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认同视域下的群众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19-09-10 19:26张娜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

【摘要】:如今我国持续加大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已经取得了优质的成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基于中国梦的视角来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以此来提高这项工作的成效,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本文将着重从中国梦认同视域下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身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国梦认同视域 群众文化建设 路径

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就需要深入群众一线,了解群众的真实思想变化动态,并且结合他们的真实文化需求,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策略。从中国梦角度出发,能够实现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他们文化的娱乐性,这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群众文化建设和中国梦的联系

1.1  发挥表达作用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梦已经在我国社会中被广泛接受,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对中国梦精神内涵的解释,实现内涵的表达。只有所有群众都能够认同中国梦中所包含的各项内容,才能够极大地增强向心力。每一位群众的个人前途和命运都是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现中国梦也就是实现了群众自身的发展,这样就会有利于赢得越來越多的民众主动的支持,达到众志成城的目的。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正确的价值导向,要使得中国梦的认同能够逐渐深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以一种社会文化来形成对群众思想动态的有效影响,达到精神的传递。最终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使得群众文化建设进程更快。群众也能够从中更加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

1.2发挥实践作用

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是需要大量实践的,需要从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改进创新,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能够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中国梦的发展也需要争取全体中华儿女的认同,增强客观性认识。要对那些满足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学习和发扬,对于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动态,应当及时进行抛弃,发扬批判性精神。而中国梦的实现本身就不是能够完全通过理论知识来进行实现的,而是需要和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才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达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中国梦本身就是指导现代社会大众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指导,只有做好实践验证,才能够提高中国梦的整体认同水平。广大社会群众也应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主动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富裕的重要推动者。

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提高中国梦认同的策略

2.1立足群众,发挥群众文化特色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要能够深深地立足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出足够的群众文化特色,才能够形成对群众的足够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中,需要不断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思考,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文化,坚持通过优质的群众文化建设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持的力量。要能够更好的整合各方资源,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要立足群众文化自身文化特质,不断的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引领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样也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提高中国梦的影响范围,达到较强的社会推动作用,提高全体社会的文化素质。

2.2融合精华,丰富群众文化内涵

许多地域群众文化中都含有大量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足够的挖掘能力,能够对这些精髓文化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整体成效,并且加强对其他区域的普及,形成较强的影响力。要从中国梦的视角出发,不断地挖掘可以利用的优秀群众文化资源,激发出巨大的社会活力。保持客观的思维,对于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进行抛弃,转而应用一些优质的、积极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体。

2.3立德树人,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在中国梦认同视域下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本身就是需要形成对社会各界的良好教育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样将使得整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数字不断的提高,在满足他们娱乐性需求的同时,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内涵。这也有利于培育出更加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社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更加明显。在此进程中,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出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打造出更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要不断的健全群众文化工作机制,改进优化相关发展模式。

三、结语

本文针对中国梦认同视域下展开群众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自身的一些见解。总体来说,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的,能够发挥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提高中国梦的认同程度,有利于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社会风尚,形成对社会的积极精神引领作用,提高各项生产实践活动的效率,满足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蔡徐.群众文化中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探讨[J].艺术科技,2019,32(06):291-292.

【2】钱莲珍.分析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J].农家参谋,2019(12):252.

【3】孔维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群众文化服务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障[J].智库时代,2019(25):261+263.

【4】苏卓玛.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11):161-163.

作者简介;姓名:张娜  出生年月:1979年9月30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辛集市  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建设
关于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
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群众文化建设中广场舞的作用分析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浅谈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