等兄弟区域单位的具体举措,等设备招投标,资源整合不力等。
(二)深度融合不够。表现在:虽挂牌,生产形式内容简单“相加”;集中办公无场地;缺乏优质原创;信息共享效率不高;难以形成传播合力,导致平台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有限等。
(三)技术支撑不足。表现在:直播、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可视化等多样化技术掌握不足;内容界面友好度、用户体验、产品活力、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互動性、传播策略不强;
(四)受体制机制约束,缺乏创新机制。表现在:县级融媒体建设中专业人才少,高精尖人才少;年龄偏大;对新媒体和新技术掌握和运用差;兼职、兼岗的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专业化程度低。
四、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要因地制宜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能强求一个模式。笔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测算,基本软硬件投入加上后期硬件维护、软件升级成本资金至少需要百万元以上,有的县投入资金有限。另外有的县要求除该有的技术都要有,还贪大求全成为众多“先进技术”与“大屏”、“直播车”的叠加,而导致功能模块复杂,多而全。
安徽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城市化程度、媒体发展层次、当地媒体竞争格局,甚至包括地方政府的重视度,都影响着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所以要具体做法因地制宜,不宜贪大求全。
(二)加强规划引领,有效整合资源
省级职能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职能职责和年度计划,加强绩效考核,有序推进。有针对性地出台指导方案、扶持政策,从机构编制、人员配置、建设标准、资金扶持等各个层面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措施。
突破体制机制政策瓶颈,大力整合分散在宣传部、广电、政府网站等不同部门但功能相近的媒体资源,实现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全力推动融合发展。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有效整合县域内广播、电视、报纸、网站、“两微一端”、户外大屏等公共媒体资源,打破原有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打造集约高效的媒体格局,把传统媒体的“稳”和“准”与新媒体的“快”和“活”充分结合起来。
(三)重视人才战略,建设高水平全媒队伍
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紧缺,特别是高精尖人才专业缺乏是制约县级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融媒体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在选用育留及拓宽引才渠道方面发力,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并大胆干事。要与上级部门、周边区县、自媒体、互联网公司、传媒公司等加强沟通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并用好各类人才。根据融媒体发展实际确定人员编制,引导鼓励优秀人才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项目带头人、骨干成员,形成稳定的工作队伍。建立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除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外,拿出资金开展媒体融合的专题培训势在必行。当前县级人员专业人才缺乏,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工作重心转移后,需要对县区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轮训,逐步培养建立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科技手段的全媒记者队伍。
(四)优化要素整合,创新采编播模式
有效整合生产要素,打通不同平台、部门的限制,对原有采编流程进行数字化、集约化改造,形成前端一次多媒体采集,中端多次集成加工,后端多类多元传播的新型采编流程。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流量导入口,打破管理界限和媒体分隔,坚持效果导向,守住政策底线,横向上破除媒体机构壁垒,纵向上进行开放式、扁平化管理,使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能够紧密联系、多向互动、灵活组合、协同运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传播效果。
(五)打造三个“坚持”,丰富服务功能
在融媒时代,媒体不再只是新闻发布平台,还应聚合各种资源服务群众,成为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的百姓窗口。坚持新型媒体优先,打造主流舆论阵地;坚持用户思维,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社区信息枢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黏着受众走,跟着民生跑,扩大融合发展半径,在更宽领域推行“新闻+服务”“新闻+产业”等模式,让群众在传播参与中获益,媒体在跨界融合中发展。
(六)完善保障措施
广告收入下滑,经费不足是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可以考虑设立县级融媒体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融媒体中心运转的基本设施建设和基本开支,使其运营无后顾之忧,能专心于内容生产。另一方面,也要在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基础上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其实力,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作者简介:张宝,安徽現代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