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2019-09-10 18:09方可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招生联动机制艺术院校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考艺术院校,艺考热持续升温。一方面艺术院校招生火爆,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就业萧条。艺术院校招生制度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与就业市场等出现不相匹配的现象,亟待改革。要想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艺术院校必须要改革招生制度、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模式。因此,研究艺术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选拔优秀艺术人才、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人才迫在眉睫。

【关键词】:艺术院校 招生 培养 就业 联动机制

艺术院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随着高等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日益显现,影响到艺术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艺术院校应加强市场调研,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科学制定招生制度,创新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适合艺术院校学生的就业体系,形成艺术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

一、我国艺术院校当前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艺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

1、艺考学生的专业水平很难量化,艺考黑幕频频出现。由于艺术水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量化标准,因此在艺考中屡屡出现暗箱操作专业分数的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诟病。2004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就某校艺术招生黑幕向中央电视台举报,详细反应了艺考面试中的不公现象。2014年某校教师因借担任考官之机,向家长索要贿赂高达21.5万元,被判受贿罪,获刑6年。2014年,某校原党委书记利用职务之便在招生录取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2015年,某校音乐老师兼乐团指挥帮忙运作考生考取学校艺术特长生,而后录取入校,收取10万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16年,某校原院长因长年违规操作艺考招生和录取,累计受贿123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70万元。更有一些艺考培训机构以高额课时费的名义收取“招呼费”,以此实现行贿受贿,干扰艺考招生的公平公正。【1】由此可见,从培训机构到普通专业教师再到高校领导,被贪婪侵蚀了专业操守和法律底线的人不在少数。由此产生的利益链条将多少具有潜力和实力的艺术人才拦在了围城之外!生源质量下降,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窘境。

2、注重专业学习,轻视文化成绩。目前我国艺术院校对生源的选拔以专业成绩为主,如音乐表演、舞蹈学、美术学等绝大多数专业是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仅有个别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因此艺术院校及艺考生都较重视专业成绩,而轻视文化成绩。更有的考生就是因为文化成绩差而突击培训艺术专业,报考艺术院校。早年,我国的学习音乐的人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如今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质差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艺术院校学生的高考文化分数大多数都远远低于普通高校二本的分数。

(二)、培养中的问题。

1、缺乏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非专业的,非职业性的”教育,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知识,这在艺术院校并不被重视。尽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如《马列》、《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等。但是课程的体量、内容和授课形式并没有根据艺术院校的特殊性质来做出调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艺术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成为了匠人,而创造力以和综合素养缺乏。

2、缺乏实践环节。当前我国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往往沉浸在封闭的圈子里研习自己的艺术专业。音乐会、学术交流、专业比赛等等都仅仅是在专业技术层面上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然而真正能够专业拔尖的毕业生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毕业生还是要进入社会的普通岗位,如教师、设计师、主持人等。因此学生需要从各个方面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根据西南地区某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有69%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实践环节不够。因此,在大学期间大力提升实践环节比例不仅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让他们毕业生后能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三)、就业中的问题。

1、畢业生就业困难。虽然全国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显困难。一是因为艺术专业岗位需求量相对较少。二是艺术院校学生就业观狭隘,就业意识淡漠。由于艺术院校学生大多在大学期间就有许多兼职机会,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因此,他们大多以观望为主,不急于找一份固定的工作。三是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艺术院校学生对就业形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也不能客观的评价,往往眼高手低,对工作岗位过分挑剔。

2、就业质量不高。艺术院校毕业生初入职场适应起来比较困难。一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从心理上和职业素养上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艺术院校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较弱,不能胜任一岗多能的工作,因此职业发展受限。三是艺术院校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大而对工作的满意度低。

3、就业稳定性不高。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以民营企业/个体为主,如培训学校、广告公司等。这些单位本身的经营状况不稳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经营周期较短,很难长期生存。因此,毕业生又面临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学生比较随性和冲动,容易受很多因素影响而辞职,比如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同事关系等。也有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人脉后选择自主创业。

二、国外著名艺术院校的办学经验。

(一)、柯蒂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柯蒂斯音乐学院是世界上顶级的音乐学院之一,被誉为“独奏家的摇篮”,是我国杰出钢琴演奏家郎朗的母校。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学费政策。柯蒂斯音乐学院对所有被录取的学生提供高额的全额奖学金,从入学开始直到毕业,使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学习,无后顾之忧。但是它的录取也是非常的严格,每年仅有160名左右能通过选拔。

2、他拥有超级强大的教师队伍。柯蒂斯音乐学院拥有约90名教师,他们都是顶尖的音乐家,如作曲家Ian Krouse、钢琴家Richard Goode、著名小提琴家Miriam Fried等等。这样的奢侈的师资配备,旨在为学生提供最“个人化”的教学。柯蒂斯每周有“周三下午茶”活动,师生之间能经常交流音乐理念。

3、“learn by doing”(在实践中学习)办学方式。柯蒂斯音乐学院最著名的就是这一办学特色,也是它的传统。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超过200场公开演出的机会,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体验和表现能力。

(二)、茱莉亚音乐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

茱莉亚音乐学院的简章上指出“茱莉亚学院的变革性角色是帮助有天分的学生运用他们的奉献精神而成为擅于社会活动的艺术家。”他的办学特点有以下几点:

1、招生标准高,生源质量优。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录取要求非常严格:它首先通过预审,从网络递交材料的考生中筛选基本达标者 再通知考生参加面试,进步考核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并且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茱莉亚音乐学院每年仅有7%-8%的录取率,2011年录取率仅为5.5%。

2、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大量与人文、伦理、社会、批判及美学的相关科目,培养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和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4学分的文科课程。所有文化课程都以小型研讨会的形式开展,既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探究精神,又完善学生对社会和人文层面的认识,为研习艺术奠定基础。符合条件的学生也可以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巴纳德学院交叉注册某些课程。

3、重视艺术实践能力。茱莉亚音乐学院专门有一个“专业实习项目(Professional Apprentice Grogram)”,不提供学位和证书。它针对剧场技术(服装、化妆、道具等)和艺术管理(戏剧、管弦乐、声乐等)专业,为有意者提供一个在专业技能和管理方面能够实际操作和获取宝贵经验的平台。

(三)、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伊斯曼音乐学院的宗旨是“整个教学内涵不仅在音乐技术上面,还要通过跨学科的探究、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融合而贯穿人文学科。”

1、大力发展学生乐团。伊斯曼音乐学院有很多学生社团,除了黄铜协会、爵士乐团、合唱团、唱诗班、戏剧团等等,它的学生管乐团(Eastman Wind Ensemble)是美国第一流的管乐团。这些乐团还定期组织排演学生创作的作品。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2、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伊斯曼音乐学院制定了一些特色培养项目,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Take Five Scholar Grogram”,学生可申请规定课程之外的五门文学科目,考试合格后可获得一到两学期的免学费资格。“FORTE Grogram”(Four Years Plus Teaching Experience),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增加的一学期免费实践课程。

西方发达国家的藝术院校理念先进,注重创新和实践,教育水平也高于我国,但是由于国情、体制的不同,因此不可盲目的“拿来主义”,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我国艺术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究。

(一)、招生模式改革。

1、健全招生考试制度。首先,艺术院校必须根据各专业近年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制定招生计划,适当调整“红牌”专业(就业差)、“黄牌”专业(就业一般)、“绿牌”专业(就业好)的招生指标。第二,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的小局势,从而拟定招生计划甚至增减专业。第三,不断完善艺考面试的考试规则和监督制度,降低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加大对考试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使艺考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

2、增加考试难度。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然而当今的就业市场依旧青睐专业拔尖的人才。因此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绝不能忽视“精英教育”。要想培养出更多的艺术顶尖人才,则需要提升生源质量,为学校的专业培养奠定基础。今后可以从艺考科目的深度和广度层面增加难度,全面考察学生的专业水平、艺术素养及可塑性。

3、提高文化考试成绩。凡是杰出的艺术家绝不仅仅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国外著名音乐学院都是尤为重视对学生人文学科的教育。因为艺术不是独立的,它必须在社会环境中生存。脱离了人文的艺术绝不被人接纳和喜爱。因此,作为研习艺术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目前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大多在300分左右,远远低于普通高校本科录取线,使得学生在艺术上难以很好的发展。

4、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目前国外的艺术院校都面向全球招生,从中选取最优秀的生源加以培养,因此教学成果也比较显著。而我国的专业艺术院校主要针对国内招生,有些专业院校还有地方保护政策,招生名额以当地考生为主。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我国的艺术教育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针对我国部分特色艺术专业(如民乐、戏曲、“非遗”音乐等),仍然对国外学生有吸引力。因此扩大国际留学生的招生规模不仅能拓宽生源渠道,也能增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强强联合”培养。国外很多学校(如茱莉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都有类似交换项目,即艺术专业学生可在综合院校选修课程或学位,综合院校的学生也可在艺术院校选修专业课程或学位。交换生在通过考核后或减免学费,或给予证书,亦可授予双学位。这种跨学科、重通识的培养方式是国外一流大学在课程设置方式上的共同趋势。【2】这样强强联合既充分利用了各自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师资条件,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大力推广“互联网+”授课模式。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艺术院校可以充分将“互联网+”模式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有的课程可以用“网课、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选自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甚至可以参照国外艺术院校,将著名专家的“网课、微课”放在校园网上供不同院校学生有偿使用,以此让艺术资源与全社会共享。

3、工学结合模式。国外很多优秀高校都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及其对毕业生的需求。【3】德国大学在四年中有两个学期为实习学期,要求学生进行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习。加拿大高校规定,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要到与专业有关的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间为专业学习时间的1/2。根据近年国内就业市场的反馈,用人单位更愿意录用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学校课程的设置中要充分重视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岗位、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课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4、分类培养模式。艺术院校应该根据各专业特征将学生分类培养,建立各种职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例如:教师培养模式、表演者培养模式、经纪人培养模式、设计师培养模式等等。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业素养需求,因此要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才能培养出适应其需求的艺术人才,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5、注重创新思维培养。英国的大学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牛津大学就有自己独特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他的学院不是按专业划分的,每个学院中都有来自多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跨学科交流。学院里的导师还经常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很多新鲜思路。【4】

(三)、就业形式改革。

1、用就业数据指导学校招生及培养工作。认真做好就业质量跟踪评价调查,全方面了解学校各专业就业情况及问题。将各专业就业率、就业满意度、教学培养质量、升学及自主创业等情况反馈给招生和教务部门,以便及时调整学校的招生和教学工作。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国外很多著名院校都建立了庞大的校友资源库,优秀的校友可以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大量的优质就业岗位。例如美国柯蒂斯音学院校友是柯蒂斯的独特文化的基础,校友们积极为学校捐助并提供奖学金及各类就业岗位,已然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

3、提前引导学生做好全面职业生涯的规划,分类分专业加强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艺术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讲就業能力较弱,特别是个别传统的艺术专业就业的范围很狭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分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艺术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艺术实践课程的设置到与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对接,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共同打造企业需要的艺术人才,采取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艺术人才,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5】

5、鼓励学生依托艺术专业优势创新创业,学校、企业、政府多方联手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服务链,从政策、经费、技能各方面帮助学生创业。

招生是基础,培养是关键,就业是目标。只有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才能培养当今社会需求的艺术人才。只有构建我国艺术院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才能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新华网.艺考怎么就成了腐败“重灾区”?[EB/OL]. http://www.sohu.com/a/203897261_534875

【2】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行做法[EB/OL]. http://www.eduthink.com.cn/index.php/article/index/id/972.html

【3】曹荭蕾.维也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02):57-62.

【4】杜朝晖. 国外一流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N]. 中国教育报,2011-07-05(003).

【5】 鞠向玲,贺秀梅,曹宁. 基于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产学研教育模式现状调研[J]. 艺术教育,2012,06:12-14.

作者介绍:方可(1983年11月——),女,汉,四川万源,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招生联动机制艺术院校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研报告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滨州市编办以网上测评助推系统业务能力提升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ndroid的招生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