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一、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无障碍层,有害物质背景值低于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NY/T391);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达国家饮用水三级标准;远离城镇和交通主干道,周围及境内无“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生产能力强的沙土地或联合土地为生产基地。
二、品种选择
(一)鲜销为主
选择早熟,现蕾集中,风味独特,品质优异,抗逆能力强,高产稳产,耐保鲜、耐储藏的陈州金针1号等棒菜系列品种。
(二)脱水干制为主
選择耐高温杀青,抗光解褐变,干制品不易吸潮霉变的陈州金针5号等线菜系列品种。
(三)搭配种植
为拉长鲜菜供应时间,缓解采摘劳动强度和压力,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可引种湖南省的猛子花或陕西省的丛子花等中晚熟品种与本地主导品种搭配种植。野生品种或性状分离的品种不得引种。
三、品种繁育
应用分株繁殖、切茎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技术进行繁育。禁止有性繁殖,防止品种退化和分离,以确保黄花菜优良性状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四、栽植技术
(一)栽前准备
1.整地施肥。每667 m2施腐熟优质厩肥6000 kg,养分≥45%的硫基复合肥40 kg,硫酸锌3~4 kg,与厩肥或细土充分混合后单独撒施。深耕土壤,精耙细整。
2.苗子处理。一是修剪。把幼苗的叶和根保留1~2 cm,其余剪去,刺激次生根生长,促进幼苗尽快形成新的根系和根层并防止叶片蒸腾失水而蔫苗。二是浸苗。在栽植前,把幼苗放入15 mg/kg的多效唑溶液中浸泡1~2 min,捞出,沥干,促进幼苗早发根并控制旺长,培育壮苗。
(二)定植
1.时间。在10—11月或翌年3—4月定植。夏季定植除用遮阳网降温外,还要采取中耕保墒等措施,才能保证成活。
2.定植方法。采用三改定植法,一改墩栽为等行距条栽,行距1 m;二改稀植为密植,每667 m2种植密度由5500株增至7500株;三改浅植为深植,定植深度由5~7 cm加深到7~10 cm,以防根层和分蘖逐年向上攀升而过早暴露出土表,缩短盛产期生产年限。
五、田间管理
(一)割叶
在黄花菜收获结束之后,用割草机紧贴地表,顺着株垄将地上部分严重老化且病斑累累的老叶全部割去,迫使新叶片提前30 d更新,以发挥新叶光合作用能力强等优势。充分利用盛夏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积蓄营养,增加冬前分蘖,提高翌年分蘖抽薹率及单株现蕾量。
(二)追肥
1.重施有机肥。入冬之前,在植株叶片自然枯黄后,每667 m2顺垄撒施腐化好的优质有机肥2000~3000 kg,保护蘖芽安全越冬。翌年黄花菜采摘结束之后,结合深耕,开沟、顺沟每667 m2深施优质有机肥2000 kg。
2.科学施用速效肥。苗期追施养分≥45%的硫基复合肥15~20 kg;分蘖期追施养分≥45%的硫基复合肥20~30 kg;抽薹期追施养分≥45%的硫基复合肥40 kg。追肥后浇水,以水调肥。禁止单独施用氮肥和富含氯离子的肥料,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便于脱水干制加工。
(三)浇水
1.必控。必须在蹲苗期控制浇水,以防形成假旺苗,降低植株抗逆能力并延迟分蘖,导致翌年抽薹率减少。
2.必浇。必浇“越冬水”。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必须浇1遍越冬水,蓄水保墒,增加土壤热溶量和导热率,预防干冻和翌年春旱。必浇抽薹水。在5月中下旬,黄花菜抽薹之前,必须浇1遍抽薹水,防止因“卡脖旱”导致薹瘪死胎中而严重减产。
3.必禁。禁止现蕾期白天浇水,避免因地温与水温差距大导致根系患“重感冒”,出现生理性吸水吸肥障碍,导致翌日新生幼蕾大量脱落。禁止梅雨季节浇透水,以防遇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过高或形成内涝而成灾。禁止因施用速效肥后浇透水导致速效肥随水渗透流失,浪费肥料并污染地下水。
4.必改。改漫灌为微喷灌,防止植株“饥渴暴饮”或“感冒”,出现生理性病症而生长发育异常。改单纯浇水为水肥一体化浇水,省工、省时,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地上浇水为地下灌溉,节水用水并防止因浇水破坏土壤结构。
(四)深耕与培土
1.培土。入冬前,在株距30~40 cm处,进行快速机械中耕,把行间土壤翻盖在株垄上,以增厚蘖芽上的熟土覆盖层,保护蘖芽免遭风寒伤害。
2.深耕。在黄花菜采摘结束,新生根层形成之际,于行间进行深耕。一方面,机械伤除老根,刺激新根早发快长;另一方面,破除土壤板结,风化土壤,促进土壤营养元素释放,培肥地力,并利用夏季高温晾晒杀灭香附子等根生类草害以及土壤中的各类病菌。
六、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避免或慎重使用化学防治,防止或降低农药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业防治
推广“四改”栽培措施, 抑制病虫害滋生蔓延,增强植株抗御病虫害的能力。一改墩栽为条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改自然落叶为人工割叶,把病斑累累的老叶及早割掉,清洁田园;三改中耕为深耕;四改单作为间作,春季在田间每667 m2均匀套种甜玉米300~500棵,用甜玉米诱集害虫,集中杀灭。
(二)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菜青蛾或第2代、第3代、第4代棉铃虫成虫、金龟子、卷夜蛾等。利用害虫的趋味性,用糖醋液、杨柳枝诱集蝼蛄、苍蝇、地蛆等害虫。利用害虫的趋色性,用黄色板诱集蚜虫、飞虱等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异性,用性诱剂诱集雄性或雌性成虫,使害虫不能交配繁殖,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对难以防治的天牛、金龟子等采取人工捕捉方式。
(三)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以虫治虫。每年5—6月和9—10月,即夏秋作物收获前后,大量天敌从麦田和秋作物田向黄花菜田迁徙聚集的高峰期,禁止化学防治病虫害,以保护和利用瓢虫、赤眼蜂、草蛉、胡蜂、食蚜蝇、食虫蝇、猎蝽、捕食螨等天敌和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飞虱、红蜘蛛等害虫,并借机建立和维护田间生态平衡,利用天敌防治害虫。
(四)化学防治
选用《绿色食品农药安全使用准则》(NY/T3932000)允许使用的农药,禁止施用“三高”“三致”“三无”农药;对症下药,精准精量用药,禁止超剂量施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与污染;科学混合与轮换用药,避免连续应用同类农药,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改进施药方法,提高农药雾化效果和防治效果;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好用药档案,以备追根溯源。
七、采摘与处理
(一)采摘
统一采摘标准,确保黄花菜品质趋于一致。以花蕾上半部呈褐黄色、中下部呈青绿色、蕾口呈黄色时采摘为宜。在04:00—06:00,气温低,空气湿度大,花柄脆时采摘。太阳出来,气温升高,田间湿度下降,花柄柔韧性增强,不易折断时,禁止采摘,强硬采摘将导致幼蕾脱落而减产。
(二)预处理
选用绿色硅橡胶袋(CA袋)储存,利用硅橡胶膜对透过气体和光谱吸收的选择性,抑制黄花菜的呼吸作用和后熟作用,延迟开花及褪色。当袋中装入黄花菜的量达到总容量的2/3后,把双手平伸,向下缓慢按压塑料袋,迫使袋内气体和黄花菜心内气体排出,进行人工排氧,然后在黄花菜上放置活性碳或刚浸泡过1%~5%高锰酸钾溶液的海绵,吸附或氧化黄花菜释放出的乙烯,防止乙烯引发链式反应,导致袋内黄花菜相继开花。处理结束后,在袋上覆盖遮阳物,防止黄花菜在田间暴晒和光解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