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冉 李建霞 张婕 张越 张哲钰
【摘要】:本文以奥尔波特价值观的六维分类为理论基础,着重研究其中的政治取向,对政治取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五方面进行分析:(1)政治认知总体到位但还存在偏差 (2)部分学生政治情感态度模棱两可 (3)政治价值观念较迷茫,并迫切需要合理指导(4)积极的政治信念广泛分布 (5)高校学生的消极政治态度处于较高水平。在针对数据表明的现状和原因分后,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 高校学生 政治取向 现状研究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价值取向是高校学生实践的指南,在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外部环境下,各种思维、思潮融汇在一起,激荡着对高校学生的政治取向,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学生形成合理的政治取向,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呼和浩特市某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43 份,有效率为93.7%。其中缺失的数据用均值替代法处理。男女生人数分别为 96人、747 人,249人的专业为自然学科类,594人的专业为人文社科类。
(二)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高校学生政治取向调查问卷》,参照奥尔波特价值观量表[ ],并在参考相关价值观取向问卷的基础上,根据维度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编制而成。问卷由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问卷主体两个部分构成。问卷内容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五个维度,共30道题。30个题项分别为政治认知6个题项,政治情感7个题项,政治价值8个题项,政治信念6个题项,政治态度5个题项,其中含有2个反向题项。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953。
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方式。说明如下:1=“强烈反对”,5=“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表明赞同程度越高。问卷回收后,采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异常值进行删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获得呼和浩特市某所高校学生政治取向各维度的总体基本情况,各个维度的题项总均分3.78-4.24之间,超过了题项的平均分3分,表明在积极的政治取向各个维度高校学生的认同感比较高。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一般特点:
第一,高校学生的政治取向总体较积极。数据显示,有70.84%的同學对积极政治取向的态度持不同程度的赞同态度。第二,部分学生处于中立状态。有19.79%的学生对积极的政治取向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甚至,在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方面的比例分别是23.70%和22.84%。第三,小部分学生反对积极的政治取向。9.37%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反对积极的政治取向。1.89%的学生强烈反对积极的政治取向。
综上,高校学生的总体政治取向很积极,但是五分之一的学生处于迷茫的状态,小部分学生持消极的政治取向态度。总体来说,在政治取向的各个维度:(1)政治认知总体到位但还存在偏差。(2)部分学生政治情感态度模棱两可。(3)政治价值观念取向存在功利化的趋势。(4)积极的政治信念广泛分布。(5)高校学生的消极政治态度处于较高水平。
三、 高校学生政治取向现状的原因
(一)学生原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平台层出不穷。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紧随时代的步伐,开启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政治教育,学习政治知识,而且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学生铭记自己的政治信念。所以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信念的积极取向情况较好。但是在涉及情感、价值观、态度这三个方面时,学生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
首先,部分学生对一些时事热点和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其内在的情感价值。其次,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较弱。最后,学生的政治要求有待提升。学生们大多数还处在政治认知到位的阶段,对于一些时事热点,仅仅出于认知的层面,没有加强自己的情感认同。
(二)学校原因
学校是传播积极的政治取向的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最便捷的途径。但是现实中学校的政治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个别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和授课内容过于陈旧。其次,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最后,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形成积极政治取向的形成机制,错过了使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时机。所以出现了部分学生在积极的政治取向上保持中立的态度,还有少部分的学生持反对的态度。
(三)社会原因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传媒方式的不断更新,获取信息的速度之快,高校学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国际形势,多元的政治价值观念不断涌入,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经济的空前发展,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政治观念。第二,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思潮激荡着学生政治情感世界,学生的政治取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第三,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种舆论涌入和信息获取方式的不断更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政治判断。
四、提高高校学生积极政治取向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方面
1.提升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在面对诋毁国家形象,有损国家利益的言论时,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坚信共产主义信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铭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勇于对各种不良的社会言论说“不”,不能人云亦云,积极形成自身的正确的政治取向。
2.增强政治情感的认同,提高政治要求
加强个体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的认识,强化个体的思想,充分理解政治取向的内容和重要性。认真听取高校思政课的讲授,不断关注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并于自身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情感的认同。
(二)学校方面
1.创新教学方式,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学校作为塑造学生政治观的主要渠道,高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两课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增强其科学性和时代感,依据学生思想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当代社会条件下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要求来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对两课的补充与深化。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专业实习等相关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实践,实践深化理论。
2.注重校园文化的创造,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校园文化能够对學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一,严格监管,形成良好的校风。良好的学校的风气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热情,更加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二,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精神,无疑对学生的政治取向的宽容度和自由公平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把新时代的思想融入到办学过程中,达到了锦上添花的目的 第三,丰富校园引领正确思潮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政治的认同,把活动和理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的形成。
(三)社会方面
1.形成社会支持,创造良好社会舆论
加快当代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社会要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舆论氛围,舆论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对不良舆论的监管和惩罚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2.相关部门完善网络媒体的监管制度
当代传媒方式日新月异,当代高校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可以搜索到广阔的信息知识。这些传媒方式都可以成为社会传播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路线的重要渠道,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政治相关知识。潜移默化的引导当代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价值取向。不良的舆论也会对学生的积极政治取向的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的净化和监管,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讲话[N].新华社,2019-4-30.
【2】Allport, G. W.,Vernon, P.E. A Study of Values.(Score Sheet; Manual.)[M].Oxford, England:Houghton
【3】宋宇翔.当代高校学生政治取向调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孙冉(1995-),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2018级研究生,主要从事少年儿童组织和思想意识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