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蕾 樊存虎 高志英
近年来,浅水莲藕在山西省晋南地区黄河沿岸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莲藕产量也逐年提升,但各栽培区的产量差异较大,同时对水体造成的影响也在增多,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本试验希望通过设计合理的氮磷钾比在保证水体环境不受影响的同时得到较好的莲藕茎叶生长量。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试验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在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和盐湖区东郭艺莲园进行,主要采用先进行水池试验与盆栽试验,之后进行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湖北莲藕研究所提供的鄂藕6号。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莲藕种植池规格为10 m×2 m×0.5 m,种植池铺设塑料布及防渗漏膜,再往池内填充从莲藕种植池中取的土,厚度0.3 m。基肥中加入腐熟有机肥5000 kg/667 m2,氮元素由尿素提供,磷元素由普钙提供,钾元素由硫酸钾提供。其中,尿素每667 m2分别为0 kg、20 kg、30 kg、40 kg,60%基施, 余下40%分别于5 月下旬和6 月下旬分2次平均追施;普钙每667 m2分别为10 kg、15 kg,100%基施;钾肥30 kg/667 m2,60%基施,余下40%分2次与氮肥同时追施。水层深度5 cm,4月初等水温回温2天后,选择已经萌动,长势基本一致,质量在0.5 kg左右已消毒处理的子藕,“头对头” 2列2行种植。微池区域加盖塑料布防止雨水进入,之后引自来水、黄河水及山泉水分别灌入,其他管理与大田相同,重复3次,空白对照组1个(CK)。之后统计叶片直径、高度、单位面积内叶片密度、荷秆直径、叶色、水体状况等,分别于25 d、50 d、95 d、120 d、160 d小区内随机取样测量叶片、叶柄、膨大茎,称量鲜质量,观察膨大茎上的铁膜。
二、结果分析
(一)氮磷配比对莲藕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影响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见表1),在种植初期(35天内),处理A1、处理B1中,第1浮叶出现时间较晚,且色泽浅绿,叶片直径也较小,水体颜色正常无异味,鱼苗正常生长。处理A2、处理B2中,第1浮叶出叶速度最快,叶片较大,叶色浓绿,水体有轻微藻类出现,有轻微异味,但无鱼苗死亡情况出现。处理A3、处理B3中,浮叶初期出现轻度到中度灼伤,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中度卷曲,套养的鱼苗出现大量死亡情况,水体中藻类大量蔓延。从试验结果来看,在6组试验中,在莲藕前期生长中,其茎叶生长会随着N元素量的变化表现出“慢-快-慢”状态,在氮磷质量分数过高的情况下,莲藕茎叶生长受损,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前期生长中要注意基肥中氮肥、磷肥不宜过高。
(二)氮磷配比对莲藕总生长量的影响
试验分别于50 d、95 d、120 d、160 d小区内随机取样测量地上部鲜质量。膨大茎称量鲜质量,试验结果显示,莲藕茎叶生长量表现为“缓慢-增多-减少”状态,25~50 d莲藕茎叶生长量增长速度较慢,50天后生长量明显增速,到95 d增长速度减慢,120 d莖叶生长量减少,160 d茎叶生长量明显减少。而膨大茎的生长则表现为“少-快速增多-稳定”状态,0~25 d种藕质量减轻,50 d膨大茎生长量出现增加,95 d膨大茎生长总量表现为迅速增加,120 d基本达到该品种性状特点,且生长量基本稳定。随着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莲藕总生长量在增加,较适宜的浓度为B2组合。
(三)氮磷配比对莲藕外观的影响
主藕长度、主藕质量、锈膜面积是影响莲藕价格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莲藕产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磷肥量的增加,藕节中的铁锈面积明显减少,单藕节长度明显增加,而单藕节质量影响不明显。氮肥量的增加与单藕节质量、长度成正相关关系,对锈膜影响不明显。氮肥、磷肥同时施用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藕节数量、藕节长度、藕节质量均有正相关影响。
三、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在莲藕生长初期前50 d,氮肥有助于茎叶生长,但高浓度的氮肥会对叶片造成损伤,对水体造成污染。在种藕定植120~160 d中,茎叶生长总量在下降,这是因为营养元素往地下转移,此结果与刘东碧、李良俊、熊碧云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基肥中氮肥的合理浓度约为30 kg/667 m2,自120 d开始不再追施氮肥较合理。在总生长量确定的试验处理中,B2组合为较适宜的施肥组合。在外观影响试验中,随着氮肥量、磷肥量的增加,单藕节的长度、质量均有所增加。在铁锈试验中,磷肥浓度的升高对锈膜减少明显,这与孙雨辰等的研究结果相符。因此,在种植浅水莲藕时,较合理的氮磷配比为氮肥30 kg/667 m2,磷肥15 kg/667 m2;氮肥60%基施,40%分2次追施;磷肥全部基施,95天后基本不再施肥。
【项目名称:山西省科技厅科研攻关项目201803D221003—4,不同因素影响下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移动速率研究及新型高效水溶性磷肥研制】